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青霉素菌丝球内氧浓度分布与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判别临界氧浓度的基础上,建立了青霉素菌丝球内氧浓度分布模型,指出了可能存在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分布形式,进行了有效因子η的计算以及球状菌生长模型的仿真与研究,与文献中的分析方法相比,本文法具有精度较高,适用范围较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NaCl对细水雾雾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LDV/APV实验系统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所形成细水雾的雾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不同类型细水雾在某一射流截面上的粒径分布和三维速度分布。研究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在靠近射流轴线区域细水雾粒径有明显增加,而速度则显著下降。溶液浓度对细水雾动能分布的均匀性有影响。适当的添加剂配比浓度能够提高细水雾动能分布的均匀性。研究结果对评估添加剂和细水雾雾特性的影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形状钢件表面渗碳扩散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渗碳过程扩散方程,结合必要的边界条件及初值条件,对不同形体的钢制零件在不同渗碳工艺参数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碳的浓度分布曲线;比较各种工艺参数对碳浓度分布的影响,其中渗碳温度对碳浓度分布影响较大,不同外形钢件在相同渗碳工艺下碳浓度分布曲线有一定差别。由碳浓度分布曲线调整渗碳工艺参数,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渗碳工艺,为工艺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条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条山植物区系有种子植物479属,划归5组15种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52属,热带分布102属,温带分布295属,古地中海和泛地中海分布17属,中国特有分布13属,并对155中分布类型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对管流与环缝入流的管内合流特性完成等温速度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应一致的实验条件,实测了时均浓度分布,紊流正应力和紊流切应力分布,结果证明:浓度分布有与速度分布相一致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但合流后截面上浓度均匀化比速度均匀化慢,合流动量相交产生附加雷诺应力,并决定合流后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均匀化进程,为建立系统的化学反应流动规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对管流与环缝入流的管内合流特性完成等温速度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应一致的实验条件,实测了时均浓度分布,紊流正应力和紊流切应力分布.结果证明:浓度分布有与速度分布相一致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但合流后截面上浓度均匀化比速度均匀化慢;合流动量相交产生附加雷诺应力,并决定合流后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均匀化进程.为建立系统的化学反应流动规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B,P,As离子注入单晶硅中的浓度分布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快速热退火对3种注入离子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3种离子在快速热退火后浓度分布的修正模型,由修正后的模型得到的多次离子注入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侏罗纪红层中九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与研究,认为其微量元素浓度的概率分布类型服从正态律,砷、硼、铬、镍、锰为对数正态分布;铜、铅、锌、钴为正态分布。根据实测的元素浓度概率分布类型,本文估算了上述九种微量元素的背景值,异常下限值和丰度值。对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本区侏罗纪沉积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属不规则类型,其砂岩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地壳中砂岩的丰度值;粘土岩中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地壳中粘土岩的丰度值。  相似文献   

9.
在与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比对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描述了中庭空间的流场分布和中庭内环境空气中的粒子浓度分布。结果表明,气溶胶粒子浓度的空间分布将受到中庭内部顺时针局部气流涡旋的影响;粒径和背景风速亦影响粒子浓度的分布,并低于背景浓度值.因此,中庭建筑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开放式空间内的粒子浓度.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CO2和SO2膜吸收过程中的传质机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正交配置法求解模型,模拟了不同类型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在膜器内的浓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反应动力学的不同是造成浓差极化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弄清膜吸收过程传质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5~2009年广西14个设区市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了主要污染物浓度以及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系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探讨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水平,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二氧化氮的污染程度虽然比较小,但是其浓度却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2.
高平市市区大气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平市市区近一年来大气监测数据的汇总,分别从季节性变化和污染水平两个方面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TSP、SO2和NOx作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高平市市区全年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TSP,且污染比较严重,冬季采暖期SO2的污染加重,应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大气中NOx含量未超过相关标准,污染较轻。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大气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预测程序,并在研究分析某市历年长期风向频率、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及不同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等气象资料和调查污染源的基础上,运用该程序对某公司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TSP、SO2、NOx的长期平均浓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本程序能够很好的对大气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浓度进行预测,而且预测结果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7年到2000年兰州市大气中TSP,SO2和NO的监测浓度,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特征.兰州市主体处于黄河河谷盆地,由于静风和逆温频率高,大气的稳定度较高,是大气污染的基础原因.根据污染物的年排放量,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了各种治理方案的环境效应,并根据天然气利用规划,用"箱"模式对兰州市的大气质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对连云港市3个定位监测点近10年来的大气SO2、NOx和TSP序列数据进行了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大气SO2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TSP则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NOx总体变化不大,但NOx在住宅商业功能区表现为轻微的上升趋势,而在工业功能区则有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季节性Mann-Kendall法检验表明,除工业功能区的NOx外,SO2和NOx在夏季的增长趋势要较其他季节更为显著,而TSP在一年四季中都表现为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分析表明,除NOx外,大气污染物序列均出现了突变现象,且突变主要发生在2000上半年到2002上半年之间。研究结果对于认识连云港市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过程和科学制定环保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曾粤  李强  向健  徐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4):5828-5836
为明确车辆排放污染物浓度在山地城市道路平坡路段的分布特性,以重庆市内8条典型平坡道路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路侧不同横向距离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分析了PM2.5、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平坡路段路侧不同横向距离的连续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时段、不同环境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M2.5和VOCs浓度随着路侧横向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分别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高峰时段的污染物浓度高于平峰时段的污染物浓度;整体来说,路段的PM2.5浓度大于VOCs浓度,且PM2.5浓度分布比VOC_S浓度分布较分散;PM2.5对于环境的敏感度较强,VOCs对于环境的敏感度较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勇  沈彤 《河南科学》1996,14(2):188-193
以河南省8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监测结果,分析了各城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应用灰色聚类的方法,对8个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城市SO2处于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之内;NOx大多不超过一级标准;TSP是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南阳、开封、平顶山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呼和浩特大气污染防治效果,选取呼和浩特市2017—2022年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气象要素数据,对污染物浓度的年、月变化、浓度比值、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对2020年3月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17—2022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呈上升趋势。各污染物浓度年变化特征明显,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除O3均呈“U”形分布。PM2.5、PM10污染是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主要研究对象,PM2.5/PM10的值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5月份为全年最低值。PM2.5和PM10高度相关性,而NO2和SO2与PM2.5、PM10均呈现正相关性。受气象要素影响,PM2.5和PM10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为夏低冬高,7、8月降雨量大,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降水可带走、稀释更多的污染物。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得4条气团...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021-91)推荐的数学模型对东江源区大气污染物SO2、TSP允许排放总量进行估算,根据估算结果进行了大气环境分析,并扼要阐述了维护区域良好生态环境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1999年至2004年伊宁市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伊宁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评价大气质量.结果表明采暖期SO2、NO2日平均浓度显著(P0.05)高于非采暖期各自日平均浓度,1月、2月、5月、9月、10月、12月的TSP日平均浓度高于或显著(P0.05)高于其它各月日平均浓度,采暖期降尘月平均浓度低于非采暖期月平均浓度;采暖期SO2日平均浓度分别与NO2日平均浓度和TSP日平均浓度之间正相关,非采暖期TSP日平均浓度与NO2日平均浓度正弱相关.根据大气质量指数,采暖期大气质量处于轻度污染,非采暖期日均大气质量处于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