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钨合金变形微观力学行为的计算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钨合金的组织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法对钨合金闰伸变形时组织结构中的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钨合金拉伸变形时拉伸方向最大正应力和最大Mises应力区域在钨颗粒相中,同时钨颗业还将受到垂直于拉伸方向的压应力;最大剪切应力分布在粘结相中,随拉伸变形增加,粘结相最先进人塑性状态,由于粘结相的塑性变形、钨合金中应力不断重组,应力逐渐在钨颗粒中集中。  相似文献   

2.
细化钨合金力学性能研究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晶粒度分别为1~3μm,10~15μm,30~40μm的细化钨合金材料,采用单轴拉伸实验研究了3种材料在准静态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获得了3种材料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静力学基本参数. 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建立了能够反映钨合金材料微观结构特征的计算模型,模拟了不同体积分数、不同颗粒形状、不同晶粒度钨合金材料在静态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给出了钨合金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钨合金力学性能与钨合金各微观参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半固态反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材料在半固态下具有特殊性质,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材料在半固态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场、应变场和温度场的分布规律,预测金属在成形过程中的充型行为、可能产生的缺陷和最佳工艺参数等信息,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对半固态2017铝合金的反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变形温度、凸模速度、凸模压下量、挤压比和摩擦因子等工艺参数对变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和温升的影响,并优化了变形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静液挤压过程中的润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静液挤压过程中的润滑状态及流体动力润滑形成的速度条件。由塑性加工润滑理论提出了静液挤压过程中的3种润滑状态,通过Reynolds方程推导了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临界速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在微观力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对90W合金宏观力学性能及其与微观结构因素(粘结相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钨合金性能与粘结相力学参数密切相关,随着粘结相弹性模量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但延伸率当粘结相屈服强度≤800MPa时,合金抗位强度随粘结相屈服强度增加而增大,在粘结相屈服率为800MPa时达到最大值,随粘结相抗拉强度增加,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呈近似线性规律增加,  相似文献   

6.
利用上限元法(UBET)模拟了圆柱直齿轮径向挤压过程的变形力规律。经验证,所用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机程序是正确、可行的。模拟结果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MTS810材料疲劳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粒径91钨合金材料的准静态单轴拉伸实验研究,获得了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静态力学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够反映钨合金材料宏微观特征的计算模型,数值计算了不同颗粒形状、不同钨含量合金材料在准静态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其整体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钨合金屈服强度与钨合金微观参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钨合金材料的内部应力和应变场。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随着钨含量的增加,钨合金的屈服强度增加,但其延伸率均降低;随着长径比的增加,钨合金的屈服强度有所增加,且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屈服强度的增加变得缓慢。为进一步钨合金材料性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对样品初始温度为900℃的Ti6Al4V钛合金等通道转直角挤压在0~5 mm/s的下压速度范围内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挤压速度下,试样通过转角后的温度降低速率减小;挤压速度越大,挤压过程所需的荷载越低,应变累积越小,等效应力越低,应力集中现象越少,挤压过程中试样的温降越小;本研究条件下,挤压速度值选定为5 mm/s。  相似文献   

9.
在微观力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对90W合金宏观力学性能及其与微观结构因素(粘结相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钨合金性能与粘结相力学参数密切相关.随着粘结相弹性模量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但延伸率降低.当粘结相屈服强度800MPa时,合金抗拉强度随粘结相屈服强度增加而增大,在粘结相屈服度为800MPa时达到最大值.随粘结相抗拉强度增加,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呈近似线性规律增加.合金延伸率对粘结相应变硬化模量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CONFORM连续挤压过程,设计了一套模拟实验装置,并通过Morie云纹法进行了实验模拟,同时,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CONFORM连续挤压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阐明了CON-FORM连续挤压过程中金属的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刚塑性有限单元法对静液挤压圆棒时的主要工艺参数——变形量、模角和摩擦系数对变形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材料的加工硬化,经计算与实验比较表明了两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薄壁铝型材挤压成形的一种有效模拟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和有限体积法基本原理,建立了金属塑性成形的弹塑性UL有限元列式以及塑性流动中的有限体积控制方程.提出了有限元模拟系统到有限体积模拟系统的数据传递和信息继承方法。建立了铝型材挤压成形有限元/有限体积法复合模拟系统,对铝型材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预示金属在成形中的塑性变形行为,从而为模具设计及工艺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铝型材挤压有限元和有限体积对比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有限元法(FEM)和有限体积法(FVM)模拟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针对铝合金门窗型材制品截面形状十分复杂、壁薄而成形坯料厚的具体特点,分别采用FEM和FVM对其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FEM计算效率高,但在模拟终成形阶段时,由于频繁的网格再划分,造成模拟结果严重失真;FVM避免了网格再划分问题,模拟精度高,但计算时间长.提出了采用FEM模拟铝型材挤压预成形,FVM模拟终成形的复合模拟方法,解决了料厚而壁薄这类铝型材挤压成形的数值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立式薄带双辊铸轧工艺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法求解镁合金薄带双辊铸轧过程的三维宏观传输方程,并应用ANSYS软件的智能网格划分技术,实现了对铸轧过程中熔池内部温度场、速度场及凝固过程的耦合模拟.分析了铸轧速度及浇注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熔池内流场、温度场和凝固终了点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浇注温度和铸轧速度的增加,熔池出口处的温度升高,凝固终了点向熔池出口处移动.通过对模拟结果的讨论,给出了适合镁合金薄带铸轧过程的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640~660℃,铸轧速度为20~30 m/min.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铝合金导流模和分流模挤压分析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FVM)分别对导流模和分流模模具在铝合金挤压过程中坯料的应力分布和速度场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发现坯料应力的分布与工作带高度的设定,出材的流动是否均衡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工作带的调节对改善金属的流动有一定的作用。针对型材出口处的金属流动均匀性,提出了一种判定是否能获得稳定合格型材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刚粘塑性有限元理论,在双金属相互接触的两种材料之间引入摩擦单元,对双金属挤压的非稳态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变形体内的应力、应变分布,从而揭示了双金属在挤压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汽车联轴节壳体挤压成形过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汽车联轴节壳体温挤压成形过程,采用三维刚-粘塑性有限元法进行了热力耦合数值模拟以揭示金属的塑性变形行为,从而为模具设计及工艺制订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有限元模拟,给出了汽车联轴节壳体三维温挤压成形过程的金属塑性流动模式和详尽的应力、应变及温度分布,并分析了成形物理场分布与变形的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三维塑性变形的有限元技术处理方法(如:模具的几何描述及变形体的离散化、三维动态边界接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液体静压支承转台的动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工程中的液体静压支承系统,将油膜力简化为弹簧支承,建立了工作转台的有限元模型,对工作转台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单个油腔供油量相同和总供油量不变两种状况下,油腔数目对液体静压支承工作转台振动频率的影响。保持各个油腔供油量相同,在一定的供油范围内,不同油腔数目的液体静压支承工作转台的振动频率随着油腔数目和单个油腔供油量的增大而增大,且这种增大是非线性的。保持总供油量不变,且油腔数目较多(大于6)时,可以不考虑油腔数目对工作转台低阶振动频率的影响。这对进一步研究液体静压支承系统整体的动力学特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侧向挤压过程的耦合无网格-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刚塑性耦合无网格-有限元法,对平面侧向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修正的罚函数法约束体积不可压缩条件,避免体积闭锁现象.采用边界奇异核方法,直接、准确地施加本质边界条件.针对侧向挤压工艺的特点,将无网格节点布置在变形剧烈的区域,充分发挥其处理大变形问题的能力;在变形较小的区域采用有限元单元,利用其较高的计算效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对于侧向挤压这类局部成形问题的求解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