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这个词在中国流行已久。最著名的应该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意思很明白,咱们打仗归打仗,你 不能把我送信的人给干掉,所以,那年美 国人朝我们大使馆丢炸弹的时候,中国 人的情绪就特别激烈。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同一个已知条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题目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解法一从最后两层书的本数相同入手。根据题意,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这时每层书架上都是144÷2=72(本)书。所以,原来书架的上层应有72-8=64(本)书;下层应有72+8=80(本)书。解法二以两层书架上书的数量差为突破口。由题意可知,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这说明下层书架上的书比上层的书多8×2=16(本);  相似文献   

3.
代数学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而又古老的学科。现在,代数学的内容已渗透到数学的各个分支,成为不少学科的基础和有力的工具。因此,了解代数学在历史上的成就,展望它的发展趋势是有益的。一、代数学的历史概况“algebra”(代数)一词来源于九世纪(825年左右)乌兹别克人穆罕默德一阿勒·花刺子模的一本书“al-Jabrn-al Mugabalab”(整理和对比)。整理——把负项移到方程的另一端;对比——把方程两端相同的项消去;这是一本解方程的书。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的方程篇早就有方程组的解法了,这要比花刺子模的书早一千多年。  相似文献   

4.
<正> “所以”是一个古已有之现在仍在使用的词语。它的古今用法的异同,其发展转化过程十分复杂,而这一切,在《史记》这部书中,都有所反映,很值得研究。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的第三章第二节《“所以”把谓语结构和句子结构变为仂语结构》中对于“所以”的用法有较为详尽的论述,他写道:‘所以’有其比较抽象的意义,就是表示  相似文献   

5.
坎特伯雷教长约翰逊曾多次访问苏联和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并访问了解放后的中国。他对这些国家作了客观的观察,并就他的观察所得写成了几本书。他的“社会主义的六分之一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出版,受到读者热烈的欢迎,已出了二十二版。战后他又写了两本关于苏联的书,一本关于新中国的书(“中国的新创造时代”),最近又出版了这本关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书。这本“社会主义世界中的东欧”是英国所出版的第一本比较全面和客观报道欧洲人民民主国家情况的书。资本主义世界里曾广泛地散播着对这些国家的歪曲报道和诽谤,这些歪曲报道和诽谤在很大程度上妨碍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对  相似文献   

6.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上看望政协委员时,引用东汉政论家王充《论衡·书解篇》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语。这两句话在王充《论衡·书解篇》中较完整地表达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知道这个房屋漏雨的人就生活在这个房屋里;知道施政有所缺失的人,就生活在政策影响下的民间生活中;知道这时代(指东汉)只提倡读孔尊经,用天人感应、谶纬迷信解说儒家经说之误的,正在读着诸子百家的书。显然,温家宝总理仅仅引用此语中的两句,想要表达是“知政失者在草野”一意,再次凸显本…  相似文献   

7.
3(上接6期)“长大,就意味着一个又一个梦的破灭吧!”游小吉老气横秋地对我和蔚说。我们三人背着书包,东摇西荡地走在放学路上。“哎!”飞猪骑车追上我们,他停在我们面前,左脚支在地上。“我看见你们三个人晃晃悠悠、支离破碎地走啊走……”飞猪嬉笑着对我们说了一句,然后继续骑车赶路。我看见他身上的运动校服被风吹得鼓鼓的。蔚嘿嘿地笑,我不明白她在笑什么。“飞猪说他这几天在看两本书,一本叫《晃晃悠悠》,还有一本叫《支离破碎》。”蔚抿嘴告诉我们。“什么书啊?好看吗?”我对好看的书一贯有点好奇。“不知道,大概是小说吧。飞猪说写大…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郭锡良先生编的《古代汉剧》(北京出版社)上册文选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一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三个“美我”编者注为:“以我为美”;其“美”注为:“用作意动,认为……美”(见此书150页)。而且这一教材讲“词类活有”之意动用法时又特地以上述几句话为例以区别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说:“三个‘美我’都是意动用法,是‘以我为美(认为我美)’,而不是‘使我美’,(见此书273页)现行普通中学语文课本高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也选了《邹忌讽齐兰纳谏》,其中三个“美我”的注释也是“以我为美”。江夏先生编著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将三个“美我”译为“认为我漂亮”,意思是与以上两家一致的,总之,这三种教材都是把三个“美我”视为意动用法的。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是“德”(礼的实质)进入中国传统法律的初期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司法领域里。两汉时期的“引经决狱”具有中国传统的人性和为政治服务实有性的特点,所以能够在司法领域里顺利地进行;司法官是“引礼入法”的桥梁,两汉时期很注重司法官的经学素养;同时,两汉的“引经决狱”具有原则性的倾向,这为礼法完全融合的《唐律疏议》一书的编撰提供了前提。这一时期的引礼入法司法活动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维革先生所著《中国近代文化探幽》一书,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书中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并勾画出中国近代文化史的格局,提出了:中国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就要对民族文化系统进行全面调整的观点。因此,这是一部把时代精神融于学术研究之中,颇具启发作用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本书著者自署Putnam Weale的 Simpson先生,书的黄包皮上有寥寥几句介绍的话,说:“ Simpson先生去年在北京居留一年,所以他日记里的记载,把最近的战争写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等等”。这些话证明作介绍者虽曾看过这本书,但于Simpson先生之特色却一字未提。盖他是西人论列华事者之中著作最富趣味最浓的一个人;在东方过了大半生;他精通中国的语言文字;他在北京创办了一种中英合璧的新闻纸,自家担任总编辑;他如今还是中国总统府一位政治顾问。他的著作约有二十种之多。他第一部世界知名的著作,如今还有许多人读的,就是那Indiscrect Letters …  相似文献   

12.
胡维革先生所著《中国近代文化探幽》一书,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书中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并勾画出中国近代文化史的格局,提出了:中国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就要对民族文化系统进行全面调整的观点。因此,这是一部把时代精神融于学术研究之中,颇具启发作用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一)一元论(英文 Monism)一词,源出于希腊语 Móros,意思为“纯一”“唯一”。德国近代哲学家沃尔弗首先从哲学的意义上使用此语。在他看来,凡是用“唯一”(即一个本原或本质)原理来解释宇宙者均属一元论者。沃尔弗在他的《关于上帝、宇宙和灵魂的合理的思想》一书中,把哲学家分为独断论者和怀疑论者两类,而在独断论者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科学地,全面地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自然成为重大课题。“拨乱反正”和“历史性飞跃”恐怕是研究这一课题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但是,我国理论界某些著述对何为拨乱反正,何为历史性飞跃及其二者的关系,在释义上往往界定不清、词义模糊,或者把二者对立起来,或者视为等同。如“共创论”实际上否认了飞跃性,某些飞跃者又否定了继承者,有的干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几大拨乱反正等等。笔者认为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不笑你才怪     
配套书籍詹姆斯到书店买书,他对店员说:“我要买那本《如何在一夜间成为百万富翁》的书。”店员很快地从书架后面拿来两本书,并动手包扎起来。詹姆斯说:“先生,我只要一本。”店员:“我知道。但这另一本书是《刑事法典》,我们总是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出售。”小说迷我最近刚读过一本间谍小说,书中的英雄曾把一封信藏在华盛顿城里的一尊塑像内。由于我当时正在华盛顿,一时心血来潮,决定去看看塑像上究竟有没有作者描写过的那个小洞。使我十分惊讶的是,塑像上确实有个小洞,而且里面还有用赛璐玢包裹的一封信。我迟疑了一下,把信取出打开,一看哑…  相似文献   

16.
商务印书馆发行二十五年一月初版定价三角 这部书原是一本讲义,民十四年写定(自序)。而这本讲义又是文心雕龙比兴篇校释一文的扩大(七十二面)。所以体例和一般的修辞学书颇不同。自序里说,“宏纲之下,细目太张。例句号码,数逾三百。诂训校订,曼衍纷纭”。这是真话。书是三十二开本,一百十面,只论显比,自然够详的,也够繁的。书中主要部分以“句式”为纲,而黎先生称那些句式为“修辞法”(一面);这却暗示着指点方法的意思,与一般的修辞教科书又相同了。不过本书所取的是所谓“综合而博涉的讲法”,与教科书之整齐匀称不一样,并不像是给初学者指…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在60年代前后曾在学术界引起过强烈的争议,至今尚未澄清。反思这一方法不仅对于研究冯友兰的哲学史思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当前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中国化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客观地介绍“抽象继承法”是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难得的现实感——简评《巨龙》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观察思考,不逐流,不媚俗。今年2月,总部位于纽约的美国著名出版公司西蒙和舒斯特公司推出了《巨龙》一书。这是一本以中美关系为中心,全面论述中国问题的专著。该书阐述了与宣扬“中国威胁论”、力主遏制中国的“鹰派”相对立  相似文献   

19.
有个叫做罗布波克(Lubbock)的殖民主义者,写过几本关于鸦片走私船、运卖中国“苦力”的快船之类的书,例如其中一本“鸦片快船”“The Opium Clippers")对我国反鸦片运动,诋毁咒骂。无所不至,但此书也提供了一些事实,教后人知道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的残暴真面目.例如书中第151--152页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名义上是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实际上指挥鸦片走私和侵略军队、对抗和破坏以林则徐为首的中国人民反鸦片运动的那个义律(Charles Elliot),原来也是以追捕“奴隶”起家的。书中说,  相似文献   

20.
唐前叙事与中国文化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西方叙事学来解读中国叙事文本,从而创建具有充分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叙事学”,可以说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一直在进行着的讨论,但是,十年弹指一挥间,这种努力却收效甚微。在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反思其原因,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没有认识清楚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下的叙事学本原差异,基于对西方叙事学“满腔热情”的引述和赞扬,导致了西方叙事学在中国传统语境中不加区别的机械搬用;二是缺乏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叙事资源进行系统总结,这里既包括叙事实践资源也包括叙事理论资源,尤其是对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有着基因意义的早期“准叙事”资源进行总结,因此往往并不明白我们自己的家底所在。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们以为,既要认清中西差异,又要有充分的自知之明,踏踏实实地首先把基础的工作做好,才有可能建构起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叙事学”。本期组织的笔谈,即是一组相对完整的先秦至隋这一中国文化基因形成期的叙事总结,相信会对中国叙事学的建构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