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世界工厂”的界定及其标准,探讨了与“世界工厂”标准对比之下中国制造业的差距,提出了把我国建成世界工厂的措施,包括实施大国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打造中国的世界品牌等。  相似文献   

2.
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特点及趋势对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制造业变迁在说明世界制造业变迁之前,有必要弄清几个概念,即:"世界工厂"制造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恒的看法是:这三个概念是世界制造业在三个发展层次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空间布局形态不同的功能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可同日而语,绝非目前国内外媒体所认为的那样只是空间上的简单国别替代。世界制造业的变迁是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形成的。到目前为止,世界制造中心已经历过三次迁移,目前世界工厂正在向中国转移。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可以真正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即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世界工厂”的涵义,指出尽管中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确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工厂”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但要警惕陷入“世界工厂陷阱”,单纯地成为“世界工厂”只会使中国企业永远停留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最低端。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是否成为了“世界工厂”或“制造中心”这一问题,分别从“世界工厂”的概念和形成历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经过分析,得出了中国制造业现状与“世界工厂”还有很大差距的结论,并对这一结论的具体表象和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客观有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对出口的贡献以及制造业发展速度的考察,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是欠妥的。讨论了与制造业发展前景相关的两个问题,即基本趋势是高加工度化和制造业与其他部门以及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纷纷发出“中国制造”威胁论的言论,声称中国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世界工厂”这顶“桂冠”是否正在转给中国呢?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工厂”问题上,妄自菲薄的声音甚嚣尘上。在一篇《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的文章中,作者称中国的劳动力“廉而不优”,“我们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仅是日本的1/26、美国的1/25,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还高于韩国、匈牙利和墨西哥。”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最近公开称:“我国制造业虽然名列世界第4位,但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强;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  相似文献   

8.
谢经荣 《科技智囊》2013,(11):I0010-I0011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研究资料表明,英国、美国在先后成为世界工厂时,其产品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都高于20%。目前,我国这一比例达到19.8%,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是,我国制造业在做大规模之后,面临着转型升级、做强做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或者即将成为"世界工厂"--这是许多乐观人士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乐观估计。在这种估计之外,也有一种声音,说中国现在只是"世界车间"。言外之意,中国目前主要还是搞搞来料加工,独立生产高精尖产品的能力不强,整体竞争力不高。 中国是"世界工厂"还是"世界车间",名号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肯定有自己的软肋。不找到这个软肋并加以解决,中国的制造业就无法自立于世界。在中国已经加入WTO、全球化趋势愈加显著的今天,这显得尤其紧迫。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05,(7):4
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本世纪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工厂,但不是世界制造业的强国,而且中国创造的价值,绝大部分交给了外国的跨国公司。如果中国不发展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不能迅速地提高我们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下一步的发展就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自主创新主要是指科技,还包括管理、制度、品牌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世界工厂"是空前绝后的,表现为技术、工业组织形式、分工体系的先进性,以及武力征服的殖民性,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的全球性和以强大海军为后盾的垄断性。相对来说后来的美国、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只是成为制造业的中心而已。  相似文献   

12.
从IT业发展规律谈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中国作为庞大的新兴市场和加工制造基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瞩目的焦点,无论是一般服装、玩具,还是电器、信息产品.Made in China比比皆是。然而翻过Made in China的标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尽管中国制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还仅是世界制造业体系中的一个“虽工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13.
世界工厂六大疑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中国是不是“世界工厂”或是否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等问题在经济界引起了最多的争执,几乎每日都在上演傲慢与偏见的剧目。在国际上,一方面,加入WTO后跨国公司普遍视中国为财富重镇,鱼贯而入者如过江之鲫,勾画出一幅中国将加速成为“世界工厂”的红红火火画面;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的经济版--“中国制造业威胁论”新鲜出炉且被西方媒体爆炒,与“中国崩溃论”一起顽强地用口水阻碍着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提出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制造业回归美国。制造业回归美国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在今后5~10年加速发展,由此动摇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压缩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空间,并增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性。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制造业全球布局的变化;依靠创新,使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突破关键技术,内需导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围绕节能减耗,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规模能力、国际贸易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等现实竞争力的角度,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医药制造业在规模上有一定的优势,并且中国医药市场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将其制造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凭借巨大的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和环保管制的放松等优势承接了这一产业转移,制造业借势迅猛发展,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部门,并使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一度被认为已经成为继英、美、日之后新的"世界工厂".  相似文献   

17.
进入WTO之后,人力资本和制造成本的独有优势、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快,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后制造时代"义乌民营制造业应对反倾销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闻名全国乃至享誉世界的亚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一义乌正在打造“小商品制造基地”.然而随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义乌目前也正面临着现实和潜在的反倾销威胁。本文从义乌民营制造业行业现状入手.分析了义乌民营制造业具有的竞争优势及其面临的反倾销威胁.并提出了在中国“后制造时代”义乌民营制造业积极应对反倾销、确保其竞争优势的一些应对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想再对“世界工厂”一说谈点看法。中国经济改革开放20多年,制造业的确有了长足进步,但事实尚远不足以支撑中国是“世界工厂”的豪言。更有甚者,以为中国朝“世界工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当1998年的大连万达足球队获得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甲A联赛三连冠的时候,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正致力于发展制造业,建设"世界工厂"。同样是在这一年,大连市成立了自己的"信息产业局",在当时造电脑都很"时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