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将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带二重积分滑膜面的滑模控制器来控制二阶交错并联Boost开关功率变换器.滑模面附加积分项使滑模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与原阶数相同,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设计仿真电路对该控制器在Boost变换器连续工作模式下进行PSIM仿真,得出该控制器与传统控制器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Boost的电压和电流纹波较小;输出电压对输入电压和输出负载有较强的鲁棒性;输出电压不随开关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不连续运行模式电流型Buck-Boost变换器中的分岔和混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不连续运行模式条件下,建立了分析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中的分岔行为和混沌过程的分段离散迭代映射方程,得到了以输入电压E为参数的分岔图和相图.数值结果表明,工作于不连续模式下的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会出现特有的一些非光滑分岔现象.例如,与光滑系统中典型的倍周期分岔不同的是,在周期1到周期2的倍周期分岔点附近,周期2轨道分枝不垂直于周期1轨道分枝,并且直接经周期6到达混沌态.  相似文献   

3.
普通的倍压Boost PFC变换器因具有输入电流连续、电磁干扰小等优点而作为半桥逆变器的前端得到广泛运用,但其拓扑的开关管和电感在工频周期内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针对普通倍压Boost PFC变换器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型倍压Boost PFC变换器,同时引入混合导通模式控制算法控制此新型变换器,有效地降低了输入电流的畸变率(THDi),使系统在全功率范围内均能得到一个较好的PFC效果.最后搭建1k W的改进型倍压Boost PFC试验样机,并在该平台上验证了混合导通模式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弥补以往对DC—DC变换器非线性特性的研究主要是在开环或比例积分(PI)控制下进行的不足,在分段光滑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凯莱—哈密尔顿定理,建立了比例-微分(PD)控制电压反馈型Boost变换器闭环控制系统的精确离散映射,推导了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讨论了PD控制器参数对变换器系统稳定性和分岔的影响,定性分析了系统的倍周期分岔和混沌现象产生的机理,指出控制器的比例增益对系统的稳定性起主导作用。最后,搭建了变换器实验电路,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深刻认识该类变换器的非线性特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连续电流型Buck-Boost变换器二参数分岔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分段光滑映射方程,得到了输入电压E和负载电阻R同时变化时,不连续运行模式下电流型Buck—Boost变换器的二参数分岔动力学行为图,得到了发生分岔时映射雅可比矩阵特征值的跃变特征——以不连续的方式跳出复平面上的单位圆.结果表明,映射总有某个或某些轨道点位于相平面中不同区域的边界上,即映射随着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的变化会发生边界碰撞分岔现象,如由周期态到周期态以及由周期态到混沌态的分岔.  相似文献   

6.
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普遍存在输入电流在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发生畸变的现象.现分析了PFC变换器输入电流在输入电压过零点附近产生畸变原因的基础上,针对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超前于输入电压,从而导功率因数不为1和输入电流过零畸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输入电压过零点,根据输入电流实测值对PFC变换器的给定电压信号初始相位进行实时调整的数字控制方法,从而达到改善变换器输入电流过零畸变和提高功率因素的目的.通过仿真分析验证,该控制方法有效,特别是在400Hz输入电压时该方法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输出电压反馈型Boost DC/DC变换器,构建并推导了不连续导通方式下(即DCM方式)变换器的离散映射模型。基于此数学模型,以倍周期分岔理论分析了变换器的分岔特性。并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块,通过仿真验证了离散模型的正确性,并且详细给出了变换器从稳定逐步到混沌的全过程。该文的研究具有基础性,为更加深入研究Boost变换器工作时的混沌现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种高效率的积分复位控制单相功率因数校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种高效率相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通过对传统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改进,提高了其效率。提出采用积分复位控制电路以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积分复位控制(IRC)高效率单相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具有常频控制,有利于滤波器的设计;控制电路简单,控制思路清晰,不需要乘法器;控制效果好,输入电流波形很好地跟踪输入电压波形;变换器的效率高等特征,仿真和试验结果很好地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推导了电流模式Buck-Boost变换器的迭代映射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以输入电压、参考电流和负载电阻为电路变化参数的分岔现象.利用Matlab仿真得到分岔图,从图中可以得知分岔变量可能影响到系统的状态,在设计中可以利用此规律选择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10.
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nection,PFC)变换器广泛存在于各种开关电源当中以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为进一步优化BoostPFC变换器的性能,在平均电流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占空比前馈控制环节;首先介绍了Boost PF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平均电流控制方式的控制原理,然后对电感与输出电容的计算作出分析,再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加入占空比前馈控制后的电路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占空比前馈控制后系统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且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