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肝癌细胞系5-羟色胺及其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晓峰 《科学通报》1995,40(6):561-561
近年已发现除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外,其它肿瘤也能分泌神经肽和经典的神经递质,某些结肠癌的癌细胞已被检出-羟色胺(5-HT).而且有人证明,5-HT能刺激结肠癌细胞的分裂增殖,5-HT1受体介导了这种作用.然而,5-HT及其受体在肝癌细胞的定位尚未见报道.我们以大鼠肝癌细胞系FSK 7902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5-HT及其受体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5-HT在肝癌细胞中的意义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青平 《科学通报》1992,37(9):847-847
杏仁核与机体的情绪、行为、心血管及内分泌等活动的功能调节有关。中缝背核和中央上核是脑内5-羟色胺(5-HT)能上行系统的重要起源。电刺激中缝背核可以提高痛阈,将5-HT拮抗剂肉桂硫胺注入杏仁核能对抗电针和吗啡的镇痛作用,许德义等据此提出可能  相似文献   

3.
石佳 《科学通报》1994,39(8):750-750
关于人胎盘绒毛的内分泌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报道,但大多是关于神经肽、垂体激素样物质、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单胺类物质报道较少.我们曾首次发现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合成5-羟色胺(5-HT),并且5-HT的含量随妊娠时间而变化.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也是重要的生物胺,它们与性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关系密切.应用高压液相色谱出(HPLC)和电化学检测仪,我们曾检测到人胎盘绒毛中NE和DA的存在,并通过  相似文献   

4.
滑膜成纤维细胞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滑膜成纤维(synovial fibroblast,SF)是炎症性滑膜炎中组织损伤和基质重塑的直接效应细胞;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s)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机制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效应信号刺激或抑制炎症反应.滑膜成纤维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间充质细胞是介导关节破坏的主要细胞(通过分泌金属蛋白酶等途径).有研究显示,它们可以通过刺激破骨细胞的生成(0steoclastogenesis)来促进骨的吸收.再者,它们可以通过释放趋化因子招募白细胞进入关节,通过细胞因子刺激血管生成(angiogeresis),在滑膜炎的初始阶段起着重要作用.滑膜细胞(synoviocyte)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在滑膜细胞与白细胞间相互作用及细胞-细胞的接触驱动滑膜细胞的活化,对它们精细相互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明确引起滑膜炎症的启动和维持(perpetuation)的复杂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瑞安 《科学通报》1994,39(23):2184-2184
嗜铬颗粒素A(Chromogranin A,CgA)是1967年从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中提取的一种酸性蛋白.现已证明,CgA除存在于肾上腺髓质外,还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CgA的生理作用还不太清楚,据推测,可能与分泌颗粒基质的浓缩及分泌颗粒中激素前体加工活动的调节有关.另外,CgA可作为一些肽类激素如胰抑素(Pancreastatin)的前体.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EC细胞)是胃肠内分泌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类型,主要  相似文献   

6.
吴本玠 《科学通报》1979,24(12):570-570
近年来有不少资料证明,脑内5-羟色胺(5-HT)与针刺镇痛有密切的关系。脑内5-HT来源于5-HT能神经元,而脑内5-HT能神经元系统的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干的中缝核群。关于中缝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国内也有一些研究。本文用中缝背核单位放电频率作为该核团细胞机能活动的指标,观察电针刺激和伤害性刺激对其自发放电频率的效应,以进一步探讨中缝背核和5-HT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圣荣 《科学通报》1995,40(21):1994-1994
目前认为,P物质(SP)等神经肽可能是豚鼠肠系膜下神经节(IMG)细胞非胆硷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LS-EPSP)的递质.我们以往的工作则表明,除SP外5-羟色胺(5-HT)也可能作为一种递质参与LS-EPSP的形成.本工作拟应用离体神经节细胞内记录,在同一批细胞上进一步观察豚鼠IMG细胞LS-EPSP与5-HT及SP的关系,以期进一步阐明它们在LS-EPSP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以循环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胞内分泌的方式,调节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对内胞生长过程的调节,因此,它也是一类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
马青平 《科学通报》1992,37(2):170-170
许多资料表明,中缝背核是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大量存在的部位,同时也是阿片受体比较密集的区域,由此处发出的5-HT能纤维上行到达间脑和端脑的若干核团。中缝背核在脑内镇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刺激中缝背核能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注入微量吗啡引起的镇痛很可能是通过激活中缝背核的5-HT能神经元而发挥作用的。由于5-HT能神经元和阿片受体的形态定位关系尚不清楚,吗啡激活5-HT能神经元的形态机制一直没有阐明。本工作应用免疫细胞化学与阿片受体放射自显影双重显示技术,对中缝5-HT能神经元与阿片受体的形态定位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何继满  丰美福 《科学通报》2000,45(11):1173-1178
小鼠原代肝实质细胞和同种小鼠肝成纤维细胞在无血清混合共培养条件下,形成了复杂的三维结构,而且维持良好的功能状态:白蛋白分泌水平在第7天时仍维持10μg/10^6细胞以上,尿素合成水平平均达25μg/10^6细胞,通过无血清的培养方式,可避开血清中复杂成分的作用,研究肝成纤维细胞对肝实质细胞的活性、功能和三维结构形成的作用,表明间质成分对肝实质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中,成纤维细胞和产质细胞之间直接黏附  相似文献   

11.
导言正常组织生长与细胞增殖、体积增大、迁移、分化和老化等及各个过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同时受时间和解剖的严密制约。虽然诸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等典型内分泌类激素,能影响组织总的生长和速率,但它们并非是组织生长时细胞间的基本信号。当胚胎或胎儿迅速发育时,肽生长因子与组织诱导、干细胞克隆生长、器官发生相关联。并且是卵巢周期、睾丸功能、长骨生长、创伤愈合、人类生殖等重要因素。理化特性和解剖定位肽生长因子主要特征如表所述。它是分子量小于30000的典型蛋白质。如同经典的内分泌激素,肽生长因子以近程分泌和自身分泌激素形式,在组织周围合  相似文献   

12.
激素不应症     
据近代概念,内分泌系统应包括两大部分,即产生并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以及能与激素特异结合继而出现生物效应的靶细胞。以往的内分泌学仅偏重研究激素的性状、分泌、调节及代谢,故所谓内分泌异常无非是指激素分泌的亢进或低下。近年来,随着激素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业已证明,激素之所以能对特定的组织或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在于靶细胞具有能  相似文献   

13.
豚鼠胰腺内钙调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天乐 《科学通报》1993,38(22):2089-2089
钙离子是重要的细胞内调节因子.它的作用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细胞生理过程,如物质代谢、激素分泌、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肌肉收缩以及细胞的分裂增殖等.钙调素(calmodulin,CaM)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的小分子蛋白,它作为细胞内主要的钙受体,传递钙离子浓度变化的信息,影响许多关键酶的活性和生理过程的速率.有研究表明,CaM 在神经组织、睾丸和各种内分泌组织中含量丰富.我们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到 CaM 广泛分布于豚鼠胃和小肠粘膜的内分泌细胞中.已发现 CaM 与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有密切关系.然而  相似文献   

14.
肝癌形成以及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癌细胞和癌旁基质之间的相互调节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已被广泛研究。肝 肿瘤微环境一般分为细胞成分和非细胞成分,细胞成分包括肝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内 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非细胞成分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激素和病毒等。目前研究认为肝脏细 胞成分在经历外界不同刺激后,通过促进细胞坏死、凋亡以及分泌多种蛋白形成炎症微环境,从而参与肝肿瘤的发 生和发展。由于肝细胞癌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因此深入研究肿瘤转移过程中肝细胞与炎症微 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系统性阐述肝癌转移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重组细胞因子类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传文  童耕雷 《科学》2005,57(3):18-21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产生的一类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的多肽分子,不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和一般生理性的细胞产物.细胞因子通常由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相关细胞产生,按其功能及与免疫学的关系可分为:(1)具有抗病毒活性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nterferon,IFN);(2)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类的IL 2、IL 4、IL 5、IL7、IL 9、IL 10和IL 12,以及β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 β);(3)具有炎症介导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以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及IL 1、IL 6和IL 8为代表的结构相似的小分子趋化因子;(4)具有造血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包括IL 3、IL11、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等.  相似文献   

16.
卢大儒 《科学通报》1995,40(14):1311-1311
1987年Anson等首次将入FIX cDNA成功地转移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并提出了基因治疗血友病B的设想.近年来,FIX cDNA已先后在皮肤成纤维细胞、成肌细胞、肝细胞、内皮细胞和角质细胞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表达(表1),其中,薛京伦等进行的经皮肤成纤维细胞途径的血友病B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取得了安全有效的结果.为进一步提高FIX的表达水平,探索新的靶细胞,我们率先以血友病B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为靶细胞,将新构建的安全型反转录病毒载体LNCIX通过反转录病毒介导基因转移到BMS细胞中,基因修饰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人胎盘绒毛不仅含有多种调节肽,而且含有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等多种经典神经递质,这些发现使我们产生以下设想,人胎盘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但是,要证实这样一个设想,首先要弄清以上调节肽和经典神经递质是否由胎盘组织自身所产生以及它们由哪些细胞所产生,然后再探讨它们相互间的调节关系.我们已经证实,人胎盘绒毛的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含有生长抑素(SS).本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SSmRNA是否存在于人胎盘绒毛以及存在于绒毛的哪些细胞,为确定人胎盘能否自身产生以及由哪些细胞产生SS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丽娟 《科学通报》1990,35(3):224-224
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表明,视前区(Preoptic area,POA)是一个与镇痛有关的结构。电刺激该区可以显著提高痛阈,产生镇痛作用;中枢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在痛觉调制中起重要作用,针刺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干内5-HT的合成和利用加速。POA内含有脑啡肽、β-内啡肽、5-HT、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其中5-  相似文献   

19.
张人骥 《科学通报》1980,25(9):418-418
来自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进入脑下垂体后叶,这些轴突运输神经分泌物质。这是一个公认的实现神经内分泌调节和控制的模型。但对于垂体后叶中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末梢与轴突末梢之间,以及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末梢与垂体细胞之间的联系方式尚未确证。揭示该模型中细胞间联系的方式有助于了解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李丕鹏  王平 《自然杂志》1998,20(3):179-179
随着神经生物学、内分泌学和免疫生物学的发展,自1977年Besedovsiky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以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证明人和哺乳类实验动物的胸腺可合成和分泌胸腺激素、催产素和加压素等激素,但是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实验证明这些功能是由胸腺上皮细胞完成,而未观察到有特定的内分泌细胞参与.我们曾在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