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德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源于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世界,是对自然的亲身理解,对不可知的生命过程的参与。科学具有个体性。近代主流科学完全排除人的因素,以人造的仪器和概念强制自然,片面使用人的理性能力,把科学等同于数学。科学必须使用与自然一致的方法,在作为原型理智的直觉的基础上把握自然的原型现象,使用具有诗性的象征语言描述自然的生命和变化。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神学家T.F.托伦斯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得益于宗教改革之后的新神学,终极原因从自然的研究中被排除出去,承认自然具有真正的偶然性。他认为,自然科学与神学都是严格的科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必须要符合研究客体的性质,因此自然科学必须通过实验,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进行,而神学则只有在人类对上帝的信仰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旧唯物主义抽象自然观的主要错误在于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联系,以抽象孤立的思维模式审视两者的关系。马克思实现了自然观上的传大变革,提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在他看来,人与自然是交互作用的,自然史与社会史的演进是同步的,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统一的。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是合情合理的,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的科学批判主要有三点:①现代实证主义科学观排除一切形而上学问题,导致了欧洲文化危机及自身意义基础的丧失;②现代科学将自然数学化,且远离生活世界,使人们误把数学化的自然当成自然本身,形成封闭的、客观主义的自然观;③结果是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成为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因此导致了科学的认识论之谜,使得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成为问题。本文认为,胡塞尔的科学批判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但从科学和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他的批评在某些方面是不恰当的:①实证主义科学观固然不是健全的科学观,但现代科学自身却不是意义、价值等形而上学的领域;②尽管数学化的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但数学化却是现代科学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③胡塞尔反对任何实在论的自然观,但这种自然观是现代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认为:不能把科学中的规律同自然规律恒等起来,不能把“映象”(指科学中的规律)当成“原形”(指自然规律)。自然科学中不考虑“观测者”的作用的认识论是“纯客观主义”。他认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都证明了在自然科学中不能不考虑观测者的作用,不能对客观世界作纯粹客观的描述。他说,把观测者抽象掉了的是机械唯物论。把观测者充斥整个宇宙,排除客观世界的是实证主义。这两者都是形而上学观点。现代自然科学的思想体系摇摆在这两个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之间。本文的论点是值得讨论的,欢迎读者对这篇文章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假说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实验与观察,以及实验能否对假说起到判决性作用,科学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伽里森(Peter Galison)力图超越传统的"理论—实验"二维分析模式,提出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新仪器和技术使数据呈现"直接性"和"稳定性",是实验结果得到公认,假说得到判决的重要原因。通过仪器、技术方法和计算模型的不断改进,尽力排除背景干扰,提供直接性和稳定性的实验结果是实验科学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7.
书讯     
П.Е.西沃科恩:《论自然科学实验的起源和哲学意义》 (莫斯科,1962年版,共201页。) 本书共包括七章:第一章,实验概念。第二章,科学中实验方法的产生。第三章,物理学中实验和理论的关系。第四章,化学的对象,化学理论和实验的特点。第五章,生物学中的实验和理论。第六章,自然科学实验和理论抽象的意义。第七章,实验和社会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8.
黄翔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2):7-11,17,125
本文分析最近卡特莱特和瑞德分别提出的两个科学抽象理论。论证两个理论的分歧来自于他们对抽象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同理解。这种分歧曾经十分清晰地表现在惠威尔和密尔的争论中。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解决不仅要求我们抛弃传统科学哲学中的关于抽象的观念,还要求将我们的出发点从理论转向实践。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关于一般宇宙观与方法论的科学,因此作为最一般、最抽象和最普遍的科学,它应在其它具体科学中验证自己的理论,并从具体科学的最新发展中不断汲取营养,寻求素材,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发展的原动力是具体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与文化形态的发展。恩格斯在19世纪后期密切关注自然科学与数学的最新发展,不断积累材料,并从中抽象出哲学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这是哲学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在那时,数学在经济学中只有很少很浅显的应用,那么时至今日,历史的演变如何呢?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进发出那些哲学火花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James Robert Brown)是当今欧美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现为多伦多大学一位知名的哲学教授。布朗由于其在思想实验方面开拓性的研究而闻名。他是思想实验研究领域中柏拉图式的理性主义主张的代表人物,他坚持一种柏拉图式的思想实验的说明,主张人们拥有一些关于自然的先验的知识,思想实验就是这些先验知识的来源。布朗有关思想实验的主张虽然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但在目前有关思想实验的研究中最为系统,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化学自然过程中的图形式特征,用符号方法研究了化学自然过程中的符合抽象,提出了货币情节的化学抽象原理,建立了货币情节的酶形式化理论。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美学研究,应包括对于科学研究对象,即自然界的美学认识;关于科学研究成果的美学评价;科学创造的艺术性方法,科技人才的艺术素养,以及科学成果物化的美学规律和技术—艺术手段。概括地说,即是科技美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主体论。这种研究之所以必要和可能,首先在于自然界的存在、运动与我们主体审美需求、主体情感的一致性,或曰真、善、美的统一性,这是问题的基础。其次,当代科学在反思了人与自然分立的机械自然观的长期统治之后,正日益自觉地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化”的自然图景,并用这种观点指导对人工自然的建构。人类的审美情感因素正通过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各种渠道渗透到自然界  相似文献   

13.
韩彩英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2):87-93,127,128
作为一种非亚里士多德式的自然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自然魔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魔法、主要为了实用目的的技术的魔法形态。由于自然魔法师广泛的观察一实验技术实践和他们关于物质实在的学者式与工匠式的思维方式的统一,16和17世纪欧洲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趋向更加“自然化”和“技术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魔法实践促进了实验主义的兴起,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工具和实验程序基础,促成了西方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经验主义旨趣向实验主义的嬗变,促进了西方世界自然概念的革新,凝练了对于科学研究的献身精神。对于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制度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魔法实践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歌德非常珍视自己作为自然研究者的身份,并在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留下了研究成果。研究者们如果受限于他的诗人身份,抑或辉格式地去评价他的自然成就,就无法恰当理解歌德自然科学的合理性及重要价值。歌德作为后来浪漫派的理论先驱,对林奈植物学的日益技术化及其导向的机械论、还原论自然观提出了批评。为此,歌德提出替代性的精致经验主义,用观察经验现象、构造科学现象、直观纯粹现象的三步骤研究自然。歌德的精致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映射出歌德式科学与牛顿式科学的深层甚至是根本性区别,即对物的规定和对自然的筹划之方式的差异。歌德的自然研究尤其是物理学等数理实验科学,多被同时代的科学家批评为“过时”“神秘”而遭拒绝;但就背后的形而上学和自然观来看,歌德的机体自然观更是“超前”而被后世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一)绪论哲学和科学最明显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哲学和科学是抽象的共性和具体的个性的对立统一。没有科学的根据,所有哲学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树。而没有哲学的科学,相反地来说,也失去了它的普遍性和同一性,变得支离破碎,像一群没有目的地乱跑的野马。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STS研究多着眼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难以从根本上揭示和解决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的问题,只有把自然纳入到STS学科之中,让自然成为STS中的已构成成分,才能更好地审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自然和社会中的问题,真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构模型的方式把自然纳入到STS的学科体系之中,分三个部分揭示了自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约束作用,并提出把自然因素纳入到STS的体系之中,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在新的历史情况下的探索,意味着STS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实验更多地直接面向大自然,进行实验。其中的"测量实验""观测"自然,"操纵实验""处理"自然,"宇宙实验""模拟"自然,"自然实验""追随"自然。如此,生态学实验的目标就是面向、观察、追随、模拟自然界中自在状态的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最终达到认识这种关系的目的。这是实在论的而非建构论的,更多地是在逼进"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追寻"并且"发现"自然,属于自然的"回归",具有"自然性"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与传统科学实验的本质特征"建构性"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梳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对待自然态度的历史演变,突出强调"敬畏自然"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指出,敬畏自然作为生态文明自然观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而言,回归敬畏自然,不是要把自然重新"神圣化"或"神秘化",更不是对内在价值的抽象认同,而是要从根本上消除文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切实保证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实践观念的转变对自然科学的革命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与意义,这构成我们透视十六世纪以来科学演变转化的一把关键钥匙。随着古希腊自然哲学与基督教文明的碰撞,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代表的实践哲学理念逐渐发生改变和泛化,并延展至传统理论与创制活动领域,由此在自然哲学中相对立的"沉思"与"操作"维度日渐融合起来,换言之,即阿伦特所谓的实践开始附属于理论与创制活动。在从沉思哲学向实验科学的转变过程中,"自然-技艺"二分的破除确定了实验干涉自然的合法性,而牛顿的物理学-数学进路最终取得成功则预示着实验与数学的真正结合,近代科学实践的基本范式成型,这也决定了自然科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逻辑与特征。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构论认为,科学实验室中不存在天然自然,都是主体介入后的人工自然,所以由此形成的科学理论也具有主观性,从而表明科学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分析人工自然的哲学内涵,可以表明主体对于天然自然的干预只是对其运行规律的选择性重组,而不是创造关于天然自然的规律;量子测量也是通过主体干预后使得天然自然的隐性属性转化为显性属性,并且通过研究显性属性来把握隐性属性。这表明,对人工自然的研究只是认识天然自然的中介和手段,而非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