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对对撞流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 ,论证了对撞流这一干燥形式强化传热传质过程的原理。设计了同轴对撞流干燥器 ,进行了对撞流强化传热传质过程的试验验证 ,总结了对撞流强化传热传质的特点和影响传热传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氯化锂除湿转轮的性能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氯化锂除湿转轮的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传热传质模型并得到了数值解,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说明该模型可较好地定量预测氯化锂转轮的除湿效果,结果有助于推动这一设备在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方面的现状,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在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展望了该研究领域中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和有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孔材料快速受热物理过程传热和传质藕合微分方程组,用拉普拉斯变换法进行求解,将温度和湿度藕合方程转化为温度度或湿度的常微分方程,给出了半无限体藕合方程温度或湿度拉氏变换的普遍解。且给出各自普适解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对具体算例进行解析研究,求得问题的解析解,给出了温度和湿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讨论了传热与传质过程的藕合效应,结果表明在快速受热情况下,考虑与不考虑藕合效应表面邻域温度和湿度的空间分布差别很大,藕合效应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波动降膜显著地促进了传热传质,为了计算波动降膜传热传质,求解得到波动膜流解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周期性波动膜流方程,结果表明,所求得的解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冷冻干燥升华过程数学模型传热传质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冷冻干燥升华过程主要由传热控制和传质过程两阶段组成,分析认为升华过程是传热传质的逆过程,并得出该过程的合理工艺条件,即物料表面的加热温度和干燥箱内真空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回水现象是物料干燥的逆过程,本文综合应用对流传热体质理论、热质扩散理论及吸附与凝聚理论,对刚性多孔介质的回水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回水现象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回水传质过程的理论解,进而得到了刚性多孔介质回水过程的3个阶段和4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非等温吸收时,吸收器内存在着传质与传热的共同作用,通过传质、传热共同作用的数学模型,可求得吸收器内温度、组成沿接触面积的变化特性,从变化曲线可以找到吸收器内出现“解析层”的部位,宽度及原因。从而为防止“解析层”的出现提供依据,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肖海涛  袁子洲  孙慧 《甘肃科技》2009,25(12):82-83
综述消失模铸造金属液充型能力的研究成果,从传热、传质角度分析各工艺因素对充型能力的影响。消失模铸造金属液的充型过程是由泡沫模样的热分解速率及分解产物的逸出速率之间的动平衡所控制的,凡是影响传热、传质的工艺因素都对充型能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床的传热传质分析及结构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化学吸附制冷系统中吸附剂颗粒之间以及整个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强化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分析比较了两种用于化学吸附制冷的典型吸附床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床.  相似文献   

11.
平壁上等温层流液膜的破裂特性师晋生施明恒(东南大学动力工程系,南京210018)流动液膜传热传质具有流量小、温差小、强度大等独特优点,但在某些条件下,连续流动的液膜会发生破裂,在壁面上形成干区,从而降低传热传质的强度,甚至引起壁面烧毁.所以,对流动...  相似文献   

12.
对描述多孔介质中自然对流的Darcy模型的改进形式——考虑各向异性的Brinkman模型, 给出了其基本方程的一些代数显式解析解, 这些解析解除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外(例如分析各向异性非Darcy效应对对流的影响), 还可以作为标准解促进计算传热传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广芝  赵炳俊 《河南科学》1997,15(4):429-433
利用传热、传质、热辐射及材料力学理论,进行ZH型蒸烘机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4.
间接蒸发冷却的传热强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三种低肋扰流丝网强化结构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揭示了各因素对传热效率的影响,并发现此结构具有良好的传热、传质、低流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竖直管内含不凝气体水蒸气冷凝传质传热过程开展研究.基于ANSYS Fluent软件平台建立了多相多组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将管内中心轴线和壁面上多点温度分布与Kuhn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混合气体进口温度、速度、压力以及不凝气体体积分数对管内冷凝传热过程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不凝气体体积分数修正,提出了竖直管内含不凝气体水蒸气冷凝传热关联式,关联式误差范围为-20%~18%;同时,探究了不凝气体对水蒸气冷凝传质过程的影响规律,发现冷凝水率和平均传质速率随不凝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少量不凝气体具有促进水蒸气冷凝的作用,不凝气体体积分数为23.2%左右时,冷凝水率和平均传质速率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含不凝气体水蒸气的传热关联式和传质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交错管束间喷淋水-湿空气及管壁-喷淋水间传热传质特性,综合考虑了喷淋水在交错管束间运动及传热传质过程,采用基于DPM (discrete phase models)与WFM (wall film models)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交错管束间湿空气-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文献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大误差仅为1.1%;模拟了运行参数对交错管束间湿空气-水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流量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要比喷淋水流量对其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可适当降低喷淋水流量提高循环水泵能效;干湿球温度升高会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但与干球温度相比,湿球温度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影响更大;提高喷淋水温度可以改善喷淋水膜-管壁间的Nusselt数,但管束壁面平均温度也随之升高,从而降低冷水机组的性能.上述研究成果为交错管束热力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过程解析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逆流填料式液体除湿系统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简化处理,导出了描述这一热质传递过程的常微分方程组,得到了相应的解析解;并于精确数学模型的数值解进行了对比,二具有良好的吻合性;利用解析解分析了各参数对除湿性能的影响,所得解析解具有较好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第二类吸收热泵热管式降膜吸收器溶液降膜吸收传热传质并通过热管移出吸收热的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所求得的波动膜流解及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热管加热段外壁面溶液波动降膜传递方程和热管传热方程,研究了膜雷诺数、低位余热温度、输出热温度及降膜波动等因素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并与平滑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冷凝的控制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得到了传质及界面对冷凝过程影响的解析解,并对影响冷凝过程的机制和主要因素,如表征蒸汽及界面速度的因子B、表征由传质引起动量传递的因子φ以及反映传质及界面综合作用的因子ω分别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传质及界面对冷凝过程有明显的影响,本文解与努塞尔解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氨水降膜吸收实验设备,研究垂直管内降膜绝热吸收性能.通过套管换热器调节稀溶液入口过冷度,给予溶液吸收潜力,进行变工况降膜吸收实验.基于传质微分方程推导一种新的舍伍德数计算方法,用于传质性能评估.实验表明,传质速率以及舍伍德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增加吸收压力,稀溶液入口过冷度均能强化传质效果.具有过冷度的耦合传热传质过程传质速率及舍伍德数大于单独的过冷绝热吸收或者耦合传热传质吸收.利用实验结果拟合绝热吸收传质舍伍德数方程,可应用于传热传质分离的降膜吸收器热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