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于5月9日宣布提前举行大选,5月13日解散议会,6月9日进行投票,6月15日新议会召开。在此宣布之前,英国各界对于大选日期进行了近2个月的猜测和争论。这次大选的竞选期除周末以外,实际工作日只有19天,在历届大选中属较短的一次,似又带有某种“突击性”。然而,撒切尔夫人选择6月大选实属一般意料之中。首先,英国法定的政府任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在任期内,首相可选择其认为有利的任何时间提前举行大选,或反对党在议会用不信任票迫使政府提前大选。本届政府在议会拥有绝对多数,不存在被迫提前大选的问题,但到今年5月已进入第5个年头,选择大选的日期只有三种可能性,即今年6月间,10月问,迫不得已拖到明年3、5月间。其他月份因有重要节假日,一般不宜大选。这样,大选的可能性基本  相似文献   

2.
争论的实质不是民德加入西德的时间问题,而是各党在未来全德政党格局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以来,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回升的迹象。在3月初的西德大选和6月中的英国大选中,右翼或被称为“中间偏右”的势力获得了胜利,并且在两国的议会中都出现了稳定的多数。在这种背景下,西方有的资产阶级报刊改变了过去一年中的  相似文献   

4.
以施密特和根舍为首的西德社会民主党一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由于在议会里拥有45个席位的多数,曾被认为是西欧最稳定的内阁之一。事实上,据西德一家报纸统计,自1973年以来,在西欧和北美的议会制国家中,迄今政府未见更迭者,除奥地利之外,亦就数西德一家。但是,最近一个时期,西方报刊盛传西德政局不稳。法国一位“德国问题专家”撰文指出,西德现政府正处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中。通常消息灵通的西德《时代》周报也预言,西德执政联盟将“慢慢地寿终正寝”。西德本届内阁到底能不能维持到1984年下届大选?长达12年之久的两党联盟会不会  相似文献   

5.
捷克斯洛伐克各派政治力量在今年1月11日的圆桌会议上商定,全国大选于6月举行,以后联邦议会主席团又把大选的具体日子定在6月8—9日。大选如期举行,选举了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议员各150名,同时选举了捷克民族议会和斯洛伐克民族议  相似文献   

6.
4月的印度已进入暑季。5年一度的印度大选在滚滚热浪中拉开了战幕。炎热的气候与竞选的酣烈交织在一起,使恒河边的这块古老土地更加蒸腾。本次选举是印度独立以来的第11届大选。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它也是印度本世纪最后一次大选,第一轮投票于4月27日进行。今年的大选将进行543个人民院(议会下院)席位及914个邦议会席位的选举。竞选主要在国大党、印度人民党和全国阵线—左派联盟组  相似文献   

7.
西德将在3月6日举行大选。由于西德在欧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由哪一个政党掌权是影响东西方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选举的结局将对美苏围绕中程核武器问题展开的争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西德这次大选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6日,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批准了祖国党主席耶尔马兹领衔提交的新内阁名单,这样,由该党和正确道路党联合组建的第53届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从而结束了自去年12月24日大选以来一直困扰土耳其政坛的组阁危机。第二、第三大党轮流坐庄此次组阁几经周折和反复,历时达两个月,是土耳其历史上组阁难度最大的一次。由于大选进入议会的5个政党中没有一个党的席位超过议会550个议席中的半数,所以只能组建两党或多党联合政府。繁荣党、  相似文献   

9.
10月26日法国议会通过对垄断工业集团和大银行实行国有化法案。摩洛哥抗议苏联向西撒人阵提供萨姆导弹。 27日埃及和以色列达成协议,将于下月在开罗举行部长级会谈,讨论巴勒斯坦自治问题。据新华社消息,美、英、法、加、西德五国接触小组提出在联合国监督下选举产生制宪议会的关于解决纳米比亚问题新建议。西德、法、意国防部长分别发表讲话批评“中立主义”,反对西方单方面裁军。芬兰代总理乌西塔洛宣布,由于吉科宁总统因病离职,决定在1982年1月提前举行大选。休会三个月的欧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根据卡尔沃·索特洛首相的建议于8月27日签署了法令,宣布解散议会,提前于10月28日举行全国议会大选。本届议会任期应到明年3月为止。宣布提前大选的根本原因是执政党“民主中间派联盟”(简称民中联)四分五裂,现政府已无法支撑局面。新的大选意味着西班牙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重新较量。  相似文献   

11.
1月4日,以色列议会以85票对27票通过了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的议案。使原本应于2000年10月举行的第15届议会选举和第28届政府选举提前到今年5月17日举行。这是以色列第二次依照新选举法举行的大选。分析家认为,此次大选与上次大选不同的是,总理竞选势必通过两轮投票方能决出胜负。选举日如同节日此次大选议案通过后,先后有11人宣布要竞选总理,最后落实了5人。他们是现总理、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工党主席巴拉克、中间路线党推举的候选人莫迪凯、团结民族阵线领导人小贝京和民族团结联盟党领袖比沙拉。此外,参加竞选议会议席的党团最后定为33个。3月30日是参加竞选议会席位的党团和总理竞选人递交参选申请的最后期限。4月  相似文献   

12.
是维持现有国家体制还是建立邦联?如何实行经济改革?由谁来出任总统?…… 6月5日和6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大选,有41个党派激烈角逐联邦议会的300个议席和两个共和国民族议会的350个议席。这是捷国内局势自1989年11月发生剧变后的第二次大选。选举结果,在捷克共和国,以主张实行激进经济改革的联邦财政部长克劳斯为首的公民民主党得票最多,在本国议会200个议中占76席;在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分别获33.9%和33.4%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斯洛伐克共和国,以主张斯洛伐克  相似文献   

13.
孙林 《世界知识》2013,(14):42-43
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已经影响到了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的政党政治生态,2013年4月14日,由部分德国学者和经济界人士组建的“德国的选择”党在柏林举行了成立大会,该党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欧元,有序地解散欧元区。截止6月1日,“德国的选择”党已拥有超过7500名成员,正积极在全德16个州建立、缝全州级组织,并计划参加今年9月22日举行的联邦议会大选。学者与实业人士建党,对政治的影响向来特殊且重大,尤其是在德国大选年上半年这个时段。  相似文献   

14.
法国总理孟戴斯—弗朗斯在迫使议会批准巴黎协定问题上所玩弄的一个花样,就是他所提出的“军备统筹”计划。这个计划规定要在“西欧联盟”内建立一个关于军备生产、标准化和分配以及监督军备的联合机构。孟戴斯—弗朗斯吹嘘说,有了这个“机构”,就可以“有效地监督”西德武装。孟戴斯—弗朗斯提出这个计划的目的,第一是企图为法国垄断资本家谋求最大量的军火订货和最高的利润,第二是为了欺骗法国舆论,把自己装扮成竭力要“监督”西德军国主义的样子,以便使武装西德的巴黎协定在议会两院中最后获得批准。但是,法国总理的如意算盘一开始就碰了壁。首先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11月5日凌晨,以色列总理沙龙在极右翼小党的支持下,通过了由刚刚退出政府的工党及其左翼盟友向议会提出的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表决,从而暂时避免了政府倒台和提前举行大选的局面。然而,时隔仅仅10多个小时,沙龙又突然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并将于90天内举行大选。根据有关规定,沙龙现政府将自动成为看守内阁直到明春大选后新政府成立为止。以色列政治局势可谓风云突变,扑朔迷离!以色列的这次政府危机是在国内安全形势和经济严重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恰好在此前的10月20日至25日,我作为以色列外交部邀请的中国学者代表团团长访问了…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以色列总理贝京宣布解散议会,提前大选。接着,议会在2月10日决定今年6月30日为选举日,比法定日期(11月17日)提前四个多月。以色列议会提前选举,其直接原因是贝京内阁在议会丧失了多数支持。今年1月财政部长霍罗维茨辞职后,贝京内阁在议会120名议员中只有58名支持者,不及半数。在这种情况下,在野党随时有可能提出不信任案而迫使贝京下台。贝京害怕被撵下台,故而妄图以提前大选来挽回危局。目前各政党正围绕大选,进行着一场新的较量。贝京陷入如此的窘境,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内外政策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日本大选以后的政局直接承受大选的结果,而大选,则是吉田内阁倒台的结果。当吉田内阁将倒未倒之际,吉田和自由党都不愿解散议会,美国也反对解散议会。日本大资本家们,包括经济团体联合会、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日本商工会议所、经济同友会四个团体,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集合决议,也主张“绝对避免解散议会”,反顷淆行大选。他们逼迫吉田把首相位置让给鸠山一郎,要求民主党和自由党实行合并,维持和稳定保守势力的统治。但在吉田内阁倒  相似文献   

18.
五月三日,英国将举行战后第十一次大选,选出新的议会众议院(即下院)。根据一九一一年英国《议会法》的规定,众议院议员任期五年。任期届满时,全部改选。上届议会是一九七四年十月选举产生的,应该到今年十月任期届满。可是,三月二十八日众议院举行了被人称为“英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次表决”,工党内阁失去了议会的“信任”,不能继续执政。英国女王根据首相卡拉汉的建议,解散众议院,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在实行议会制的资产阶级国家里,内阁在重大政策问题上因议会的不信任而倒台,这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一次,因为英国工党关于将中央政府对苏格兰和威尔士事务的管辖权实行部分下放的法案遭到失败,苏格兰民族党和保守党先后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表决结果,保守党的不信任案以三百十一票对三百十票通过。就这样,执政党由于一票之差而被反对党击败,这确是少有的。然而,工党内阁的垮台并非偶然。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9.
16年了,代表德国的始终是那位有着铁塔般粗壮身材和一张憨厚的胖胖脸的科尔。就连德国人自己也在考虑:是否该换一张新面孔了?9月27日,德国第14届联邦大选尘埃落定。社会民主党大获全胜,夺得40.9%的选票,在669个议席中独占298席,比上次大选猛增46席。科尔领导的基民盟和基社盟仅得到35.2%的选票,占245席,比上届锐减49席,在议院中丢掉了第一大党的地位。民主社会主义党则以5.1%的选票进入联邦议院,第一次跨过了进入议会必须达到5%得票率的高门坎。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了决斗阶段英国女王于9月25日宣布解散议会,于10月15日举行大选。随着选举命合的发布,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运动进入了高潮。这是战后以来英国的第六次选举,也是十多年来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斗争。保守党和工党都是英国垄断资本集团的代理人,多年来它们在议会内外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作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点辍,这是英国选民们早已司空见惯了的。这次两党之间的激烈斗争,主要反映了英国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恶化和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而不是因为两党的方针政策有什么重大的差异。自1951年以来英国举行的三次大选中,保守党都处于优势。这是由于工党右翼领导集团在外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