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铝热反应制备了Cr质量百分比为5%、10%、15%的块体纳米晶Fe3Al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RD、EPMA、TEM等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Cr的加入,块体纳米晶Fe3Al材料的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材料的硬度也随着Cr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2.
高熵合金由于具有迟滞扩散效应,有望应用于热障涂层中的黏结层.该文系统研究了Cr元素对(CuFeMnNi)_(1-)_xCr_x(x=0~0.25)合金显微组织和在4%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铸态(CuFeMnNi)_(1-)_xCr_x(x=0、0.05和0.1)合金由FCC1和FCC2两相构成,铸态(CuFeMnNi)_(1-)_xCr_x(x=0.15、0.2和0.25)合金则由FCC1、FCC2和BCC三相构成.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实验发现,试验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随着Cr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不含Cr元素的CuFeMnNi合金耐蚀性比含Cr元素的合金差,本试验成分条件下,(CuFeMnNi)_(0.75)Cr_(0.25)合金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养老房屋建筑的耐火性能,根据建筑钢结构中耐火钢的使用要求,共设计了9种不同成分的试验用耐火钢,对比分析了0.15Mo+Bi系列耐火钢和0.30 Mo系列耐火钢的碳当量、抗震性能和耐火性能等。结果表明,0.15Mo+Bi系列耐火钢和0.30 Mo系列耐火钢的碳当量0.4,焊接敏感性0.29%;0.15Mo+Bi系列耐火钢中11#和13#钢不满足0℃冲击功≥34J的要求,0.30Mo系列耐火钢的0℃冲击功都满足Akv≥34J的要求;0.15 Mo+Bi系列耐火钢中10#、12#钢以及0.30Mo系列耐火钢中20#、22#钢都满足耐火钢对碳当量、焊接裂纹敏感性、抗震性和耐火性等的要求,即可通过添加其他微合金化元素的方法降低Mo含量来开发高性能耐火钢,但是要尽量避免Nb元素的加入。  相似文献   

4.
应用键算符表象方法,在平均场近似下研究了自旋1/2量子XY模型的基 态性质。模型建立在平面四方晶格上,形成纵列dimer结构、Dimer内两自旋之间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为J,dimer之间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在x方向和y方向上分别为J2和J1。给出了系统关于J2和J1的无序-有序转变相图,计算了无序相下系统的基态能、自旋隙,以及x方向和y方向上的相干长度。我们发现自旋隙出现在激发谱中的(0,π)点。一维XY链(J2-J,J1=0)具有自旋隙,△=0.165J,与利用自旋格林函数同阶退耦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要消除这一自旋隙,链之间的耦合强度至少为J1Cr=0.043J。一维链的相干长度为3.51,平均单自旋基态能为-0.321J。一维XY自旋梯(J1=J,J2=0)也同样具有自旋隙,△=0.167J,比Heisenberg自旋梯的自旋隙0.5J小^1.3,当梯之间的人耦合强度达到J1Cr=0.061J时,自旋隙消失。自旋梯的相干长度为5.97,平均单自旋基态能为-0.466J,比Heisenberg自旋梯的平均单自旋基态能-0.578J大^1.3。当J2=J1时,系统开始无自旋隙的临界值为J1Cr=J2C=0.24J,比Heisenberg系统无自旋隙的临界值0.635J小。  相似文献   

5.
热障涂层热循环过程中的界面扩散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磁控溅射力方法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上沉积Ni-30Cr-12Al-0.3Y(质量分数,%)粘结层,采用电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EB-PVD)沉积7%Y2O3(质量分数,%ZrO2)陶瓷层.对粘结层与陶瓷层界面在1050℃循环100次时的元素扩散,提出了电子探针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求出元素在界面的扩散系数.继续热循环,粘结层中Al贫化.Ni和Cr参与氧化,加速氧化反应,增加氧化膜内应力,使氧化膜破裂、陶瓷层剥落,最终导致热障涂层失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10批不同产地当归药材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当归药材主要无机元素含量与其道地性之间的关系.测定数据利用SPSS15.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镍(Ni)、钒(V)、铬(Cr)、锰(Mn)、铁(Fe)、钾(K)、镉(Cd)是当归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并可作为其特征元素.同时,来自不同道地产区的当归样品表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以及岷县当归无机元素在含量与特征上与其他地域当归产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酯类化合物Kovats保留指数的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子中成键原子的结构特征及和其他原子的连接状况,提出新的原子点价盈,并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的连接性指数mJ,研究了其中的0J,1J与100个脂肪酯分子在4种不同固定相(SE-30,OV-7,DC-710,OV-25)上的Kovats保留指数彤的定量结构一保留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J,1J、N与酯的保留指数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2,0.9922,0.9935,0.9899,并建立了100个酯在4种不同极性固定相上400个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统一模型:RI=606.7016—271.28360J-25.55921J+297.7384N+5.7571CP,R=0.9928。用该模型计算的酯的保留指数与实验值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为1.94%,并用Jackknife方法对该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8.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钒(V)催化H2O2氧化桑色素褪色反应体系的新催化光度法.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人发样中痕量钒(V)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对钒元素进行吸光光度测定.应用于低合金钢的系统分析中,以实验研究与应用为依据,从吸光光度法的吸收曲线,工作曲线及摩尔吸光系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通过研究与应用认为,此法对钒舍量在0.05%~0.45%之间的低合金钢都适用,应用于钢的系统分析,简化了分析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川东北宣汉地区某钻孔为依托,以雷口坡组为研究对象,对采集的岩心和岩屑样品进行分析测试,通过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元素比值研究,探讨雷口坡组沉积时的盐度及古气候环境。结果发现:雷口坡组元素的变化范围很大,其中Co、Cr、Mo、Sr、Nb、Zr含量较高,显著高于一般碳酸盐岩中的平均值,也高于地壳平均值,Mn元素含量很低;样品的Sr/Ba比值和Sr丰度值表明,研究区在雷口坡组沉积期间处于高盐度环境,从下向上逐渐淡化;根据Sr/Ca,Mn/Fe,Mg/Ca,Al_2O_3/MgO多种元素的比值特征推测当时的沉积古气候为强干热蒸发气候;利用V,Cr,Ni氧化还原敏感元素重构当时的氧化还原状态,结果显示沉积环境为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聚类的材料力学性能确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确定了在用压力容器缺陷评定中断裂韧度的代用数据,结果与试验数据相符,且与其它选用原则和确定方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碳纤维掺量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掺量下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质量百分数的增加,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碳纤维掺量达到0.6%时抗压强度最大;达到0.8%时劈裂抗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水泥稳定钢渣 碎石路面基层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钢渣的活性,避免钢渣的不稳定性,添加碎石,优选级配,对不同比例组合水泥稳定钢渣碎石路面基层材料进行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稳定性和抗冲刷等试验,并对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做了深入分析.试验与分析显示,只要设计得当,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完全可以满足路面基层材料使用性能要求.作为工业废渣的钢渣在路面基层的合理有效应用,可以节约石料开采的费用,减少钢渣废弃的污染,实现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疏松级别检验以及表面质量分析对35CrMo钢棒料抗拉强度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不够合理、表面粗糙度差是造成抗拉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生产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转矩流变仪共混、传递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苎麻/钛酸钾晶须/聚丙稀多元复合材料,并以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为指标进行了极差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苎麻/钛酸钾晶须(10%)/聚丙稀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含拉伸、弯曲、冲击等)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复合材料拉伸和冲击强度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钛酸钾晶须含量>苎麻含量>苎麻的表面处理;晶须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在晶须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随苎麻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塑性力学的增量理论分析了钢制压力容器简体在用钢板有卷成形时产生的应力与应变.应变分析表明理想刚塑性模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能适用增量理论对筒体的成形进行塑性分析,且简体在弯卷成形时保持钢板的厚度恒定不变;应力分析表明筒体在弯卷成形中产生的“初始应力”是不对称的.还指出在卷制时允许钢板反弹对筒体承受内压载荷有好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中点软定位簧多工位级进模国产化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路线,并对模具材料的强韧化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淬火作为予处理,获得非平衡组织,再经淬火、回火处理,可细化奥氏体晶粒和细化炭化物,可提高Crl2MoV钢的强韧性。而真空热处理,可进一步改善材料的韧性使模具材料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因此,可使模具具有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氟橡胶制品耐热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氟橡胶制品耐热工艺进行了研究 .通过大量的实验及对所获样品物理性能 (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硬度 )的测试 ,找到了适合于氟胶制品耐热的工艺条件 .研究分析了热炼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硫化温度与时间对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的影响 ;硬度与助剂用量的关系 ;老化前后硬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可使氟橡胶的耐热温度达到 2 75℃ ,优于目前国内氟橡胶制品的耐热温度 2 5 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济源钢铁公司采用添加钒氮合金生产的HRB400钢筋,具有强度高、焊接性能好的优点,达到一级抗震要求;和以前使用钒铁生产HRB400钢筋的工艺相比,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