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的临床情况及处理。方法:分析经治的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处理及结局。结果: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经过合理抗凝,适时剖宫产分娩,母婴平安出院。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应予重视,合理抗凝、密切监护,以保证患者在孕期和分娩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将我院56例糖尿病空巢老人出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两组患者出院时均给予口头和书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电话指导调适心理、控制饮食,坚持用药,适度锻炼。3月后采用统一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电话指导的态度、用药的依从性、生活规律、自我保健能力、心理状况、饮食与营养等。结果 两组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坚持控制饮食、能正确用药、保持良好生活规律、坚持适当运动、血糖控制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回访健康指导是空巢老人来一种较好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且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干预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糖尿病院后健康监测管理系统开展延续护理。随访1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血糖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干预组在疾病知识习得、饮食控制、遵医用药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随访12个月内,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出院随访12个月末,干预组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为98. 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81. 05%(P <0. 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云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延续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益于院外血糖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院外血糖监测管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丁会莲  赵玉玲  陈瑞 《甘肃科技》2022,(18):120-123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性化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甘肃省武威医学科学院病区2018年6月—2019年6月经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专科指导,出院时责任护士给予出院宣教和纸质版出院指导,评估周期为: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通过自制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健康教育和专科指导的基础上邀请患者加入糖尿病延续护理群,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评估周期为: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通过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对2组患者认知、行为状况等进行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血糖达标率和按时复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2组患者随访评估比较统计学差异确切(P<0.05)。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合理用药依从性、合理饮食依从性、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和按时复诊依从性,减少和预防患者的健康状况恶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  相似文献   

5.
魏家萍  张淑萍 《甘肃科技》2011,27(24):155-156
运用电话回访及时了解肺结核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恢复情况。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82例,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如,固定电话、手机等,与出院病人进行联系。以出院后1个月内即能基本掌握回访内容(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饮食习惯与禁忌、休息与锻炼的方法、结核病传播与预防知识等)及坚持按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者视为回访情况好,出院后1—2个月能达到上述情况者为较好,2个月后能达到上述情况者为较差。通过对出院病人电话随访的开展,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并且随访内容主要是健康教育,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优质护理内容的影响力,使病人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6.
分析出院后电话随访对酒精依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选取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酒精依赖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院后行电话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酒精依赖评分、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结果:两组干预后酒精依赖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饮酒频率、合理饮食、定量运动、心理状态等方面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率95.24%,远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出院后电话随访可改善酒精依赖患者的依赖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率,值得在临床干预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探究健康教育在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应用。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甘肃省陇西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4.19%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1.16%明显低于对照组9.30%(P0.05)。阴道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动疗法依从性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出院后接受每月一次的电话回访。连续6个月,全部病人首次发病,进行运动疗法相关知识教育,每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运动疗法依从性达标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明显优于不能达标的患者(P〈0.05)。结论有效的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对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干预主要照顾者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对其进行护理、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Orem自理模式对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主要照顾者各项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3月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主要照顾者进行干预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康复,同时也能提高照顾者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娟 《甘肃科技》2022,(4):102-104
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5例纳入本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成2组,对照组:42例,均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43例,均行互动式健康教育。对比2组依从性、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并统计随访半年复发率。结果显示研究组依从率95.35%(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33/42)(χ2=5.308,P=0.021)。干预后,2组GSES评分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GSES评分[(32.55±7.94)分]大于对照组[(27.74±7.23)分](P<0.05)。随访半年,研究组复发率6.98%(3/43)低于对照组23.81%(10/42)(χ2=4.647,P=0.031)。慢性胃炎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依从性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增强,且随访半年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了信息化干预对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门诊治疗的1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干预,干预期6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情况。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1.87±9.78)mmHg、(85.77±4.43)mmHg,较对照组的(145.09±10.98)、(88.19±4.29)mmH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信息化干预能够提高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翠英 《科技信息》2012,(34):I0220-I02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实施MECT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常规做治疗准备,实验组从预约MECT治疗时开始,MECT室护士一对一地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和提出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x2=1134,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效地改善MECT治疗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长骨骨折后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4年之间我院收治的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2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40例,分别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对照组:植骨内固定法;观察组:外固定法。术后1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种固定方案治疗结果均较令人满意。观察组患者的Johner-Wruh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法治疗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患者愈合速度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方法将18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由主管护师,责任护士分别于病人出院后对病人实施具体的家庭护理指导;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对出院的病人进行电话咨询、指导。结果对2组比较,实验组掌握的康复知识及康复情况比对照组要高。结论有效的家庭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社会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个性化便秘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排便的影响。方法将行冠心病介入手术的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术前1天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观察组术前个性化便秘护理。结果观察组便秘积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个性化便秘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排便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炜红 《甘肃科技》2023,(1):107-109
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用于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价值。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41例、观察组(个性化优质护理)41例。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护理后,2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个性化优质护理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王芳华  于秀霞  冷雪 《科技资讯》2014,(34):246-24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该院的100例骨科就诊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按骨科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增加舒适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后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科中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82例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改善心肺功能.术后强化呼吸道的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及时纠正低心排和心律失常,加强抗凝监测和营养支持.结果3例早期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加冰敷治疗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11年7月我科乳腺癌患者经静脉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并发症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用0.9%生理盐水加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行环形封闭治疗后,实验组联合运用湿润烧伤膏加冰敷,对照组联合运用30%硫酸镁溶液湿敷,比较两组治疗药物外渗引起并发症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用药后局部红肿消退时间小于5d的为30例(93.8%),疼痛明显减轻者实验组24例(75%),对照组为20例(71.4%)与19例(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用药后实验组出现局部溃疡、坏死继发瘢痕形成l例(3.1%),对照组7例(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局部封闭加冰敷能明显改善化疗后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症状,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保障患者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操作简单,临床使用方便,是治疗化疗药外渗引起局部并发症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人选的69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34)服用S阻滞剂、ACEI和利尿剂,治疗组(他汀治疗组,n=3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1年,出院后随访观察1年,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20.23%(P〈0.005);治疗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律失常(如房颤等)发生率下降26.98%(P〈0.01)、再次住院率下降30.68%(P〈0.01)、死亡率下降29.58%(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慢性缺血性和非缺血性cHF患者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