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庞厚祥 《科技资讯》2008,(32):242-242
大学生犯罪是发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对预防大学生犯罪高度重视,预防大学生犯罪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共民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本文透视了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因素,以及犯罪形成的一般规律,对矫治大学生犯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犯罪呈上升的趋势,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了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谈预防高等院校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遏制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犯罪黑数大量而普遍存在。它是在司法机关、学校、犯罪大学生、受害人及知情人的“合力”下形成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黑数必须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预防大学生犯罪,必须严肃执法,正确处理大学生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5.
童进军 《科技信息》2008,(35):234-234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案件频繁发生,日益成为干扰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的严重问题。当前,开展大学生犯罪的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措施。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犯罪率上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着手,较系统地分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预防。  相似文献   

7.
黄春雷 《科技信息》2010,(16):I0051-I0051
大学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然而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文章从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入手,着重对大学生犯罪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违法犯罪的行为同样是不容回避的现象,预防大学生犯罪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违法犯罪形成原因及犯罪特点,提出了预防其犯罪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犯罪是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其既具有一般犯罪的共性,也具有明显的身份特征。当前大学生犯罪现象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深入研究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积极寻找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途径和措施,是促进大学生顺利成才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多,因此,研究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对于高校平安校园的构建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新时期大学生犯罪现状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提出建设平安校园背景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相关对策,以便对预防大学生犯罪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杀人案件频发,刑事犯罪高发率居高不下,令人触目惊心,其表现出犯罪手段残忍、犯罪类型多样、犯罪后果严重、反侦察能力较高、财杀情杀居多等特点。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扩招造成大学生自身素质下降、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高校教育管理缺陷、教育腐败等问题也是导致事件频繁发生的诱因。如何预防、减少大学生杀人犯罪是当前需要深思的问题。高校教育内容的改革、高校管理水平的加强、加大教育腐败惩罚力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等是控制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12.
徐雪英 《科技信息》2008,(5):160-160
大学生犯罪近年来逐渐呈上升趋势,并表现恶性事件增加,利用网络犯罪等新特点,本文对大学生犯罪特点和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对预防校园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而且犯罪形式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秀梅 《科技资讯》2012,(28):226-226
大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充分暴露出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措施及途径,减少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犯罪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大学生犯罪心理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应该从犯罪心理的表现、诱因、自我调适和预防措施等入手,以遏制大学犯罪。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盗窃罪犯罪逐年增多,并成为教育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大学生盗窃犯罪法理出发,立足于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大学生犯罪的预防与处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值得重视的是其中女大学生犯罪占有相当比例。有数据表明2002年有关机关受理的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中,女大学生涉案的占25%左右,呈上升趋势。同时与违法犯罪相关的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女大学生越轨行为更是屡屡发生。女大学生行为偏失(违法犯罪、越轨等)越来越引发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杨烨 《科技信息》2009,(34):349-350
大学生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正是基于对此热点问题的关切,本文力图通过对大学生犯罪现状及暂缓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的分析,进而对大学生犯罪适用暂缓起诉的合理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大学是我国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近年来,在校的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校园犯罪正威胁着中国教育的“象牙塔”,必须引起高度关切.本文试图从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入手,探讨预防高校大学生犯罪发生的途径与对策,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犯罪率上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费琦 《科技信息》2013,(22):79-79
从近几年的大学生调查可看出,近几年的大学生刑事犯罪的案件较之前几年数量在逐年上升,情节也在逐渐加重。大学生犯罪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会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大学生犯罪是相当有必要的,只有对大学生犯罪的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才能够真正的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