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的微体古生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家声 《科学通报》1984,29(11):682-682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多年来一直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发表的论文络绎不绝。这些论文绝大多数着眼于贝壳堤的形成时代以及分布状况、形态特征、层理结构等宏观的描述及研究,对贝壳堤进行微观分析、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见,本文研究对象是贝壳堤的微体古生物。通过有孔虫、介形虫、孢粉、藻类的分析,从它们的组合特征,进一步探讨贝壳堤的形成环境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其实,贝壳里的海洋之声与大海毫无关系。不光是贝壳,当您用手轻轻捂住耳朵或者用什么别的东西盖住耳朵,也能听到类似的声音。当把贝壳靠近耳朵,一小部分空气无法逃脱,被困贝壳内腔。而我们听见像水流动的声音,就是空气在贝壳内振动后被放大的声音。如果外来的声音频率和贝壳内腔的固有的频率相同,就会发生共振。由于这种共振声音恰巧和海  相似文献   

3.
王为 《科学通报》1993,38(3):258-258
1 海滩岩的位置、高程与年代贝澳湾是香港地区大濠岛(大屿山)南岸向西南开口的小海湾(图1(a)),宽约1km,湾内现代沙堤堤顶高4.5m。堤后潟湖大部分已干涸,现代沙堤之后约120m有一条平行的古沙堤,高程为7-6m。贝澳海滩岩埋藏于古沙堤东端及干潟湖之下(图1(b)),厚70-80cm。其中至少可分上、中、下三层,各层具斜层理或交错层理,主要成分为石英砂、砾及贝壳碎屑,层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比尺波浪水槽实验,对珊瑚礁地形上的直立式防浪堤越浪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弗劳德相似准则,按照1:15的模型比尺,研究了规则波在筑堤珊瑚礁上的传播过程,分析了波高、周期、礁坪水深和防浪堤与礁缘之间距离对越浪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波高和周期的增大,越浪量明显增大;随着礁坪水深的减少,堤顶离水面的距离增大,越浪量明显减少;大部分情况下,随着距离增加,越浪量减少,但在周期超过13.56 s时,由于防浪堤堤前壅水的影响,越浪量随着距离的增加存在先减小再增加之后再减小的趋势.进一步讨论了波陡和相对干舷高度对无量纲越浪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波高相同时,波陡越大,波浪破碎越剧烈,无量纲平均越浪量越小;而在相同的波况下,相对干舷高度越小,无量纲越浪量越大;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出考虑波周期、入射波高、礁坪水深和防波堤与礁缘之间距离影响的珊瑚礁上直立式防浪堤越浪量估算公式.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出考虑波周期、入射波高、礁坪水深和防波堤与礁缘之间距离影响的珊瑚礁上直立式防浪堤越浪量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贝壳珍珠母是一种典型的无机/有机复合生物材料,通常位于软体动物盔甲的内层来抵御捕食者的捕食和外力的侵扰,体现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实现了强度和韧性的完美结合.它由95%(体积比)的文石碳酸钙和5%(体积比)的生物高聚物规则堆叠而成,呈现出独特的"砖泥"结构,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这种独特的结构有重要联系.因此,贝壳珍珠母常被用来作为仿生材料设计的模板,引起了化学家、材料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强烈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贝壳珍珠母的多尺度微观结构及其增强增韧机制;以仿生复合材料中无机物的种类作为分类依据,系统地总结了仿贝壳珍珠母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从仿贝壳珍珠母层状材料的性能出发,探讨了其在轻质高强、阻燃、气障、传感器和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简要地总结了现阶段仿贝壳珍珠母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优势以及遇到的挑战,为新一代仿贝壳珍珠母材料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家可能都吃过蛤蜊吧?可是注意到没有这些蛤蜊的贝壳在烧、煮之前一般都是“紧咬牙关”,而加热后却“笑口大开”,这是为什么?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实验来观察一下。可去市场买一袋蛤蜊作实验材料。 首先,要认真观察 ·贝肉和贝壳是在哪一部分连在一起的? 用刀把蛤蜊纵向切成两半。可以看到贝肉是由贝柱和外套膜附近的部分与贝壳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夏威夷、关岛、塞班岛、巴拿马、牙买加、巴西和智利,在寒冷的阿留申群岛,在炎热的非洲海岸,有一位年轻的贝类学家和他的助手,在地球的三大洋和一些海域穿梭往来.他有时沿着广阔的沙滩寻觅,有时在陡峭的岩岸小心翼翼地攀爬,有时坐着小艇前往珊瑚岛礁,目的都是一个,就是考察、采集各种各样的贝类.他不是专注于美丽贝壳的收藏家,而是通过不同海域的贝壳对比研究,探索贝类的形态与环境的关系,进而从空间与时间的演化,揭示软体动物的贝壳进化的历史.他就是海尔特.j.弗尔迈伊,一位卓越的海洋生态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质系教授.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西部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极为干旱,以荒漠为主,但在3 4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汪洋大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乌恰县的著名景观“贝壳山”,则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沧海桑田的见证者。文章通过贝壳山的地层及所含化石的详细观察和考证,尝试重现塔里木盆地西部如何从“沧海”变为“桑田”的过程。贝壳山的组成为始新世中期(距今~4 600万年)的浅海相牡蛎化石,表明在始新世中期,塔里木盆地西部还是一片属于新特提斯洋东北缘的海湾,气候温暖,水体清澈,发育了丰富的以牡蛎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堆积了一套厚厚的贝壳层,即卡拉塔尔组。至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海水逐步退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之后随着天山和昆仑山的不断隆升,原来埋藏在地下的贝壳层逐渐出露,形成如今的贝壳山。  相似文献   

9.
贝壳珍珠层中文石晶体择优取向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骜  吴文健  王建方 《科学通报》2007,52(17):2089-209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证实了珍珠层由文石晶体与有机基质交错排列而成, 呈现出规整有序的“砖墙”式结构.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对鲍鱼(Haliotis diverscolor supertexta)贝壳珍珠层中的文石晶体择优取向进行了基于贝龄的动态分析. 发现在幼年贝珍珠层的文石晶体中存在(113), (002)和(012)三种明显取向, 但随着贝壳的生长, (012)和(113)取向逐渐变弱, 在成年贝珍珠层中只有(002)取向, 即文石晶体的结晶学c轴与珍珠层层面垂直, 表明贝壳珍珠层在微米/纳米多尺度范围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柏油路面是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之一,为了防止这一弊端,日本三重大学石黑觉教授与四日市的朝日土木的山中正善所长合作开发出一种沥青铺装新工艺。他们用水产加工废弃的贝壳与沥青混合铺出的路面,在炎热的夏天比普通路面温度低10℃。具体方法是在铺完带有孔隙的沥青层之后,上面再铺一层由贝壳粉、  相似文献   

11.
贝壳的秘密     
你去过海边看海吗?一望无际的大海曾经带给过你无穷的遐想吗?海边的一切都会诉说,如果你试着去倾听,你会了解很多大海的秘密。 漫步在海岸边,常常会看到许多被冲上岸来的空贝壳,各式各样,美丽动人。海滩边的小贩们出售着用贝壳做成的装饰物,项链,手链之类的,还有贝壳做的工艺品,鸟,孔雀之类……据说很久以前贝壳还可以做成工具,甚至当钱用,17世纪  相似文献   

12.
奇异珍贝     
贝类史话 从远古时代的洞窟绘画、彩色古瓶和古寺里大钟上的各种贝类图像,可以推测,西方人对于贝类的认识和使用起源很早,在古希腊时代以前就有了。到了15至16世纪,西方许多达官贵人对美丽的贝壳的爱好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他们不惜重金去收购,使各种贝类材料的使用大大增加。而我们的祖先对于贝类的观察和利用,远在石器时代便已开始,在北京附近周口店山顶洞口发现的顶部被磨成圆孔的贝壳可以推溯到5万年以前。 陕西斗鸡台墓葬内贝类文蛤的发现,证明距今2000—3000年前,那时人们已利用贝壳作为流通货币。此外,我国古籍…  相似文献   

13.
在辽阔的海洋中,常常有不少神秘的"怪物"出现.最近,英国研究人员在近海海底发现了大片"燃烧的火焰".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这些"火焰"是一种奇特的贝壳. 为何那些贝壳能像杂技演员那样口吐"火焰"?研究人员发现,那并非真正的火焰,而是这些贝壳伸出的红色触手,无论是颜色和形状看上去都像是燃烧的火焰.  相似文献   

14.
正也许很多人觉得,在海边俯身便可捡到贝壳。事实上,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海贝,你可能无缘见到;就算偶尔碰到,也可能因不了解而有眼不识宝贝。这次,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发现那些藏身于海滩的美丽精灵。出发前的准备出发前的准备可不能小瞧,天时地利都占据了,你才有可能跟美丽的贝壳们碰上面。当然,自己也要装备齐全,要想在岩石、沙堆等地方找到贝壳们,需要借助一些特殊工具。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有游客在美洲某海滩上拍到一只使用牙膏盖作护壳的寄居蟹。寄居蟹惯于用二手贝壳当护壳,让自己的软体躲避捕食者。在成长过程中,它们常常需要发现新家——经常是其他贝壳。据调查统计每年都有大约1270万吨塑料垃圾(包括塑料瓶、塑料袋和塑料玩具等)进入海洋。受洋流牵引,这些垃圾最  相似文献   

16.
多年冻土区碎石路堤冬季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演化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变渗透率无量纲控制方程的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多年冻土区碎石路堤孔隙空气对流降温效应的发生机理和演化过程. 分析表明, 碎石路堤的对流降温效应是从两个边坡最先开始形成, 逐渐向路堤中间区域发展, 随着等温线偏离热传导温度分布位置的畸变程度不断加重, 碎石路堤冬季对流降温效果也不断增强. 分别给出了在边坡区域和路堤中间区域开始形成自然对流的最小临界Rayleigh数.分析了碎石路堤发生冬季自然对流降温效应的影响因素, 并从理论上明确了抛石护坡、碎石护道是确保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贝壳笔记     
美丽的贝壳令人赏心悦目,它是大海孕育的艺术结晶,也是潮汐波浪千万年塑造而成的精灵.观赏贝壳,可以聆听大海的涛声.我在<观海遐思>中这样说过.  相似文献   

18.
最近,澳大利亚海洋学家发现了一只会使用工具的天才章鱼。它用触手缠绕了一个大大的贝壳后,踮起“脚尖”,抱起捡到的宝贝就迅速溜走,场面让人忍俊不禁。更让人惊讶的是,贝壳被拖至20米后,章鱼居然将全身缩了进去,舒服地蜷缩在里面,最终将那枚贝壳作为了自己的庇护所。不过,章鱼看似可笑的“造窝”行为却被科学家视为无脊椎动物会使用工具的首个例证。水下摄像机无意中拍到了这一幕。  相似文献   

19.
组合式古桥分为拱梁组合式古桥、堤梁组合式古桥、高梁桥与低梁桥组合的古桥。拱梁组合桥:这类桥梁大多分布于绍兴县。如泗龙桥,它由3孔跨径分别为5.40m、6.10m、5.40m的驼峰拱桥与20孔石梁桥联成。接渡桥由3孔等高联拱桥与拱桥两端对称的3孔石梁桥组成。太平桥由1孔跨径10m的石拱桥与8孔高低错落的石梁桥构成。泾口大桥也是3孔驼峰拱桥与5孔石梁桥组成。堤梁组合桥:松林廿眼桥。梁桥、堤梁与梁桥组合桥:天佑桥与舆龙桥,即洋江大桥。高低梁桥组合桥:这类古桥很普遍,如长泗江大桥等。木桥石桥浮桥组合桥:这类桥都已拆除。过去许多浮桥都与木桥或石桥相连。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城市等别和防洪设计标准、堤库结合的防洪标准及级别、堤顶高程的确定、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堤防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城市排涝标准的确定及投资分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