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用双脉冲电位法从简单的镀液中电沉积Cu-Ni层状材料,研究了镀液中铜含量、添加剂、转速对镀层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镀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镀层的形貌和组成。  相似文献   

2.
铅酸蓄电池因其原材料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而在军事、民用领域中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降低能耗,使铅酸蓄电池的电极薄型化、轻量化,选择铝栅板镀铅替代目前铅酸蓄电池中的纯铅板电极,可以有效地降低蓄电池的重量,这就要求铝栅板上的铅镀层必须具有良好的致密性。本试验对铝栅板镀铅过程的施镀时间,电流密度,镀液温度,pH值,预镀工艺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改善铅镀层致密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施镀时间、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和pH值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较大,在施镀时间为30 min,电流密度为1.0 A/dm2,镀液温度为40~50℃,pH值在4.0~6.0之间时,所得铅镀层的孔隙率较低。不同的预镀工艺对镀层孔隙率也有影响,采用浸锌→水洗→电镀镍→水洗→电镀铜→水洗→电镀铅工艺时,铅镀层的孔隙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测定阴极极化曲线,是研究电镀液性质的重要电化学方法之一。本文使用DD—1型电镀参数测试仪,采取恒电流稳态法测定了镀液的主要成分、添加剂的组合类型和镀液温度对酸性镀铜液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进而用作图法求出了酸性镀铜液中添加剂的吸附电位宽度和极化度,并估计了镀液的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从实验结果选择的全光亮酸性镀铜液的最佳组成与电镀生产实际采用的镀液组成基本一致。由此表明,测定电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可以为选择电镀液的最佳配方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Cu-Sn-Zn三元无氰仿金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焦磷酸盐Cu-Sn-Zn三元碱性仿金镀体系新工艺,通过改进镀液配方,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实验温度37℃,pH值8.5,电镀时间45 rain和电流密度0.20 A/dm2.以仿金镀速率、外观状况作为衡量标准,重点研究了镀液温度、电流密度对仿金镀镀速和镀层颜色的影响及电镀时间对镀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延长电镀时间可得到传统电镀镀层厚度20倍的镀层.  相似文献   

5.
为安全起见,实验室镀锌通常采用无氰电镀锌法。无氰镀锌的镀液又分为酸性和碱性镀液等。现将一种配方简单,工艺条件容易控制,电镀质量好的酸性电镀方法介绍给大家。1、镀前表面处理:(1)用砂纸磨光镀件,(2)将镀件浸入5%NaOH 溶液中并加热至沸,取出后,用清水冲清;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微小、复杂零件电镀时存在的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固定尺寸的电镀槽内,使用工作面积不同和排列位置不同的阵列玻碳电极作为阴极,模拟多个微小零件,通过测试阴极极化曲线和恒电位沉积~溶出实验,研究镀铜液静止和流动时对阴极电流密度分布影响。研究发现:电极工作面积增大,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减小;搅拌镀液并不能使工作面积不同的电极电流密度分布平均化;电极呈等边三角型排布时电流密度平均分布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7.
研制出用于制备空间硅太阳电池上电极的小功率脉冲电镀仪,该电镀仪脉冲电流的频率和占空比具有较宽的调节范围,满足高效率硅太阳电池脉冲电镀的要求,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真空蒸镀硅太阳电池上电极相比较,脉冲电镀可以制备更窄的栅指电极,电池上电极的遮光损失从7% ̄9%降低到3%。  相似文献   

8.
术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铜及其合金的无氰装饰性彩色电镀新工艺,经试验筛选获得稳定,无毒的镀液配方。探讨了镀层颜色与镀液温度,镀液PH值及电镀时间的关系.研究了电镀电流密度对镀层保护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电镀条件是:温度范围25~30℃,PH值范围11.5~12.5,电流密度0.5mAcm~(-2),镀层颜色依时间而定。镀层保护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在焊丝表面施镀Ni-TiO2的涂层,研究了施镀时间、镀液温度、电流密度和硫酸镍的含量等因素对镀层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法综合考虑各因素选出Ni-TiO2复合电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工艺为:施镀时间5min,镀液温度40℃,硫酸镍的浓度100g/L,电流密度4A/dm2.  相似文献   

10.
光亮碱性Zn-Ni合金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碱性锌酸盐镀液为基础,加入适当的络合荆、镍盐和自制添加剂与光亮剂,研究成功了一种新的光亮碱性Zn—Ni合金电镀工艺,采用霍尔槽试验探讨了添加剂、光亮荆、主盐的影响,检测了镀液、镀层性能.结果表明:该镀液成分简单、操作方便,镀液分散能力和复盖能力好,所得锌镍合金镀层结晶细致、光亮平整,其耐蚀性明显优于锌镀层,适用于钢铁件高耐蚀性电镀.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列对比试验,对无机化学实验中的“电解和电镀”实验内容中的电镀实验进行改进。以铜板代替铁片或铁钉作为阴极镀件。并找出最佳电流密度、电镀时间、电镀液pH值以及钝化时间。可让学生从镀件颜色的变化上清楚理解电镀和钝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测量了以氯化亚铁、次磷酸二氢钠为主盐的电镀Fe-P非晶态合金电解液的性能,包括阴极电流效率、镀液分散能力、覆盖能力和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了次磷酸二氯钠含量、镀液pH值、添加剂对镀液性能的影响。Fe~(2+)离子的氧化造成镀液不稳定是镀铁及铁合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影响Fe~(2+)离子氧化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了镀层化学成分,确定了镀层结构,通过差热分析和硬度测量研究了镀层结构的转变。直流电镀所得Fe-P非晶态合金镀层很脆,用交直流迭加电流电镀可以使镀层韧性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DD-1型电镀参数测试仪的设计思路,电路基本原理和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仪器用于测定以下六种参数;阴极和阳极的极化曲线。电极双电层的微分电容曲线,远近阴极的电流分布,镀液的电导率,电流效率和极谱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初,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用氰化物—锡酸盐镀液电镀低锡青铜,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我国利用这一镀种代替镍,作为装饰性镀铬的底层,从1956年起在生产上应用。但由于镀液原料氰化物是剧毒性的,因此探索非氰电镀液配方,成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电镀工人和技术人  相似文献   

15.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抗氧剂、光亮剂、整不剂对Pb-Sn合金镀层形成的影响。评价了镀液温度、pH及电流密度对Pb-Sn合金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适用于氨基磺酸镀液体系电镀Pb-Sn合金的抗氧剂、光亮剂及最佳电镀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韦公远 《今日科技》2000,(11):12-12
表面处理仿金工艺能使许多物品酷似金品,色泽可获得18~22K的效果。而仿金电镀工艺正是表面处理仿金工艺中的一种。仿金电镀几乎适用于一切可以电镀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与真空蒸镀和离子镀相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和几乎不受镀件大小限制、适宜大批生产等优点。最初的仿金电镀是电镀黄铜(铜-锌合金),但黄铜易氧化变色。后来采用三元合金(铜-锌-锡)以及添加其他如铟、镍、钻、铯、铬、钌等盐类的新型仿金电镀工艺。近年来,又在三元仿金电镀液中引入一些有机或无机添加剂,如天津大学化工系开发的三元低氰仿金镀液中引入第二…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Ni-S和Ni-Co-S合金镀层.通过测量电极的稳态极化曲线,研究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和析氢反应活化能,考察热处理和电解液中杂质离子等因素对沉积层析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Ni-S电极镀层中的硫质量分数为11.59%时,电极的析氢活性最高,镀层呈非晶态或弱晶态结构,电极的析氢反应活化能为22.344 kJ/mol.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英国的 Albrightgr wilson stu 开发的三价铬溶液 alecra 3,已在英国工业中应用。此溶液的组成和电镀条件见表1。三价格镀格液的组成和电镀条件」段掖I…镀液l}CrCIaH:0HCOOKNH'BrNH'ClKCIH:BOa润湿荆Cr  相似文献   

19.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抗氧剂、光亮剂、整平剂对Pb-Sn(10%)合金镀层形成的影响.评价了镀液温度、pH及电流密度对Pb-Sn(10%)合金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适用于氨基磺酸镀液体系电镀Pb-Sn(10%)合金的抗氧剂、光亮剂及最佳电镀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脱合金化和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多孔Ni以及多孔Ni-S合金电极.通过XRD、SEM表征电极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在1 mol/L的NaOH溶液中,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交流阻抗曲线(EIS)等测试电极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与多孔Ni相比,Ni-S合金具有更低的析氢过电位以及更高的电催化析氢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