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P-Ⅲ分布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参数、设计值及概率不偏性和有效性为评价标准,着重对现行3种主要的P-Ⅲ型分布参数估计方法:概率权重矩法(PWM),绝对值准则适线法及本文提出的可以考虑历史洪水的权函数法,进行了统计试验综合比较研究.比较时对历史洪水的抽样不仅考虑了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个数模型,而且还使用了门限模型.大量计算结果表明:PWM法及绝对值准则适线法是P-Ⅲ型分布参数估计较优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武江流域犁市(二)站的洪水历年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证Gumbel-Logistic的计算该流域洪水频率的可行性。并讨论了不同的洪水特征量组合下的洪水重现期,揭示了武江流域洪水的重现期。其中,2006年洪峰流量为8800m3/s的洪水,其重现期为131年。并与与P-III型分布模型计算出的599年的重现期相比较,两种方法得出武江流域犁市(二)站2006年洪水重现期的差值达468年。导致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Gumbel-Logistic模型为二元变量模型,比单变量输入的P-III分布模型能更全面的反映洪水重现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大量实测洪水数据对乌鲁木齐河洪水的成因、类型、特征及其时空分布变化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乌鲁木齐河的历史洪水及重现期,对不同断面的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有关建议,其成果可用于防洪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泾河历史上洪水频发,水文计算中特大洪水重现期的分析确定会对各个频率下的洪水计算成果影响很大,通过收集整理甘肃省泾河干流历史特大洪水的统计成果并结合各水文站的实测较大洪水进行分析,确定出各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并对其他较大洪水如何处理提出建议,为今后泾河干流各水文站洪水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分析了洪水观测误差对洪水频率分析结果的影响。分析中主要使用P—Ⅲ型曲线,但对对数P—Ⅲ型曲线也作了部份计算。估计方法主要使用矩法,但也用适线法做了少数方案的计算。百年及千年洪水的估计值的不偏性与有效性作为评比估计优劣的标准。Monte Carnlo计算表明,在不存在历史洪水的,当测验精度符合规范要求时,误差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在存在一个历史洪水时,考虑历史洪水可以改善估计的性质,假如历史洪水的误差参数小于0.3。  相似文献   

6.
加入古洪水资料后的设计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长江,黄河,海河及淮河的部分河段上古洪水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按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洪水计算的方法,将有古洪水资料的洪水计算成果与无古洪水资料的设计洪水成果相比较,从参数区域协调平衡、相同控制面积下设计洪水成果等的合理性检查方面论述加入古洪水资料后其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伽马函数数值积分确定皮尔逊-Ⅲ型曲线的相关参数,关键在于横向坐标方向上积分的计算,核心在于合理选择步长以保证计算精度.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数值积分的计算精度,利用绝对误差公式确定基本步长函数,推导了较为完善的变步长积分函数,采用该函数能够快速计算出水文序列在皮尔逊-Ⅲ型分布下所对应的频率值.该方法和群居蜘蛛优化适线法相结合,依据横向离差平方和最小的适线准则,用于估计一般洪水和特大洪水序列的水文频率曲线参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皮尔逊-Ⅲ型理论频率曲线与传统的矩法和权函数法相比对经验点据拟合效果较好,精度较高,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访问、调查和历史文献的考证等方式对陇西县菜子河阳坡河段历史上发生的大洪水的水位、流量、重现期和发生情况进行考察。所得成果,可作为陇西县菜子河设计洪水的补充资料或延长实测系列的重要依据。此外调查资料有助于研究洪水的地区分布规律,印证无资料地区洪水的地理综合成果,以弥补定位观测的不足及考证小面积流域暴雨的重现期。  相似文献   

9.
无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小流域降雨资料不足甚至无降雨资料的情况,研究了在不同雨型(主雨位偏前、偏中和偏后)下,使用2种暴雨频率计算方法(地区综合法和L-矩法),计算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和设计洪水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L-矩法的计算结果不确定性小,更稳定,而地区综合法偏保守;不同雨型下的设计洪峰和洪水历时变化较小,但峰现时间相差较大,会极大地影响调洪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眉山市洪雅县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IFMS软件构建青衣江洪雅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研究不同重现期下的洪水对洪雅县城区的淹没影响.采用青衣江洪雅水文站的设计洪水成果及2020年青衣江8月16日到8月18日实测洪水过程率定模型参数,并结合现状堤防情况验证模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洪雅县城区段在遭遇20年一遇重现期以下洪水时,具有较好的防御能力;在遭遇20年一遇重现期以上洪水时,城区将遭受不同程度淹没影响,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较大.为了进一步减少灾害损失,同时提高区域整体的防洪减灾能力,因此需要在采取工程措施保障的基础上兼顾进行非工程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洪水预报误差置信限与误差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时洪水预报调度中,洪水预报误差的统计特性和误差置信限对调度风险的确定影响较大,为此,以三花间伊河卢氏流域为例研究了洪水预报误差的统计特性和误差置信限问题,结果表明,洪水预报误差通常具有有偏概率分布的特点,用现行水情预报精度标准及误差置信限评定方法对其进行评定时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但误差置信限评定方法比现行水情预报精度标准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聚类误差平方和准则,指出了误差平方和准则的不足,提出了误差绝对值和准则、最大误差准则以及误差p次方和准则.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漳泽水库实时调度风险分析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主汛期多目标风险模型,研究了水库防洪调度安全对预报作业精度的要求,给出了在各起调水位下,预报误差和调度滞时共同作用下的设计允许极限误差和调度滞时关系线方程。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洪水的实时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改进的自回归模型AR(p)基础上,运用最小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阶数p,建立玛纳斯河流域的洪水预报模型。根据新建立的模型,在充分考虑了融雪径流型河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参数的动态修正,选择出了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最佳参数。该模型率定期和检验期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9,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均在1%以下,最小为0.34%,洪峰合格率为95.0%,超过国家水情预报规范中的甲级标准(合格率≥85%)。  相似文献   

15.
提高水库汛限水位的防洪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水库的水资源利用率,探讨水库提高汛限水位的可能性,根据东武仕水库1951—2000年入库洪水的统计特征,采用一阶自回归模型对入库洪水进行了模拟,并考虑了泄洪能力的不确定性及不同典型洪水过程和历史特大洪水等因素对东武仕水库汛限水位进行调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武仕水库的汛限水位在目前102 m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高,但最多不要超过104 m,而此时库水位超过其设计洪水位106.68 m的风险不超过1.9600/;超过校核洪水位110.70 m的风险为0.0300/,并可增加蓄水约2×107m3,占设计兴利库容的13.800/,增加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16.
三种计算层次分析法中权值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0):5204-5207
分析了几种计算权值的常见的方法,在分析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分别以"残差平方之和最小"、"残差绝对值之和最小"和"最大残差绝对值最小"准则的建立了计算权值的三种新方法。通过实例给出了计算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项预测存在一定随机性、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基于误差平方和最小准则,结合 GIOWA算子提出 4 种特殊参数的变权系数组合模型,以 2000—2020 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为样本,对安徽省未来 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预测。 首先分别应用 3 种单项预测模型对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拟合预测,然后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准则,结合 GIOWA 算子构建变权系数组合模型,同时对 GIOWA 算子取 4 种特殊参数得到相应的组合预测模型,最后应用所构建模型对安徽省未来 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变系数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单项预测模型;安徽省未来 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会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张峰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方法对张峰水库设计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对计算成果的分析比较。较为合理地确定了张峰水库的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19.
目前水文界承认不同时段长度雨洪参数协调,是一条提高分析成果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的频率分析中,目前尚无统一的参数协调准则.本文通过统计试验途径,对几种可行的协调方案作了比较.建议选用简便易行,适于规范化的“交点控制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高点综合法”.它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可以在协调过程中,考虑当地的雨量-历时-频率关系,综合多种历时雨量的资料系列进行适线,扩大了频率分析所依据的信息量,提高成果的精度,统计试验成果也表明这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链路预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下行链路的迫零预编码方法在块对角化的基础上追求最大化系统和容量,而并未考虑接收信号的均方误差,从接收信号具有最小均方误差的角度设计了多用户MIMO系统的下行链路预编码的方案,称为块对角化最小均方误差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相较于迫零算法具有较小的接收信号均方误差及较好的误码率性能,并且保持了迫零算法绝大部分的系统和容量,它在系统误码率与和容量方面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