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昆山制造“到“昆山创造“的提升跨越应成为昆山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一个农业县迅速发展成为以外向带动为主要内涵特征的新兴工商城市,目前它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吸引了占全国千分之十九的外资,以全国万分之五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千分之二十三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数测评中已连续两年位居第一.“昆山之路“,作为一种由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海内外官、产、学、研、媒体的广泛认可和关注.……  相似文献   

2.
昆山以自主创新精神,从自费建设开发区起步,在超前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昆山之路”。多年来,“昆山之路”常走常新,超前发展势头始终不减,并且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昆山人创新战略思路及决策,以创造性的实践,探索着具有昆山特色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华希 《科技潮》2004,(5):32-35
江阴人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全国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荣登榜首。目前江阴有上市公司14家,被称为“华夏A股第一县”。在这里,有8个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的“单打冠军”20多个。如此卓越的成绩,使江阴在今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首次成为“状元市(县)”,并被新闻界、理论界推崇为“江阴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刊专题《自主创新看苏南》已经连续推出三期,充分展示了苏南地区各城市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成果,获得了较好的反响。本期专题将目光聚焦昆山。前不久,全国十强县最新排名公布,昆山继去年首次摘冠后,再次以雄厚实力荣登全国百强县(市)榜首。今年,昆山提出“自主创新、自我创业、自创品牌”为主题的“三自”创新战略,全市上下掀起了自主创新的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自费办开发区到“三自”创新战略,昆山人不断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昆山之路”常走常新,“三自”创新战略的实施再次向世人展示了昆山经济、科技的活力和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江苏昆山,一个土地面积不到全国十万分之一的县级市,却吸引了19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列全国县市第一,创造了占全国近千分之四的GDP。成为长三角经济带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其裂变式增长速度成为媒体和研究者追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本刊专题《自主创新看苏南》已经连续推出三期,充分展示了苏南地区各城市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成果,获得了较好的反响。本期专题将目光聚焦昆山。前不久,全国十强县最新排名公布,昆山继去年首次摘冠后,再次以雄厚实力荣登全国百强县(市)榜首。今年,昆山提出“自主创新、自我创业、自创品牌”为主题的“三自”创新战略,全市上下掀起了自主创新的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自费办开发区到“三自”创新战略,昆山人不断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昆山之路”常走常新,“三自”创新战略的实施再次向世人展示了昆山经济、科技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7.
华希 《科技资讯》2004,(5):32-35
江阴人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全国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荣登榜首.目前江阴有上市公司1 4家,被称为“华夏A股第一县“.在这里,有8个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的“单打冠军“20多个.如此卓越的成绩,使江阴在今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首次成为“状元市(县)“,并被新闻界、理论界推崇为“江阴现象“.……  相似文献   

8.
江苏昆山市依靠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创造了蜚声中外的经济高速发展奇迹,被誉为“昆山现象”;其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给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崛起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9.
昆山是改革开放之后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上个世纪80年代初。昆山人以自费办开发区为特征闯出一条“昆山之路”,成为苏南地区的一颗明珠。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们,到昆山做了为期近18个月的实地调查,对昆山的经验做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并概括出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理论。依据当时“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及我国刚刚制定的《21世纪议程》的要求考察了昆山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实际状况,最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昆山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专著。  相似文献   

10.
遵循农业发展规律,运用工业开发区模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探索现代高科技农业发展新路子,寻求区域性一二次产业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走出了又一条令人注目的“昆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992年8月22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县级白费开发区开创了进入国家序列的先河,至今已整整15个年头。15年来,昆山开发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发建设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昆山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于睿 《科技智囊》2006,(8):44-47
从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在资源贫乏的丘陵地带,培育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的成长与兴盛,是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义乌小商品市场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推进,它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所占的地位将日益提升.这对浙江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学术界已把义乌这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内陆地区,通过发展商贸业而带动工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称为“义乌模式”。希望我国众多的中小城市在“义乌模式”的启发下,都能走出有自身特色的自强之路。  相似文献   

13.
2003年,苏南以占全国0.3%的土地、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7%的GDP、71%的固定资产投资、12.1%的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1/4。如果将苏南放在江苏之外的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间进行比较排序,那么,是年苏南的GDP位居第4.仅次于广东、山东、浙江;进出口位居第3,仅次于广东、上海: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皆居第2,仅次于广东,这一比较,使原本枯燥的数字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显示出苏南经济蒸蒸日上的发展图景,“苏南模式”在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实现了再铸辉煌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4.
江苏昆山市依靠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创造了蜚声中外的经济高速发展奇迹,被誉为"昆山现象";其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给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崛起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昆山市抓住改革开放的先机,以思想解放为先志,自费建设开发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昆山之路”。此后,又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发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市经济实现了“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型。世纪之交,昆山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提升产业层次。  相似文献   

16.
东西部发展失衡的动因解构,包括政策与市场化落差、对内对外开放滞后、产业链条缺乏张力、区域城乡体系布局中“器官”和“血管”发育滞后以及行政效率低下。基于现实,需相应创新西部大开发的思路:在实施反梯度政策的同时,坚持和加快市场化改革,其中要突出强调打通和拓宽市场通道;在“单赢”模式向“双赢”模式和“多赢”模式迅速推移转换的今天,西部应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走多边合作之路:从抓好基础产业和发展西部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入手,舞活产业链条的“龙头”和“龙尾”:加快小城镇与交通、信息网络建设,推动西部向纵深层次开发;以“县域经济骨架构筑”等行政体制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1993年以来,江苏省太仓市陆渡镇走出单一集体经济模式的误区,敢为人先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发展外向经济,“借鸡生蛋”,创造乡镇经济新的辉煌。目前,全镇注册的98家工作企业中,外资企业占82.7%,投资总额27213万美元,协议外资26964万美元,到帐外资10294万美元。2000年,54家已开业投产的镇属企业,工业增加值50790万元,外资企业占89.8%,民营企业占9.3%,乡镇集体企业占0.9%。外向经济的发展,使陆渡农村工业结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带动了乡镇经济的第二次腾飞。  相似文献   

18.
同处长三角的江浙两省,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有不少相似之处,也有较多的不同地方,创造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各自精彩。本期观察专栏刊登了《昆山与》、《苏州与温州民营经济观念对比》二文,就两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思想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作为“一家之言”,其观点引人思考,值得一读。——编者义乌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建设》2010,(10):14-17
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表明:当一个城市人均GDP处于9000-17000美元区间,经济增长将处于由“要素驱动为主”向“效率、创新驱动”转换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最早对外开放的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宁波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中中心城区人均GDP超过13000美元大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显然,宁波已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寻找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创造新一轮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的制约、生态环境的变异,已成为制约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两大瓶颈。建于1999年的昆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化示范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高效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为发展重点和方向,有效地破解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对于发展农业的瓶颈制约,既完好地保护了基本农业,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又较好地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的独特的“昆山之路”,凸现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的示范效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