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一个罕见的奥陶纪末期深水腕足动物群在浙江杭州余杭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陶纪末赫南特期(Hirnantian)以北非为中心的大陆冰川形成, 全球海平面大幅下降, 凉浅水海域广泛分布, 底栖无脊椎动物群与前赫南特期(pre-Hirnantian)的面貌迥异. 截止目前, 所报道的赫南特期化石群基本上属于较浅水的产物, 而深水底栖生物群还鲜为人知. 最近, 笔者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镇安乐村旁狮子山堰口组上部泥岩中, 发现一个以腕足动物-三叶虫占优势的底栖化石群, 将其命名为Leangella-Dalmanitina(Songxites)组合, 其时代宜确定为奥陶纪末期. 通过动物群的对比和群落生态分析, 推测该组合可能栖息于BA5的底域生态位. 本区Leangella-Dalmanitina(Songsites)组合与世界广布的Hirnantia-Dalmanitina动物群尽管生存时代相近, 但主要生态域不同, 面貌组分差别很大. 研究表明: (1) 奥陶纪末期从赣西北到浙北可能发育从浅斜坡向深斜坡过渡的海底栖息环境; (2) 深水相环境是奥陶纪末大灭绝首幕之后底栖腕足类幸存的一个关键场所. 相似文献
8.
天文学家习惯于走极端,但以前从没有人发现过这种现象:两颗超密恒星相距只有80,000哩,约束在同一个引力场内,一个统另一个转一周只需11 1/2分钟,温度达5千万华氏度,发着X射线。西德达木土塔欧洲太空研究所EXOSAT天文台的尼科拉斯·怀特说,“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恒星系统,假设你能把它放在地球和月亮之间,它发出的光会比太阳强10万倍”。这种光主要是看不见的X射线,而不是可见光。这种X射线每11 1/2分钟增强一次,就象时钟一样准。就是这种强大的X射线,才使得EXOSAT,一颗欧洲X射线探测卫星,发现了这一双星。这一双星用普通望远镜看不到。它们藏在许多远离地球两万光年的球状星群之中。这两颗新星周围是比它们更亮的星群。据怀特和他的同事们说,这奇怪的双星中的一个是中子星——一颗巨大恒星燃烧完后剩下的残骸。这颗星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分解,而后爆炸,于是就剩下这一旋转的、结构极密的中子球。这颗星的直径只有十哩左右,而其质量却比太阳还要重,其密度之大,每立方时在地球上就有一千亿吨,这些听起来似乎难以令人相信。它的伴星是一颗白色矮星,一颗正在熄灭的恒星。原来这颗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和太阳相当,现在其燃料已耗完,于是体积就缩小到三个地球那么大。但这颗矮星仍象一堆余烬一样,慢慢地散发着自己的余热。另外,尽管它远远没有中子星压缩的那样紧,但其密度仍要比太阳的密度大千万倍。 相似文献
9.
10.
12.
13.
14.
15.
1982年2月12日至24日的13天里,在太阳上曾出现过一个形状奇特的黑子群,《美国科学新闻》杂志于1982年第38期第3页上,对此刊登了题为“一颗新的螺旋形太阳黑子”的文章,同时还附有美国基特峰天文台于2月19日拍到的一幅照片。文章里有一段话,我们为了讨论的需要,先把它转引出来: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作者研究江西414矿风化残积型高岭土时,发现一种由极细弯曲管体组成的蠕虫状矿物集合体.多种检测表明,弯曲管体由三水铝石和埃洛石(0.7nm)组成.这种特殊形态的矿物集合体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0.
泗洪炭兽的一个颌骨最近在南京六合地区的雨花石层被发现,泗洪炭兽属偶蹄目、猪形亚目、炭兽科,时代属中中新世,它也是一很罕见和很重要的化石。雨花石层的时代长期以来有争论,有归于上新世也有认为是中新世。泗洪炭兽在雨花石层的发现不仅提供了雨花石层时代的新依据,而且也说明长江东段在中中新世已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