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土壤——城市环境保护的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城市环境保护的生态屏障。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种生态屏障正面临着破坏,这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退化。生态城市建设不能忽视科学的城市土壤管理。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非常严峻.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笔者旨在阐述生态城市的内涵,并分析建设生态城市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3.
龚桥煌 《科学之友》2010,(5):132-133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非常严峻。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笔者旨在阐述生态城市的内涵,并分析建设生态城市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非常严峻。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笔者旨在阐述生态城市的内涵,并分析建设生态城市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先碧 《世界科学》2007,(10):13-14
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在城市中建设"垂直农场"的构想 城市的扩张占用了越来越多的耕地和森林,生态破坏似乎一直与城市发展相伴而生。为此,许多环保专家一直在探讨绿色城市的课题,希望城市发展能走出生态困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发展占用了越来越多的耕地和森林,城市的发展与生态被破坏似乎一直相伴而生。为此,许多环保专家一直在探讨绿色城市的课题,希望城市发展能走出生态困境。最近,美国一位科学家提出在城市中建立垂直农场的方法,就是修建一些摩天大楼来种地,希望能缓解城市的资源压力,让城市变得更绿。  相似文献   

7.
李国伟 《科学之友》2008,(2):133-134
论述了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格局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分析了太原市空间发展的生态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国伟 《科学之友》2008,(1):133-134
论述了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格局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分析了太原市空间发展的生态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五水共治"的提出无疑是浙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态治理的重要里程碑。水生态治理的初心和目标就是要把握水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制约因素,调整好城市发展的各种水生态关系(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和水安全),让城市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明天、一个繁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明天——构建生态城市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鉴明  田兴敏 《自然杂志》2006,28(3):131-136
生态城市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它不仅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它的构建为解决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弊病提供了途径和示范。2000年起环保系统在全国开展了生态市的工作,至今已有约150个市相继启动。本文根据6年来的跟踪调查研究,并以建设生态城市为主题在广州、杭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讲课内容为基础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1.
经济建设要符合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原则,而公路定线和施工建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沿线山体裸露、植被受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发生。文章以公路规划设计阶段为研究对象,就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如何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关键区域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建设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独特而敏感的生态系统,是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由于青藏高原内部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各区生态功能及区域问题也不尽相同,生态建设亟需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和措施。本文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脆弱程度、变化趋势及面临风险等特征,辨识出阿里西部、那曲中南部、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并流区等4 个生态建设的关键区;并在分析各区环境和生态特征与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升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措施与建议,对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旭  彭培好  闫亮 《自然杂志》2014,36(3):202-207
汶川地震触发的崩滑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生态修复,以及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笔者以青川县东河口王家山由地震引起的高速远程水平抛射-碎屑流类型的滑坡为例,基于其特殊的形成机制、运动学特征,以及动力学机制等,将生态修复理论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相结合,采用自然景观重建、生态修复、景观打造、区域规划、工程治理等手段,完善区域内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防护功能,提出汶川地震崩滑型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治理措施与保护策略,从而实现对青川县东河口王家山滑坡灾害的有效防治,以及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合理保护、适度开发的目标,满足地震灾区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崔昕平 《科学之友》2008,(5):119-120
生态文学是西方人文主义者通过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反思、质疑及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和人类生存状况的忧思而展开的课题。它在文艺学领域引起强烈的反响,生态文学、生态美学、生态批评观念相继提出,并迅速发展为一门显学。文章拟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为背景,阐释了生态文学的概念,探讨了生态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煤矿开采涉及多种原发性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而大型矿区的整体性开发,其影响尺度更为突出,表现也更复杂。在矿区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如何合理解决如生态脆弱性等综合性、复杂性问题,是评价科学性的关键。文章以晋城矿区总体规划生态系统脆弱性环境影响评价为样本,鉴于矿区多维的内涵特征,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样本投影值与评价标准投影值进行比较,对样本进行优劣排序,确定出样本所属的环境质量级别。  相似文献   

16.
山地水土要素耦合效应及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已有水土要素的耦合研究多强调水土资源的匹配及其对资源开发的影响,而较少关注水分的有效性和土壤养分对生态过程的影响,论文提出了“格局-效应-土地利用优化”的水土耦合研究框架,以水、土要素和其他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为基础,在同时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的约束下,对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进行评估,并考虑土壤、坡度、土壤水、温度等约束因子,协调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关系,对山地垂直带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优化,提出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途径,为变化环境下的生态功能保育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水土要素耦合的生态与环境效应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优先研究方向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志禹 《自然杂志》2007,29(4):239-243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也是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重点,因此,落实生态与环境保护措施,发挥正面影响,减免不利影响,是三峡工程长期运行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及其进展进行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生态结构的概念。生态结构可以理解为生态单位(或生态实体)中构成要素的关系格局,可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文中还讨论了生态结构的动态特征、进化特征、耗散特征和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构生态学。结构生态学是以生态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其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结构的特征、生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态结构的动态与进化、生态结构的设计和保护。作者相信用“生态结构”这一概念来表述生态学研究中涉及的各种结构现象,并将此作为结构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将会引起更多的注意,获得更多的成果,使学科间的综合有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晋城市的生态环境现状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灰色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晋城市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其中,环境水平和抗逆水平为好,生态水平为差。各县市中,生态环境又以城区、陵川、沁水为优,泽州、高平、阳城为差。基于此,笔者提出了晋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浅议慎重发展生态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几个方面工作的分析,探讨了生态旅游的含义及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慎重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