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根据相对论中的质能关系E=mc^2,如果一个物体以辐射形式放出能量,那么它的质量就要减少,由于在化学变化中将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经典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和相对论中的质能关系是相矛盾的;质能关系的存在表明在化学变化中质量不是守恒的,实际上是质能的守恒.  相似文献   

2.
质量和能量是表征物质基本属性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质能关系,质量关系对于分析和研究原子转变过程起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Q&A     
《科学世界》2012,(4):92-93
Q:公式E=mc~2如何验证是正确的?是否做过科学实验?(读者:doremi3366)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描述了质量和能量的等价关系,两者由常数c~2联系起来,这是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来的。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用放射性物质来检验质能关系,因为马克斯·普朗克指出,束缚体系在释放了结合能之后,其质量将小于各组分质量的总和。但是人们很快就意识到,由于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太长,很难通过这种方法检验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直到发现了原子核,并测量了中子的质量之后,人们才找到了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概念之一,也是计量学中7个基本单位之一.澄清质量的定义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个中心问题.Newton的质量定义既简单又明确,它不随动体速度而改变,亦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即使在相对论语境中也只有一个质量--Newton质量.1948年6月19日Einstein致Barnett的信中说:"对于动体,引入质量m=mo(1-v2/c2)-1/2的概念是不好的,因为对它不能给出清楚的定义."我们坚定地认为,中性粒子和中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其运动速度的变化而改变.著名公式E=mc2是一个历史性产物,它最早由Poincarè于1900年提出,比狭义相对论(SR)出现早5年.Einstein最先提出的公式是E=mc2(Eo是粒子或物体的静止能量),它在理论上最符合SR.一般说,不能以质能关系式的证明当作SR理论的证明.另外,在物理学中"质量"、"能量"是各自独立的概念,在科学研究中不可混为一谈.迄今为止质量概念的计量学实现是只用Newton力学完成的.当前的困难在于量子质量基准的建立,它成为基本单位中最"顽固"的堡垒.另外,物理学并没有不允许负质量存在的定律,亦即负质量并非不可能.不过,这件事至今缺少确切的证据.至于质量的起源,它与Higgs粒子存在与否似应无关;因为质量的起源就是物质的起源,不应当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迪 《科技信息》2013,(1):156-156
题目意思是运动的质量会产生能量,运动的能量会产生质量。本文介绍因为爱因斯坦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现代物理学出现了许多矛盾,而我提出"动质生能,动能生质"这个假说纠正了失误,并且从多个方面看都能证明这个假说,如果应用这篇假说,会发现许多科学难题都会得到解决,发现物理学的美和统一。这篇假说根本思想认为现实中不存在两个绝对的相对静止的参考系,每一个参考系都有波动性。  相似文献   

6.
依据相对性原理以及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无需利用光速不变假设和具体的时空变换关系证明相对论能量必须正比于相对论质量。通过建立和求解质速关系的微分方程, 自动给出极限速度vm, 并得到一种普遍适用的相对论质速关系。该质速关系既适用于具有静质量且运动速度小于极限速度的“慢子”, 又适用于不具有静质量且运动速度大于极限速度的“快子”以及运动速度等于极限速度的“常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运动学时空变换的广义洛伦兹变换公式以及动力学的质能关系和能量-动量关系, 从而建立一种更为普遍的狭义相对论理论。无论是否存在无静质量的“快子”和“常子”, 无论是否发现超光速现象, 新的相对论理论都是成立并自洽的。极限速度的具体取值可由实验测量确定, 若取vm=c , 就回到传统相对论的公式, 光速不变则成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  相似文献   

7.
相对论中不同的参照系有不同的时空度量和质量度量,当测量从相对物体静止的参照系变到相对物体运动的参照系时对物体度量的体积会变小,质量会增加,在物体的体积变小和质量增加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上的内在联系,文章研究了该问题,并在相对论中证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遵循:质空积守恒,同时证明质空积不但对惯性系守恒而且对平移非惯性系也守恒。文中还分析了质空积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关系,发现质空积守恒是能量守恒的更高级形式。  相似文献   

8.
相对论质量与能量是描述物体运动性质的重要物理量,质能关系是物理学的基本关系之一,质量与能量是共存的、不相替代的、相互关联而又不相转换的,称此关系为质量能量共轭关系,建立质能共轭关系可使质能关系的内容具体化,既便于掌握这一关系,又有利于澄清一些模糊观点  相似文献   

9.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结合局域平衡假设的热力学关系,本文导出了描述火用传递规律的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其基本求解策略.应用这一方程组于实际过程,可求得火用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0.
Yong传递规律——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Yong的传递和转换,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结合局域平衡假设的热力学关系,本文导出了描述Yong传递规律的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其基本求解策略。应用这一方程组于实际过程,可求得Yong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高速领域物体的惯性及其量度的问题,力图澄清目前广泛存在的对相对论质量的惯性理解问题,并对质速关系的实验验证提出新的解释,进一步探讨了质速关系、质能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牛顿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得出了引力场中光子能量的变化关系,进而根据引力相互作用是通过物体在其周围空间产生引力场来实现的;从而导出了物体由于辐射引力子而使物体自身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利用物体自身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推导出了类似于哈勃定律的红移与距离的关系,并推导出了与牛顿引力势相对应的引力子能量“面密度”的表达形式以及与引力场强度相对应的引力子能量“面密度”的梯度,得出引力来源于物体自身质量衰减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明确了宇宙中下落不明的质量之所在,解决了“引力疑难”和奥勃斯佯谬,论证了“宇宙空间的膨胀”并给出了空间膨胀与时间的关系和空间膨胀速度与距离的关系,揭示了宇宙空间膨胀的能量来源,推测出了具有公转运动的天体公转周期随时间逐渐变长的关系并找到了相应的证据,还推测了地球自身的膨胀并给出了地球半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相应证据,还推测出地球自转角速度随时间而变慢,最后对类星体之谜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论文对相对论性粒子物理学中的几个方程(如质量速度关系式、动能方程、电子运动的动量公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叙述了中国科学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新工作,以便使研究人员获得有关信息.分析了20世纪的某些早期实验(如1909年的Bucherer实验,1964年的Bertozzi实验),认为关于电子运动的理论仍是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此外,认为1904年的分析电子运动的质速关系的Lorentz文章在推导中有太多的假设,从而降低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Einstein质能关系成立的条件进行了较严格的讨论,所得的结果是:如果物质中只有强引力场控制其演化,则正质量物质粒子的能量不仅可以取负值,而且可以取任意大的负值.因此,任何非零线度(r≠0)的高密度物质,如果具有稳定结构,则在物质中除了强引力场之外,强相互作用的斥力势是必然具有的.  相似文献   

15.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中的根本规律。”遵照这一规律来分析现代物理学中的质量和能量及其相互关系E=mc~2,我们认为质量和能量是运动物质中的根本矛盾。物理现象的千变万化,物理学中基本原理和规律都是由这本矛盾所决定的。本文只着重分析质量和能量是一对矛盾,并分析了这一对矛盾与哲学上一些基本原理的关系,对现在质能问题讨论中有些观点提出了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各种能源供应方式的能量利用率和能质利用率,证明最合理的能源供应方式是各种热泵,其次是集中供热方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厘清河湖连通关系内涵相关认识的基础上,讨论了河湖连通关系的不同类型、"量质交换"、诸动态"流"、演变规律和生态功能.认为:在河湖连通系统中,河湖之间有着"量质交换",它是河湖之间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关系;河湖之间存在物质流(水、溶解物质、泥沙、生物,污染物等)、能量流(水位、流量、流速等)、信息流(随水流、生物和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信息流动等)和价值流(航运、发电、饮用和灌溉等);诸种"流"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以河湖水系连通为纽带,进行河湖之间的"量质交换",实现河湖相互作用;河湖之间的水沙等"量质交换"是河湖连通关系演变的途径和动力之一;河湖连通关系演化最终趋于相对稳定状态,即动态平衡.在河湖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余各要素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形成反馈,从而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最终会影响流域内防洪、生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正确认识河网水系的连通关系,对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和地方政府水资源部门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质能量"概念的提出,是在苏联批判"物理学唯心主义"以及我国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双重背景下,要求科学家自觉克服各种唯心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理解自然科学概念的结果。在此案例中,钱学森试图以"质能量"概念来化解物理学中"唯物"与"唯心"之争,调解"科学事实"与"哲学标准"的矛盾。它表明时代哲学文化思维是如何渗透到科学概念的理解之中的。  相似文献   

19.
文质关系是中国古代文章学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颇为复杂的命题,历代文人和文论学家对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清乾嘉时期文史大家章学诚吸取诸家学说,兼融己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质观:文生于质;质胜于文;质不离文。章学诚的文质观袭古创新,见解全面,认识深刻,对今人理解文章的本源、时代风格、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亦有许多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首先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其中一种形式和质能关系,推出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速关系,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形式和质能关系推出了新的质速关系理论,通过对新质速关系和相对论质速关系的比较,得出了于相对论不同的物体的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