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高无机盐废水中的铬(Chromium,Cr)的六价铬Cr(Ⅵ)污染问题,从高盐环境中分离得到一株Cr(Ⅵ)还原菌,命名为KL01,经分子鉴定为墓画大洋芽孢杆菌(Oceanobacillus picturae),通过对KL01的生理特征分析发现其为一株中度嗜盐菌.以SEM、TEM结合能谱对Cr(Ⅵ)胁迫下的菌体进行了检测,发现KL01对Cr仅有少量的胞内吸附,无胞外吸附,且高浓度的Cr(Ⅵ)可使菌体长度增加.通过KL01在不同环境条件还原Cr(Ⅵ)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其在有氧条件下,30℃,pH 7.5,NaCl浓度6%时,具有较好的还原Cr(Ⅵ)的效果;当Cr(Ⅵ)浓度为20mg/L时,对其的还原率可达96%以上.这表明KL01对高盐环境中的Cr(Ⅵ)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用于处理高盐含Cr(Ⅵ)废水.  相似文献   

2.
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采用RhB-I3^-离子共振散射法测定麻类植物中铬的含量,确定了散射光强度与Cr(Ⅵ)浓度的关系。在磷酸介质中,存在微量Cr(Ⅵ)时,罗丹明B与I3^-的形成离子缔合物,其共振光强度与Cr(Ⅵ)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确摩了比较好的RhB、KI、H3PO4浓度和反应时间条件。测定了某地区的麻类样品的总铬含量,结果满意。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应用于麻类植物中总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是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必测项目之一.在酸性溶液中,通过用Fe2+标准溶液滴定Cr(Ⅵ),使其还原成Cr3+,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根据Fe2+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水中Cr(Ⅵ)的含量(mg L).本实验操作简单,快速,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测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是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必测项目之一.在酸性溶液中,通过用Fe2+标准溶液滴定Cr(Ⅵ),使其还原成Cr3+,以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根据Fe2+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水中Cr(Ⅵ)的含量(mg L).本实验操作简单,快速,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测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采用硝基苯胲铵盐(铜铁试剂)、吡咯烷基二硫代甲酸铵(APDC)为络合剂,TritonX-114为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萃取体系分别富集药物胶囊中的痕量Cr(Ⅲ)和总铬,富集后的Cr(Ⅲ)和总铬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讨论了溶液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络合剂浓度、平衡温度、平衡时间等对浊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Cr(Ⅵ)测定的检出限为0.031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2%,加标回收率为98.4%-102.1%。应用本法测定药物胶囊中的痕量Cr(Ⅵ),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铬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制革、印染,电镀、纺织等行业,并随这些行业的废水排放到水体中,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铬在水体中主要以Cr(Ⅲ)和Cr(Ⅵ)的形式存在,其价态不同,毒性、生物效应也不同.Cr(Ⅲ)为人体所必须,参与了机体糖、脂肪代谢。其缺乏会引起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而Cr(Ⅵ)则具抑制蛋白质合成、引起细胞突变甚至癌变等危害.因此,Cr(Ⅵ)的含量是评价水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必须监测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建立一种简便、快速、自动的方法检测水体中Cr(Ⅵ)对水环境监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Cr(Ⅵ)和Cr^3+各自的吸收光谱曲线及其相互影响,研究了电镀车间直排废水中相应的Cr(Ⅵ)和Cr^3+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并分别确定了它们的具体测量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碱性条件下,Cr(Ⅵ)和Cr^3+浓度分别在0~180mg/L和0~25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好,完全满足对电镀车间直排废液的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铬(Ⅵ)碘化钾结晶紫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散射强度与铬(Ⅵ)的浓度关系,提出了用RRS光谱间接测定痕量铬(Ⅵ)的新的高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9.
铬渣生物解毒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驯化,从铬渣中获得较强解毒能力的混合菌.混合菌含有3种菌株,单茼的解毒效果远不及混合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温度、pH、摇床转速对铬渣解毒的影响,确定了用该混合菌解毒铬渣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7.0,摇床转速150r/min.温度对解毒效果的影响最大,pH值和摇床转速的影响较小.通过测定该混合菌的生长曲线和解毒时间曲线,证明Cr(Ⅵ)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微生物生长的对数期,生长进入稳定期后,液相中的Cr(Ⅵ)浓度保持很低,而渣相中的Cr(Ⅵ)Ⅰ不断溶出并迁移到微生物中.铬渣加入量不同,解毒效果也不同,但是差别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电导检测器,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水中铬(Ⅵ)的方法;样品经调节pH值大于9,高速离心后直接进样,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对Cr(Ⅵ)的检出限为0.05 mg/L,在0~20 mg/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62,铬(Ⅵ)的加标回收率在90%~ 110%之间,同一样品多次实验证明方法稳定性好,6次实验结果Cr(Ⅵ)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8%,方法可用于测定废水中Cr(Ⅵ)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粘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吸附铬(Ⅵ)离子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壳聚糖与粘土的结合,制备出复合吸附剂,并研究其对Cr(Ⅵ)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的粘土或壳聚糖相比,该吸附剂对Cr(Ⅵ)离子吸附速度快、吸附能力强.吸附除去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壳聚糖与粘土质量比为0.04,pH值4~6,Cr(Ⅵ)离子的质量浓度≤10mg/L,吸附平衡时间为40min,吸附荆用量为8.0g/L.  相似文献   

12.
官章琴  金春姬  方迪 《河南科学》2010,28(3):281-284
采用松果粉末作为吸附剂,进行了模拟含铬废水中Cr(Ⅵ)吸附试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吸附条件(吸附剂投加量、初始溶液pH值、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温度越高、pH值越低、投加量越大、Cr(Ⅵ)初始浓度越低越有利于Cr(Ⅵ)的去除.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与Cr相互作用的基团主要是氨基、羟基、羧基和硫酸基.  相似文献   

13.
75℃温度下,在硫酸介质中,铬(Ⅵ)能显著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结晶紫褪色反应,铬(Ⅵ)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催化和非催化反应的吸光度差值(△A)成线性关系,且△A在较长时间内稳定,以此建立起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新方法.实验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行为,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方法线性范围为0~96μg·L^-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33+0.1401C(Ⅵ)(μg·25mL^-1),r=0.9985,检出限为6.91μg·L^-1.本方法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可用于电镀废水、工业废水和湖水样品中有毒金属铬(Ⅵ)含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4.
Na2CO3-CO2-H2O体系处理铬渣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2CO3-CO2-H2O体系处理铬渣,分析该体系的反应热力学,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浸出剂对铬渣中Cr(Ⅵ)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5℃,当6.6<pH<10.8且c(CO32)>1.55×106mol/L时,体系处于碳酸钙的稳定区,铬酸钙、水榴石、水铝钙石及钙铁石可被分解而释放出其中的Cr(Ⅵ),而水滑石难以被分解;在温度为80℃,碳酸钠质量浓度为120g/L,液固比为15,CO2体积分数为5%,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处理铬渣,得到的渣经湿磨后再用此体系二次浸出,最终铬渣中Cr(Ⅵ)的质量分数降至0.13%,Cr(Ⅵ)的浸出率达到85%;毒性实验浸出液中Cr(Ⅵ)和总Cr质量浓度分别为1.21 mg/L和1.51 mg/L,均远低于HJ/T 301-2007中规定的限值,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的标准;含Cr(Ⅵ)的主要物相钙铁石、水铝钙石的质量分数明显降低且没有铬酸钙生成,这与热力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乙二醇一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研究二苯偕肼一铬(Ⅵ)配合物的显色和萃取分离条件,建立了萃取、分离、测定于一身的非有机溶剂(水相)萃取光度法,并用于钢中微量铬的测定.实验表明,在0.18-0.35mol/L的硫酸溶液中,在硫酸铵存在下,Cr(Ⅵ)与二苯偕肼的配合物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且最大吸收峰为5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3.0×10^4L·mol^-1·cm^-1铬(Ⅵ)浓度在0~55μg/5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用于测定钢中铬,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分析速度快,是一种集萃取分离与测定为一体的测定结果准确的测铬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纳滤膜在室温条件下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铬的不同形态、进料溶液中铬离子浓度、膜两侧压力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滤膜对Cr(Ⅵ)和Cr(Ⅲ)的去除率都很高,均大于90%,且Cr(Ⅵ)去除率稍微大于Cr(Ⅲ)的去除率.随着进料废水中铬离子浓度升高或膜两侧压力的增加,纳滤膜对其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四氯化碳(CCl4)对大鼠染毒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Cl4,不同的染毒时间致大鼠急性染毒和慢性染毒,以血清甘腿酸(sGG)含量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sGPT)测定做为肝脏早期损害指标,用肝脏病理学检查观察肝组织损害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急慢性染毒组sCG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增高幅度急性组为2.79倍,慢性染毒组为3.9倍,另外,急性染毒组sCG含量及sGPT活性均明显低于慢性染毒组(P<0.05),实验证明,CCl4浓度致使大鼠肝脏的损坏程度不如染毒时间长短密切。另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肝脏组织的破坏程度与染毒剂量不明显,与染毒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苯碳酰二肼离子浮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铬(Ⅵ).铬(Ⅲ)用氧化剂氧化后,同样测定.讨论了影响铬(Ⅵ)离子浮选的一些因素,考察了多种共存离子的干扰.用于测量含铬(Ⅵ)1.0μg/L的水样,相对标准偏差为1.9%(n=7).铬(Ⅵ)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5%~110%,适于环境水样中铬的价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镉和铬对草鱼苗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重金属镉和铬(Ⅵ)对其鱼苗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组织学影响.急性实验结果表明:镉与铬(Ⅵ)对草鱼苗的联合毒性在24 h和48 h,AI>0,为协同作用.慢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镉、铬(Ⅵ)质量浓度处理,肝胰脏中GPT活性呈下降趋势,两者联合处理质量浓度对GPT活性的影响呈现先升高而后又下降的趋势.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鳃、肝胰脏、肠和脾脏对重金属染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重金属镉和铬不仅能够影响草鱼苗主要酶的活性、使鱼体组织器官明显受损,而且两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在HAc—NaAc缓冲介质中,Cr(Ⅵ)能显著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进行褪色,同时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增敏剂,灵敏度大大提高,建立了测定工业废水中Cr(Ⅵ)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条件,在最优化条件下,Cr(Ⅵ)浓度在0.004~0.2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10^-5μg/mL,对浓度为0.012μg/mL Cr(Ⅵ)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已用于工业废水中Cr(Ⅵ)的测定,回收率为90%~10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