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中国与西方的造园艺术和造园风格基础上,归纳出东西方园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的过度中,分析、比较中西方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为当今的园林造景艺术的发展和为人类创造更和谐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常刚 《科技信息》2011,(15):328-329
园林意境是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是物我的交融,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中国园林在追求意境的表达上,更强调情、景、文化的融合,因此诗情画意已成为园林意境的代名词。本文分析了园林意境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和创造手法,简单剖析了园林意境在题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世界园林的发展史上,出现了两个分支,一支是西方的规则式园林,另外一支是东方的自然式园林。西方园林讲究对称,以巨大的尺度创造出真实而有限的空间,东方园林则以"一峰山则太华千寻,一勺水则江湖万里"的意境创造了无限的空间感。西方园林重在写实,东方园林重在写意。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它综合了山水画、书法、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在发展中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休闲要求和对自然审美的渴望,值得深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海南大学校园园林树木的种类、生态适应性、园林用途及其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制定了校园的园林树种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6.
宋代园林在中国造园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宋代园林的铺装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查阅相关书籍和宋画,对宋代园林铺装的材料、形式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宋、今园林地面铺装的路基、施工方法和排水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今后更好地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园林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高等学校园林专业中园林史课程开设的意义,分析了园林史教学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组织编写权威的中外园林史通用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园林业的产生、园林需求、园林供给、规划等各个方面与经济的关系着手,探讨了园林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阐明了园林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崛起,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园林与风水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园林规划布局、园林植物种植配置、园林借对点补组景手法、水口园林等,都是从风水理论中借鉴和变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0.
云南寺观园林的保护与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强  查昕 《工程与建设》2006,20(1):19-20,23
寺观园林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园林遗产的一个庞大的分支。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寺观园林亦越来越引人注目。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云南,其寺观园林自然成为旅游胜地。文章通过云南寺观园林发展的现状,分析其中的利弊,旨在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云南的风景名胜及文化古迹,促进云南宗教园林环境的旅游开发,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曹雪芹对庭园小说创作的一大贡献是在《红楼梦》中引进中国园林艺术,从而使作品充满园林的审美艺趣和文化意识。小说具有园林空间的流动性、多变性与灵活性特点,表现了园林艺术的空间思维和建筑的结构美。小说的时间结构具有园林的时间移步换景的运动性和流逝性,表现出园林的自然时间观和自然悲剧性。大观园是一座清代的私家园林,象征了封闭自足的世外桃园,各个景物与人物性格、命运相联系。小说的园林文化意识是农业文化追求形色声香的美意识和柔性文化意识,它所表现的中和意识的冲淡性,消解、弥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园林业的产生、园林需求、园林供给、规划等各个方面与经济的关系着手,探讨了园林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阐明了园林随看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崛起,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国的园林建筑,阐述了园林建筑与园林、园林建筑与园林环境以及园林建筑与"诗"和"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该报告总结了我国园林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学科发展热点,重点分析了福建省园林学学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园林学学科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提出建设以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园林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保护传统文化,发扬古典园林优势与特色,合理调配资源,加快高素质园林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树立"海西旅游"品牌、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打造"清新福建"品牌以及加强学科间的交融与碰撞,营造"学术园林"氛围的学科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观赏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题材。植物不仅仅是花草树木,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也是生态、艺术和文化的联合体,是园林艺术的核心。本文针对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应用特点,以及与其它园林要素之间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借以从园林植物的角度来剖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和园林意...  相似文献   

16.
王丽萍 《科技信息》2009,(30):295-295
中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与古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园林流派。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苑囿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本文主要通过造园思想、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占磊 《当代地方科技》2010,(14):164-164
园林是人类脱离原始阶段以后,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创造的一种自然趣味的游息玩赏环境,是一种文化审美享受的对象。而记载和讲述它的起源、发生、发展过程、园林的经典和特色,就是园林史。  相似文献   

18.
任园 《科技资讯》2009,(35):85-85
中国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与古希腊、西亚并称为世界造园史中的三大园林流派。中国古典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苑囿园林、文人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中国园林从始于殷周的雏形"囿"到今天,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建筑宫苑。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9.
刘延江  杨晓霞 《科技信息》2012,(12):289-289,291
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入手,论述了园林建筑塑造现代园林主景,观景、组织游览路线、构造空间、导向等功能作用,同时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亲近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日益强烈,建议应把握园林的内在规律,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游憩、娱乐等综合功能相结合,更好发挥和运用园林建筑的作用,同时对现代园林与园林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回顾中华古典园林发展的历程,虽历史悠久,但全盛期却始于中唐以后,经五代而入两宋,才促成园林体系的独特风格——写意山水园林的基本格局。杭州园林的繁盛正好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地域之产物,也可视为中华古典园林的代表。一、杭州园林的特色⒈造园兼重自然美和人工美。依天然的地貌、地质、掇山理水、适度加以人工装点。注重植物的种植配置,配合铺地、修路、筑墙、架桥、建亭、构舍相协调。在整体构思基础上:按一定的体型、体量、线条、色彩、肌理等要素组合,表达主题思想。杭州园林以美化城市湖泊西湖为主题,自白苏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