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资源短缺缺口较大,传统电网无法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与人们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智能电网应运而生.遵循全面性、对比性以及可行性原则,将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相结合,采用对比分析和成本效益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系统梳理与评价,有利于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打造“坚强”的智能电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天的电价会像股票的K线一样随时变动,用电量少的时候就下降,反之就提高;夜晚的某个时刻,家里的电动汽车开始充电,洗衣机自动工作,因为这些电器的芯片能感应到,此时的电价是一天中最低的;人们再也不必担心停电;生活和工业所用电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3.
郑豪彬 《科技资讯》2012,(25):121-122
"基建为生产服务,生产为营销服务"是供电企业特有的运营模式,电网建设中的遗留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对生产运行部门也将带来巨大的工作负担。如何消除基建遗留问题已成为电网建设管理亟待解决的工作,本文通过对现状研究和实例分析,运用精益化管理思路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以下管理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袁丽 《科技资讯》2014,(34):10-10
电力企业是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在当前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的大环境下,电力需求、电力生产、电力营销等都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消费者的需求和要求进一步加大提高,作为与用户紧密联系的电力需求侧,应加快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王燕萍 《科技信息》2012,(7):384-384
随着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电网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智能电网正备受关注。加上人们对可靠和可持续电源需求的增长及低碳节能意识的提高,我们需要在电网中运用新的技术和工具,使之工作得更高效、可靠,以适应更多的挑战。本课题主要对比了传统电网与智能电网,探讨智能电网带来的机遏和挑战,同时给出基于动态电价模型的电价研究结果,此模型可用于家庭和企业日常消费中,以实现智能化的电网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电网环境逐渐步入智能化时代,这对我国电网发展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进步。智能化电网对运行调度管理的要求更为精确和严格,然而我国当前缺乏这种管理环境和技术设备。鉴于此,本文将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电网运行调度管理一作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杨志勇 《科技资讯》2013,(24):123-123
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大趋势,它对电网调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调度管理的智能化、精益化可以有效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电网调度工作中不断的加强上下级之间的协调、业务流程之间的协调优化以及电力行业与政府、社会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协调优化,在协调优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采取新的理论与科学技术,真正的实现一个电网灾变防治的预防、决策连锁体系,进一步实现智能电网.  相似文献   

8.
 在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被忽视已久的人体能量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为更高效地管理和利用由人体产生的、分散的、小功率的电能,本文提出一种新概念型人力智能电网系统,旨在将不同地区、不同个体运动产生的电能聚集起来,以期为此网络区域内的用户提供不依赖于现有能源体系的、独特的、灵活的电力供应。文中构建了借助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控制,将虽然分散但总量巨大的人力电力资源以最优方式加以配置和利用的基本途径,评估了其可行性,阐述了新型电网的应用特点,总结出其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通过这种智能电网的建立,可望促成一系列新的能源利用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需求侧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DSM)是未来智能电网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DSM算法帮助消费者成为电力系统更积极的贡献者,通过可移动的负载来达到系统调度的目的。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接着概括了智能电网下DSM的新变化,最后通过将DSM分为4个重要部分来探讨了智能电网下它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一直致力于在可再生能源时代领军世界,而智能电网是未来低碳电力系统的重要一环,其中企业、政府的支持与管制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尤为重要。德国E-Energy(信息化能源)试点项目,旨在通过一个开放式的区域电力市场,将发电商、用电可调节的消费者、能源服务供应商、电网运营商集成为一体,借助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发电直至消费的全部流程集成在一个平台,及时地交换信息进而优化整个系统。而需求侧作为缓解电力供需平衡的一种重要资源,在电力用户主动参与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综述德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实践及经验,分析其对中国电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对电力发展的需求标准也越来越高端化,而智能电网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电力资源需求,使电力能源与信息需求能够实现平衡发展,对电力事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智能电网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规划以及具体实施机制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蓓 《科技信息》2013,(7):410-410,422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级电网尤其是特高压网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调度系统为实现大范围的资源调度,面向的调度对象是更大范围的复杂系统,调度点大量增加,网络间的联系与相关性更加紧密,对电网大规模、全过程的监视、控制、分析、计算将向动态、在线的方向发展。在这种需求下构建坚强的电网必须有坚强的电力通信网作保证,电力通信网建设与发展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高度重视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生存性问题,确保电力通信为电网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3.
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更是智能电网中一项重要的技术。设计出了一种具有8通道模拟量输入及开关量输入/输出、日历等功能的通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的控制器的核心器件为TI公司的MSP430F149,指出该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黄立新 《广东科技》2012,(21):75-76
1项目概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用电量的大幅增长,电力客户也相应成倍增长,优质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原有分属在各个专业的负荷管理、配变监测、低压集抄等系统由于数据分散、信息沉重冗杂、工作标准相互交叉、各系统功能单一,已不能满足供电企业现代化集约化管理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浦江电网开发实施智能公用配变监测系统,开展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公用配变台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智能电网环境中敏感图像数据面临的被窃取、被滥用等安全威胁,及现有密文图像检索方案难以兼具高检索速度与高检索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环境的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敏感图像可检索属性基加密方案。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深度图像特征,并分别提取包括词袋特征、颜色空间特征及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在内的3种传统图像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4种特征进行融合与降维,以增强特征向量的表示信息;基于ρ稳定局部敏感哈希函数和改进后的安全近邻算法对敏感图像集和查询图像分别构建安全索引和搜索陷门,通过对安全索引与搜索陷门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到密文图像检索结果;将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机制与可搜索加密进行结合,只有符合访问策略的用户才能得到明文图像检索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表明,在真实的电力数据集中,所提方案的密钥生成时间、索引生成时间及检索时间均为毫秒级,检索精度为88.6%。3种对比方案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检索效率与检索精度中的平衡性最好,深度特征的融合能够将3种对比方案的检索精度提高5.7%~11.4%。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可抵抗已知密文攻击、已知背景攻击和抗串谋攻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和插电式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大量随机的电动汽车充电活动将导致极大的电网峰荷和峰均比,给智能电网的稳定性和发电利用率带来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用户多样的充电需求也为充电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动态优先级调度的实时充电管理方法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引入了智能电网中接入网的网络结构,进而提出一种可实现实时管理的智能电表子表,并基于队列理论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划分为3个步骤,基于以上划分提出每个步骤的实时管理方案.进一步地,采用松弛时间来反映不同紧急程度的充电请求,并基于此设计了动态优先级的充电调度方法.仿真结表明所提充电管理方案有利于降低电网峰荷、提高发电利用率,并有效改善了电动汽车在中、低市场占有率下的充电准点率.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和部署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智能电网高级量测体系(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中智能电表与配电自动化系统、分布式电源监控系统等通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多端互联通信的智能电网AMI新型密钥管理方案.首先基于电力系统IEC 61850标准建立了智能电表量测信息交互模型,然后根据AMI在电力系统中的密钥实际管理需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AMI环境下的密钥管理架构,并采用数据-密钥双向动态更新策略,降低了网络密钥分发耗损与泄漏风险.通过算法安全性和性能测试可知,该新型密钥管理方法符合电力系统数据量测的安全需要,能够有效保障智能电网AMI中多端互联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