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绿素d可从参与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之一——叶绿素a氧化而得.了解叶绿素d的光物理性质,有助于探讨叶绿素在光合作用原初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叶绿素d在无水乙醇中有几个吸收峰,其主峰在690nm附近,荧光发射峰在710nm附近(图1).以前我们将叶绿素d无水乙醇溶液成功地用于红宝石激光器的Q开关,同时也用于红宝石激光器的锁模.最近我们用叶绿素d无水乙醇溶液,在经Q调制的红宝石激光束泵浦下,成功地制成了叶绿素d染料激光器.  相似文献   

2.
李庚新 《科学通报》1992,37(16):1503-1503
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一种生理生化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由两个光系统串联完成的,通过“天线”叶绿素分子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反应中心叶绿紊分子,并实现电荷分离,完成原初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一名美国研究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人造树叶,不,是很多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和自然树叶一样,可以把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他发现,蚕丝是非常好的人造树叶材料。先将蚕丝处理成能够hold住叶绿素的"房子",再把从植物中提取出的叶绿素注入"房子",经过处理后,可以呼吸的人造叶子就制作完成了。人造树叶用途广泛,可以用它做成有氧灯罩,净化室内空气;也可以当作外墙涂层,用以改善雾霾;最不可思议的是,如果将它们带上太空,还可以为宇航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研究了细菌叶绿素c在石墨(HOPG)表面的自组装结构. 研究发现, 与叶绿素a, c 以及细菌脱植基叶绿素c, d分子通常形成的二聚体结构相比, 细菌叶绿素c的结构有其特点. 细菌叶绿素c分子在石墨表面自组装, 形成了大范围的二维有序结构. 分子以单体而非二聚体形式存在. 分析认为, 此差别与实验中以极性较强的甲醇做溶剂, 并且分子与石墨基底间的作用力在自组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鉴于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必须用高矿化度咸水进行灌溉的实际,通过对3种主要固沙植物在6个盐分梯度下叶绿素含量的实验,研究了叶绿素含量与盐胁迫的关系.结果显示:(1)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减少;(2)从植物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盐分区间的变化看,3种灌木叶绿素含量均出现2次明显的下降,表明这几种植物对盐分的增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3)结合实验结果和植物长势的调查,将每种不同植物在不同胁迫程度下的盐分水平进行了划分,为沙漠公路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可持续管护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4,(12):40-41
在我们眼中,印度并不是一个科技强国,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但在近日,印度终于完成了梦寐以求的“亚洲第一”目标——成为第一个完成火星探测器入轨的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7.
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了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缺失突变株ORF469-,其染色体DNA中与不依赖于光的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的ORF469片段被红霉素抗性基因所取代. 该突变株细胞内叶绿素的含量完全受培养过程中光的控制. 培养获得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9.427μg.mg-1和0.695μg.mg-1的两类藻细胞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热模拟降解,分析了热解产物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发现两类细胞在类异戊二烯烃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明显. 低叶绿素含量的蓝藻样品热解产物中Pr/nC17和Ph/nC18值为0.192和0.216,分别是高叶绿素含量蓝藻样品的1/3和1/7. 实验结果为叶绿素分子是植烷和姥鲛烷等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子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藻细胞中脂类分子是决定其热解产烃量的主要控制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 现代分子生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的结合可以为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子来源研究提供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叶绿素电池的出现,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廉价新能源的曙光。叶绿素与阳光植物是利用太阳能的专家。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必须依靠其他方式摄取营养。绿色植物在阳光充足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植物全基因组的顺序测定现已完成 ,这对认识开花植物的进化和作物的遗传学 ,提供了极珍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海发现原绿球藻的大量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念志 《科学通报》1998,43(6):654-654
海洋原绿球藻(Prochloroccusmarinus)是80年代末被发现,1992年才被正式定名,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整个真光层中的原核光能自养生物,它和另一种重要的超微型浮游植物———聚球藻(Synechococcus)形成了明显的生态位互补.原绿球藻细胞直径约07μm,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小的光能自养生物,并且是野生光能自养型生物中唯一以二乙烯基叶绿素a代替正常叶绿素a作为主要光合色素的,此外它还具有叶绿素b,二乙烯基叶绿素b和α_胡萝卜素.这一独特色素组成对研究叶绿素生物合成和叶绿体的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原…  相似文献   

11.
1981年2月,有限单群的分类工作宣告“完成”了,这是本世纪数学领域的一件大事。但这项工作的由来如何?为什么要在“完成”两字上打上引号?既然已经“完成”,为什么数学家们对此仍兴致勃勃?《有限单群及其分类——历史和现状》对这项工作的历史、现状和意义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并对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烟叶颜色是判断烟叶成熟度的基本外观指标。烟叶成熟度是关系到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烟叶颜色主要决定于叶绿素含量。有人曾提出烟草开花后叶绿素的降解方程。笔者以烤烟品种NC-82为材料,发现现蕾期打顶后各部位叶的叶绿素含量自上而下  相似文献   

13.
利用神经网络反演海水叶绿素浓度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詹海刚  施平  陈楚群 《科学通报》2000,45(17):1879-1884
利用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SeaBAM小组收集的海水叶绿素浓度和辐射同步实测资料,建立由遥感反射率反演海水叶绿素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与SeaBAM统计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值在叶绿素浓度略小于0.03mg/m^3的很小范围内有些偏高,在叶绿素浓度的其他区间精度较高,在二类海水区域则明显好于SeaBAM统计算法。总体而言,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结果优于SeaBAM统计算法。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高度评价:门捷列夫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15.
人类只有一个头两只手,有时要同时完成某些很复杂的动作,免不了会“手忙脚乱”,科学家想起了“三头六臂”的传说——给机器驾驶员多装几个电脑,实行“集体领导”!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80,25(9):412-412
1965年Holley等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核酸——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一级结构。经以后工作者的验证,该分子由76个核苷酸组成,其中含有七种稀有核苷酸(图1)。在完成了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信息     
神经感觉的信号——依赖于号——依赖于cGMP通道的生化奥秘光受体细胞的信号来源于质膜的瞬间超极化,这是通过依赖于环化一磷酸鸟苷(cGMP)通道的关闭和重新开放而完成的过程。以视紫  相似文献   

18.
利用 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了蓝细菌Synechochstis sp PCC 6803缺失突变株ORF4_(4690),其染色体DNA中与不依赖于光的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的ORF_(469)片段被红霉素抗性基因所取代.该突变株细胞内叶绿素的含量完全受培养过程中光的控制.培养获得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9.427μg· mg~(-1)和 0.695 μg· mg~(-1)的两类藻细胞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热模拟降解,分析了热解产物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发现两类细胞在类异戊二烯烃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明显.低叶绿素含量的蓝藻样品热解产物中Pr/nC_(17)和Ph/nC18值为0.192和0.216,分别是高叶绿素含量蓝藻样品的1/3和1/7。实验结果为叶绿素分子是植烷和姥鲛烷等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子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藻细胞中脂类分子是决定其热解产烃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现代分子生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的结合可以为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子来源研究提供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在,为获得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而开展的竞赛已宣布打成光荣的平局,注意力将转向最终完成序列和“阐释”整个基因组——给所有的基因定性,并搞清楚它们的功能。这一阐释工作是极端繁重的,需要迄今最大规模的国际互联网协作。 如果塞莱拉基因组公司现在就停止测序工作的话,那么完成整个基因组测序的任务——为保证精确度,每一碱基要测序10次以上(10X)——就将落到政府支持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组织身上。在这一方面,据桑格中心的T·赫巴尔特声称,6月下旬,当他们将HGP数据进行计算机分析时得到了一次惊喜。他…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7年10月至2005年10月海视宽视野水色扫描仪(SeaWiFS)的遥感观测数据,利用去除趋势波动分析法(DFA)分析南海表层叶绿素的时间相关性和分形标度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南海各网格点表层叶绿素时间序列普遍存在较强的长程相关性,标度指数在0.5与1.14之间,平均值为0.79.吕宋岛西北面、巽他大陆架北部等上升流海域标度指数较大,表层叶绿素的持续性较强;吕宋岛西南面、海南岛东面和南海南部的大部分海域标度指数较小,表层叶绿素的持续性较弱.总体而言,南海表层叶绿素的持续性比海洋表层温度(SST)的持续性弱,两者标度指数的空间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