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和大众对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在实践中存在对职教本科与应用型本科之间关系认识不清、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基础薄弱、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保持职教本科类型特色、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生态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的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是相互配合互相补充的重要教育方式。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教育系统内部各种教育类型的互相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我国教育系统改革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完善的上升通道能够有效促进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科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要培养高层次的职业性、应用型和技术性的人才,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的教育体系,来实现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协调和发展,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要打造职业学院的学生在继续发展和继续成长上的道路,这才是本科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关于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新余学院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发展方略,开拓新路,打造特色,积极推进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以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经近一年的改革进取,新余学院转型发展取得可喜成效,位居全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试点院校之列,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期许。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提倡以质量效益为主、走内涵型发展模式的背景下,高职高专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办学思路、定位方面转换职教理念,积极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决策,倡导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可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重庆职业教育的基本要素、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教师结构等方面的调查发现: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深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与产业区域分布结构对接不高。整体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通过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和软件资源持续提升,推动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实现全面达标;通过优化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与中职教育融通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办学类型,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完善;通过职业教育专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专业结构优化,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和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离不开高职教育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高职教育提升服务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要充分了解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积极研究产业发展政策,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优化专业布局,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打造产学研基地,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动参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升级,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朱吉南 《创新科技》2014,(16):114-115
在如今国家职业教育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基层职业教育应该把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作为办学宗旨,调整办学方略。制定发展方略,提出开展二次创业,打造科技型、品牌化、充满吸引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实现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品牌型的转变,使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科教融汇”,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随着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合作组织的建设,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办学格局已现,迫切需要一套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基于此,在共生理论指导下,建构职业教育领域“科—教—产”共同体,探究“科—教—产”融合共生的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以期提高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共生活动效能,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相似文献   

10.
当下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是职业教育体系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广泛开展,而国家适时出台了《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等文件,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试从文件中提及的职业教育的开展以服务市场需求与实现就业为导向、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等几方面加以阐释,论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各方协调努力,力求到2020年实现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财务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修课程和核心技能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财务会计》课程建设在体现高职教育特色、职业素养要求、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以及如何促进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需要业界进一步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示范校建设中高职体育课程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体育教育应在汲取传统体育课程精华的基础上,以现代体育课程理论为导引,积极进行高职体育课程新一轮改革,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动态的教育体系,主动适应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使体育教学真正“鲜活”起来,形成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是一种客现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的外部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当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改革的主要取向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时,高等教育决不可能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本文提出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高校必须扩大办学自主权,并与社会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改革体制,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使高等教育事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只有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其收效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数量和空间规模也不断提高,城市越来越成为整体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客观深入地调查、分析和评估生态现状,为后续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十分必要。文章从城市周边生态环境、城市形态、城市内部的生态类型以及"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等方面分析了洛阳城市重建自循环型生态系统的优势;在现代城市迅速扩张与工业大发展背景下,从洛阳城市建设带来的农田生态破坏、河道廊道生态破坏、森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洛阳城市生态系统遭受的破坏类型和程度。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发展,笔者拓展了协调发展的评价因子,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为试验区,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综合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一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来看,黄河三角洲试验区各地市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差异显著,该地区耦合协调度无优质协调的地区,属于初级协调以上等级的地区占整个圈域城市总数一半以上,突出说明黄河三角洲试验区的系统整体协调水平较高,但是还有博兴县等三个县濒危协调、寒亭、昌邑、庆云县、寿光市、乐陵市五个县区域协调度属于失调或严重失调,这说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均衡,县域差异性明显.评价结果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现代经济技术发展进程中的需要。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探索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找准定位、狠抓落实,通过提高人文素质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制约我国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因素:固守传统观念,使其失去社会认同;经济建设滞后,使其难尊发展根基;部分举措失当,使其政策支撑乏力。当前需要从宏观背景、宏观管理、教育体系、经费筹集四方面下功夫,以求扬长避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产业化的提出有其合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要求,尤其是在后现代社会范式下,教育产业的本质特征—人的生产、人本主义的生产,将克服工业社会带给人类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范式带给人类的困境或将得到根本的解决,知识经济凸现的教育产业化将构筑一个后现代社会范式的基础。教育产业将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产业,是两种社会范式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的"边缘性"现状及公益性特性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向多元多层次发展,因此,要扩大区域耦合,拓展职业教育服务面向;要加强多种教育类型的耦合,实现受教育者在各教育类型之间的流动;要在政府主导下实现多种保障机制的耦合,多管齐下,努力构建"多层次耦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