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作为大清王朝坚贞不二的儒臣,曾国藩能抛弃“天朝上国”盲目虚骄之情,从理学家藩篱中冲出来,放眼世界,在维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纳近代西方先进文化,徐图自强,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若 《科技咨询导报》2010,(26):241-242
西学东渐在中国古代后期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带来新的观念与文化,中世纪帝国式的封闭必然被打破。中国的精英阶层逐步开始认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在此,我们关注的是全球视野下的世界观是怎样在中国逐步打破传统的以中国为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的。  相似文献   

3.
胡孝文 《世界博览》2010,(17):74-75
圆明园的伤痛在于,执政者们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文明的冲突也开始变得无处不在的时候,他们仍然滑行在与世隔绝、不思变革的轨道上。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圆明园"三字,对国人而言,是个苦涩的记忆。百年前的中外冲突,天朝上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轰然倒塌,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因此记住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4.
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堂堂的天朝上国竟惨败于“蕞尔小夷”日本之手,《马关条约》的签订,更把中华民族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在这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变法改革运动。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洋务思想家们的理论和观点,把他们那些  相似文献   

5.
学生:我们上一节谈的主题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想,这次我们应该谈“不创新就要被动挨打”了。教授:你说的这个内容,我想放在最后一篇,题目是:《乾隆的“天朝心态”与清王朝的衰落—丧失创新能力的民族是要被动挨打的》。我们不能过多的在历史中回旋,要尽快进入创新理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船从海外来     
海那边,究竟有多少神秘的国度?又有着多少奇异的物产?尽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所有人都与生俱来的,然而,天下之中、天朝上国的自豪与矜持,使炎黄子孙对异域的好奇仅仅停留在对海天尽头  相似文献   

7.
晚清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多的问题。有的认为“无结构;”有的认为结构精美;而创作者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序》中又谦逊地说“结构之必凌乱”。同样的小说,在结构的评价上分歧如此之大在小说批评史上还是罕见的。如果我们把晚清长篇小说与报刊媒体联系起来,把其放在报刊这个桌面上,学者们的分歧也许会小的多。残缺不全的晚清长篇小说在结构上采取“穿株式”、“游记体”、“组合式”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但很难说已到了匠心独运、妙不可言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泪珠缘》是晚清典型的“仿红小说”,叙事艺术上采用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结构,在故事情节上运用线式情节结构,在人物形象上也借鉴了《红楼梦》,并融合了晚清特有的时代特色,是一部优秀的家庭小说。  相似文献   

9.
晚清与“五四”时代,文学变革与语言变革密切相关,而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文法问题。讲求文法,意味着对语言进行科学的探求。晚清知识分子关注文法,是为开启民智;“五四”知识分子则更是为使汉语运用变得精密化与科学化,提出了“欧化”的要求。但即使是“欧化”,也只是为促成汉语的现代变革,使现代汉语成为真正民族的、本土的、现代的语言,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学与文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矛盾的人,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1865年,李鸿章在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理想与现实的两难中西冲突,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是局势上的冲突,也是士大夫内在观念的冲突。因此,晚清外交的两难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把李鸿章放到中西对比的世界环境中去评价,有助于深刻理解李鸿章和晚清的命运。处在…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心态与甲午惨败^在与日本交往、征战的过程中,李鸿章的心态可分析为四个层面:鄙薄心,敬慕心,防范心及畏惧心.^李鸿章鄙薄日本的心态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袤的社会土壤.日本原是靠吸吮大唐文化的乳汁成长起来^的东方小国,在“天朝上国”的大清臣民眼中本就微不足道.故李鸿章称日本“弹丸小国”、“蕞尔日本”.夜郎自^大,傲视外物使他无法客观估量“日新月异岁不同”的日本.在对外交涉中,他外强中干,当日本真的燃起战火,^他便走向傲岸的反面.  相似文献   

12.
晚清举人赠佳名好酒固然少不了好名。“五粮液”作为百年品牌,其名字也历史悠久,它是由晚清举人杨惠泉命名,而此前,它被老百姓叫做“杂粮酒”,在文人雅士中被称为“姚子雪曲”。今天五粮液人为了铭记这位功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神州陆沉,舆论场普遍对“现在”持一种强烈的批判,而启用的方法就是引入“过去”与“未来”,人们对“过去”资源的“新编”与对“未来”图景的想象,直接影响了晚清文学的创作,形成了一种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时空维度上不断“穿越”的写作。晚清的“穿越”文本,直接受当时舆论的规训,意是“故事新编”,古为今用,几乎都具有明显的现实考量。这种现实考量即是在舆论场中通过“超越”现实的文学书写,想象一个以自己现实理念方能归回的“纯洁”古典镜像以及能实现的美好未来图景,以此确立这种观念在舆论场中的优势地位。无论是复古的言说还是未来的叙事,原点都是现实,都是现实观念的变革,只不过,前者是向中国传统寻求变革资源,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向现代西方寻求异域资源。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是继新文化运动之后而兴起的一个保守派——新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中西文化观既和反传统派对立,又和顽固守旧派对立,可谓自成一家。笔者认为梁漱溟的思想目前还有澄清、重申的必要。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观 梁漱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尽管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由昔日的天朝上国沦为半殖民地弱国,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不仅对中国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整个人类世  相似文献   

15.
在“世知”连载了篇数不少的“残阳如血”,受编辑部邀请,我把“阵地”转到了这个专栏,既然还是百年往事,遵照编辑的安排,就把栏目叫作“百年帆影”吧。戏剧影视中多半把晚清名人扮演得或胡子拉碴,或老态龙钟。其实左右了晚清乾坤的许多著名人物,无论是当权派还是造反派,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也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年纪轻轻,已经创立了一生大业的根基。而且其中多人,竟然是未取得进士功名、甚至连举人、秀才都没有取得的“白衣”。那是一个并不年迈的时代。一看当朝权贵。影响晚清政局40多年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5岁即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  相似文献   

16.
伍廷芳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公使,具有先进的外交思想。1898年,他预见性地提出了中国要主动“开放门户”的观点,其独特的见解和态度早于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而又与其不同。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诗学的生命本体精神吴瑞裘“气”是我国古代哲学极重要的范畴,后来又被引入文艺领域。从先秦到晚清,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谈它,不断赋予新意,使其内涵丰富而又驳杂、它对我们民族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图从“气”这个范畴出发来...  相似文献   

18.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时代,也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时代。然而,当"天朝"的威仪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轰然坍塌的时候,龙旗下的国民该怎样看待这"千年之变局"?帝国的贵胄臣僚们该如何面对这傲慢自大的心理与现实之间无情的落差?如今,当我们重新梳理那段历史,尤其是一些涉外大员的经历时,我们发现,主动寻求解困、积极走向世界已是当时许多人的共识。残阳如血。读读这段历史,会给人不少回味。--编者  相似文献   

19.
晚清和民国是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的两个特殊时期。晚清是“睁眼看世界”的年代。在国人看来,对外关系如同雾里看花,一切都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新鲜与陌生感。但进入民国后,中国外交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出现了一批既熟掌外文又精于国政的职业外交家群体。他们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奋力拼搏,努力为弱势逆境的祖国收回权益、争得地位、改变命运、赢得尊严。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们有成就,有失误,有无奈,有辛酸。因此,本刊在继李扬帆“晚清涉外人物系列”之后,力邀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石源华先生组织了一批“民国外长系列”文章。希望它能为我们“认识”这些杰出外交家推开一扇窗……  相似文献   

20.
《词径》是晚清时期一篇较有系统的词学论文,它对传统词学中所谓“正统”的词学观进行了总结,其“作词十六字要诀”是对词的本体美学特征的体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