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翻译还是应该神形兼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既不能“重神轻形”,也不能“先形后神”,更不能“但求神似,不求形似”。而要力求和原文相似,又要传神,同时要避免神形偏颇,也就是说:翻译还是应该神形兼备。  相似文献   

2.
王坦  刘会凤 《科技信息》2013,(21):182-182
早在20世纪初期,形似与神似就是中国翻译界翻译的两个标准。自从20世纪60年代,傅雷移花接木的提出了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神似派和形似派形成了一场场激烈的对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说明了形似与神似的历史渊源,各派的主张,得出了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只有做到了形神兼备才能重视表达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仿拟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目前还未引起翻译理论界的足够重视,且经过研究后发现对仿拟的翻译有悖于“重神似不重形似”的常规翻译方法,无论是仿词、仿句,还是仿篇,在翻译时都要“神似”当头,然后兼顾原文的特定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诗歌翻译的策略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莉  刘露 《科技信息》2009,(17):226-227
本文列举了三个著名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罗伯特·布格兰德以及伯顿·拉夫尔的诗歌翻译观点和策略,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诗歌翻译不同于散文翻译,诗歌翻译更重精神,散文翻译更重风格(句法结构),诗歌翻译需要更多的调整空间,更近似于重写和创造,更偏重于神似而非形似,这一点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形与神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一个历来为人们瞩目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形神论,要求形神兼备,更强调重神而略形。所谓“传神”的思想乃是我国古代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传统。探讨这一对范畴的发展源流、轮廓及轨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艺术及其理论的特色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神似”本为书画评语,自从被引入翻译后,一直奉为文学翻译的圭臬。事实证明,许多优秀的作文学翻译的译文往往也是神似的,所以“神似”作为翻译的根本原则和最高标准适用于任何文体。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翻译的理想境界是“化境”,本文从“内”与“外”,也即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并结合优秀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三个素质,谈如何碹以“化境”。以形象生动的例子论证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应求神似而非单纯的形似。  相似文献   

8.
董莹莹 《科技信息》2010,(36):166-167
翻译的"真"与"美"之争一直是广为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翻译应当忠于原文,尽可能地保留原语的表现形式,尽量做到"原汁原味",而有人认为翻译要发挥译语优势,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做到使译作富有音美、形美和意美,才能使译作脍炙人口、经久不衰。本文作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即翻译需要在追求真的基础之上,译出美学价值,使读者感到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戏剧翻译不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受到的关注与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文学翻译研究,主要原因是戏剧可以被视为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同时它的本质又决定了戏剧是为了舞台表演并且由观众欣赏的表演艺术。将傅雷的神似学说引入舞台戏剧翻译,以戏剧的表演性为出发点,探讨了在舞台戏剧翻译过程中,以神似学说为指导和评价标准,再现戏剧语言特点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比较《坎特伯雷故事》的两种译文谈起,分析了英语诗歌翻译中形似和神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谷秀春  陈怀凯 《科技信息》2008,(12):136-136
无可讳言,诗,是艺术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同样,译诗也是有着艺术美的创作。卷帙浩繁的译诗,有的青睐神似,有的偏倚形似,有的既"得意"而又不"忘形"。本文首先点明诗歌的可译性,接着从批驳只"得意"却"忘形"的神似和亦步亦趋译其形的形似的角度,引出诗译中形神兼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对于艺术性如何传达到生活形象的逼真问题,苏轼鲜明地提出了贵在传神地鲜明观点。他反对把形似作为论画的标准和只求形似地诗歌创作。苏轼的诗歌传神论可以分为传物立神和传作者之神两部分。  相似文献   

13.
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神似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范畴 ,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出发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理解翻译实践中神与形关系的关键 ,翻译实践中度量神似的若干因素及其价值也应在此基础上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4.
张瑞 《科技信息》2010,(7):206-206,282
诗歌的翻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真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情感,也要尽量再现原文的形式和音律。本文通过对古诗《行宫》的几首英译进行赏析,并说明诗歌的翻译可以做到意、形、音的完美结合,达到神似、形似、音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学对于形似和神似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其实对形似和神似不同观点的重新审视和回顾,就敞开了一条通向诗学真理的通道。大艺术家苏轼的神似之思,即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其神似之思的爬梳乃至于归结,意味着顺着苏轼的神似之思,正在走向诗学真理的逐渐澄清之路  相似文献   

16.
神韵美是艺术语言的特点之一,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体现,是象与意的结合。神韵美通过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由形象激发创造者的想象力,加之创造者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使语言既形似又神似。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书论家那里,书法之"神"不是单一的书法作者的主体之"神"或者书法本身的客体之"神",而是二者的有机融汇后所产生的艺境。我国古代的书论家们论书法,有一个从注重"形似"到注重"神似"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老庄的形神理论在我国书法艺术领域里的重要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8.
刘姝健 《南昌高专学报》2006,21(4):55-56,59
中国画的美,表现在追求“神似”,讲究“意境”,以及诗、书、画、印相结合营造出的独特美。  相似文献   

19.
刘文飞 《科技信息》2010,(28):25-26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浓缩的文学体裁,以寥寥数语,就表达了丰富的意境与情感。汉诗英译作为译学界一个不小的领域,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翻译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韵律的处理,意境再现来详细分析了古诗英译的实践过程当中的难点之所在,并进一步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0.
全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4,(32):245-245
诗歌是中华文明5000年的精髓之一,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翻译一直是很重要且探讨不断的一个领域。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认为“诗乃翻译中失去的东西”,而许渊冲先生就针对诗歌翻译提出了“三美”理论,并坚持以诗体译诗体。此处弗罗斯特所指的“失去的东西”当然指的是“味”,因此该文试着基于以前学者的相关研究来探讨在诗歌翻译中,我们在“意”和“味”中,应如何权衡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