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超 《科技资讯》2008,(4):224-225
歌唱既是情感艺术又是营造优美听觉的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效果来体现,因为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歌词和音乐旋律不经过歌唱,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度创作,只有歌唱者把这些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将声乐作品经过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歌唱才能使听众得到充分的情感享受。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那么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必经的环节呢?本文从内涵的理解、风格的掌握、意境的想象、歌曲的处理、韵味的体现、忘我的演唱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对大家在歌唱的艺术处理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演唱者的再创作实践,其中技巧艺术的表现则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关键。同时,歌唱者还需要不断积累自身素质才能深入体会作品意境和情绪,并在诠释作品的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演唱个性才会将作品完成得更准确,才能达到心与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歌唱艺术是指演唱者对属于一度创作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即运用歌声技巧和形体表演技巧体现作品的主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现在许多声乐演员和正在学习声乐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歌唱声音部分,在声音上精益求精,力求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声音表现力和自己的演唱水平,而不重视对歌唱艺术中形体表演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司马鲜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1,(33):212-212,214
要使我们的声音更加优美、动听,必须要正确调动和支配自身与歌唱有关的各个器官,养成正确、良好的歌唱习惯,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艺术中去。在表达作品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对歌唱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歌唱发声的心理感觉、思维、想象、意志等方面入手,分析歌唱者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求出在歌唱过程中提高自身声乐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情感表现是音乐的灵魂,是歌唱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任何一首歌曲的产生一定是为了表现某一份情感,这就要求歌唱者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把握歌曲的内涵和意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让作品情感通过歌者的演唱而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训练或演唱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声音的训练,一定要重视音乐情感表现的培养,从而使歌唱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演唱者通过悦耳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声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作为演唱者如何在歌唱艺术中实现"二度创作"的功能,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其前提是准确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关键是正确运用各种演唱技巧,而歌唱表演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陈娟 《科技信息》2012,(12):275-276
歌唱是文学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唱语言是传达音乐内容和感情的重要方式,是生活语言的艺术化,而正确的咬字吐字和运用好语言,在艺术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歌唱发声的特殊性,使歌唱语言和说话之间存在异同。而咬字吐字时的母音变形方法可以达到字正腔圆。但要歌唱好一首歌曲,除了掌握字正腔圆的方法外,还必须对歌曲进行深加工,即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本文讲述的是歌唱语言在实际运用中来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8.
宋天宇 《科技信息》2008,(16):187-187
一部声乐作品由词曲作者完成之后,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静物”而已,要想让其成为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活”的歌唱艺术,就需要演唱者对声音作品的“原始形态”进行艺术加工,也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歌者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作品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艺术处理,体现自己独到的歌曲诠释方式;另一方面更要忠实于作品的原始形态.要在准确把握“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有根有据的发挥,这样才能保持二度创作的独特新颖,又能充分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歌唱艺术是人类用声音表现情感和希望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往今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剧种及不同唱法,对歌唱以及气息的运用都有不同理解和要求,但是不管哪种唱法或风格,人们对歌唱艺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审美要求,就是对声音要求圆润柔美、运用自如,有渗透力,而且演唱有力度、音域宽广、声音统一、音准完善、节奏准确、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要做到以上几点,歌唱者主要要掌握气息的运用和气息支点的正确使用,而气息支点的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歌唱者音域的宽窄与音量的大小以及声音是否松驰、通畅,音色是否圆润、甜美等质量问题.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是歌唱中气息支点、声音支点、口腔支点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声乐艺术是歌唱者将情感呈现给观众感受和欣赏的艺术,是歌者运用声音把情感转变为知觉的艺术。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声乐教学中,只有把情感表现的培养贯穿在声乐教学与歌唱的整个过程中;使演唱者感情活动与作品感情内涵相吻合,才能达到歌唱的最高境界:声情并茂,神形兼备。  相似文献   

11.
艺术歌曲是词曲结合的一种特殊体裁,其语言优美精炼,曲式结构简捷严谨、旋律风格丰富多彩。由于诸多原因,艺术歌曲的创作者与演唱者(二度创作)往往存在民族、文化等诸多差异。歌唱者把乐谱上的符号通过演唱技巧及个人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乐音,需要歌唱者在二度再现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把握一定的技巧,使其既符合作者的感情要求,又能较好地再现歌唱者的艺术生命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歌唱声音前后走向的关系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实 ,歌唱中歌唱者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效果是不一致的 ,歌唱时声音自我感觉应该是靠后的 ,而客观实际效果是靠前的 ,靠后是歌唱中的过程和意念 ,靠前是歌唱者最终的结果或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任英曙 《科技信息》2012,(35):306-I0306
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正确的歌唱呼吸应该是有控制,不僵化、不失其自然的,是有“三点成一线”的支点的,并且歌唱者应该做到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4.
浅谈歌唱中“情感”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艺术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歌唱的"情感"把握是否正确,对声乐的学习及演出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情"是一切艺术之所以感人的根茎,"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歌唱时只要做到了声情并茂,才能发挥出作品的全部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歌唱的心理     
歌唱的心理 ,决定着歌唱者的成功与失败。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培养正确、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 ,这样才能克服由于异常心理造成的歌唱呼吸紧张 ,声音不通畅等诸多不足 ,逐渐走上健康的歌唱道路。  相似文献   

16.
歌唱声音前后走向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歌唱中歌唱者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效果是不一致的,歌唱时声音自我感觉应该是靠后的,而客观实际效果是靠前的,靠后是歌唱中的过程和意念,靠前是歌唱者最终的结果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歌唱的心理     
歌唱的心理,决定着歌唱者的成功与失败.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正确、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克服由于异常心理造成的歌唱呼吸紧张,声音不通畅等诸多不足,逐渐走上健康的歌唱道路.  相似文献   

18.
王黎 《科技信息》2009,(28):294-294
歌唱艺术,既是一个技能展现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演绎过程。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长、短,以至共鸣、色泽和风格,无不反映歌唱者的内心世界,并且从情感意识上打动听众。如果忽视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而一味追求音量和音色,那么再好的声音也不会感染观众,更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声情并茂”是声乐的应有之义,是对歌唱者的最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声情并茂”歌唱呢?我感到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其木格 《科技资讯》2012,(14):242-243
所谓的"二度创作"就是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对一首声乐作品而言,词曲作家仅仅完成了铺面的艺术表现,要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用声音和情感准确,传神表现出来,则要依靠表演者的"二度创作"。音乐欣赏者对作品及词曲作家创作意图的理解,正是通过表演者的创造性表演来完成的。因此表演者"二度创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做好"二度创作",首先要了解作品,把握内容;其次,要把握作品的风格;最后,提高修养,增长所需知识,实事求是,一切从演唱者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20.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