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背景有利于特大型深盆气藏的形式,其沉积相带的圈定是深盆气有利区带评价的基础。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并结合地震相、砂体结构及分布特征,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沉积相可划分为河流三角洲、海湾、湖泊和冲积扇等4种类型,其中三角洲是研究区的主要骨架砂体。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沉积物源、砂体发育特征及其相标志特征,对上三叠统须家河期须一~须三亚期和香溪期香二  相似文献   

2.
川西上三叠统高压封存箱与天然气成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西上三叠统碎屑岩储层是一套低孔、低渗,具高异常地层压力的致密砂泥岩层。须家河组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含气高压封存箱,以生烃增压为箱内主要的升压机制。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对原始高压封存箱的压力场进行调整改造。依据流体封存箱的发展、改造与定型状况,将川西地区划分为箱顶板断通型、断开型、未断型三种气藏类型,并讨论其形成演化过程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地质历史演变出发,重塑了川西北盆地梓渔地区沉积物理藏史、温度史、有机质热演化史;应用TTI值来计算上三受统天然气资源量,并在计算方法上有所改进;根据计算结果,结合该区地质特征,评价了天然气富集程度。经试用效果良好,可普遍用于煤系天然气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4.
川西孝泉构造上三叠统超致密储层演化特征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川西坳陷孝泉构造上三叠统储层普遍为超致密储层,其中蕴藏的丰富天然气资源可能与天然气的早期聚集有关,认识超致密储层的孔隙演化史有助于确立天然气的大规模聚集时期.作者利用显微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分析、阴极发光分析等认识了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结合自生矿物中流体包体的均一温度、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和古地温梯度等建立了储层的成岩作用序列.根据储层在压实过程中的原生孔隙损失规律、成岩矿物形成时期及其对孔隙度破坏的定量化统计、次生孔隙的定量化研究等,认识了储层的致密化进程,即储层致密于早-中侏罗世,但在侏罗纪前一般具较好孔隙度.有利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时期为自上三叠统须四段沉积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沉积末期间.  相似文献   

5.
经对赣中西部地区晚三叠世沉积特征及安源煤系沉积相归属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认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为半咸水的陆缘近海湖环境,并可进一步划分出五种亚相,即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滨湖潮坪亚相、湖泊三角洲亚相和水下冲积扇亚相,对各亚相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描述。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背景有利于特大型深盆气藏的形成 ,其沉积相带的圈定是深盆气有利区带评价的基础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 ,并结合地震相、砂体结构及分布特征 ,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沉积相进行了分析 .研究区沉积相可划分为河流三角洲、海湾、湖泊和冲积扇等 4种类型 ,其中三角洲是研究区的主要骨架砂体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依据沉积物源、砂体发育特征及其相标志特征 ,对上三叠统须家河期须一须三亚期和香溪期香二香六亚期的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对上三叠统各期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综合表征 .分析结果表明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具有深盆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岩相古地理基础 .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识别标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震积岩主要通过地震驱动形成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来识别.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延长组长6-长8中发育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微同沉积断裂、震裂缝、液化砂岩脉、沙侵蘑菇、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负荷构造及枕状层、地震角砾岩、震塌岩等.这些变形构造常沿限定的岩层发育,上、下均为未变形的岩层,显示事件变形特征.同时在塔17井中发现完整的震积岩垂向序列,序列自下而上分为下伏未震层、微断裂层、微褶皱层、碎块层及液化均一层、上覆未震层.该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晚三叠世随着秦岭、南祁连海槽的封闭,南北向逆冲带发生强烈活动;并且为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6-长8发育的大规模浊积岩的外界触发机制是由地震活动引起的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四段和须五段沉积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整个四川盆地的视角来研究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在全盆地内的演化特征,根据须家河组最近新建立的等时地层格架,在重新厘定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单井相和连井相,着重分析了须家河组须四段和须五段地层和砂体的展布及演化特征,并对其沉积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研究认为,须四段主要为灰黄色、灰白色厚层中细砂岩,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和三角洲前缘沉积;须五段主要为灰黑色、深灰色泥页岩夹褐灰色中薄层粉砂岩,普遍夹可采煤层或煤线,发育滨浅湖沉积.须四段的厚层砂体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须五段不但是重要的烃源岩系,也是优质的盖层;须四段和须五段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且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川南地区中、下三叠统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南地区中、下三叠统主要包括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铜街子组及飞仙关组,根据岩石薄片、钻井和地震等资料,以岩石和钻井层序地层研究为主要依据,把川南地区中、下三叠统划分5个三级层序,主要发育有局部暴露层序不整合界面和岩性岩相转换界面2种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特征一直认为以湖相沉积为主,缺少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综合应用钻井、岩心、露头、分析测试数据及地震资料对该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元坝地区沉积与前人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其一元坝地区地层特征与周边地区特征相似,岩性上可以划分5个岩性段,其中须一段、须三段、须五段以细粒沉积为主,可作为全区地层对比划分的标志层;其二须二、须四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平原-前缘沉积体系,辫状河道沉积极为发育,是研究区储层发育的主要层位;其三河流三角洲沉积的物源来至北偏东向的米仓山造山带,而不是前人认为的龙门山造山带,这种近源补给模式是研究区发育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建造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饶阳凹陷马西断层封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封闭性研究对于确定油气藏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关系、泥岩涂抹分析、断裂充填物泥质含量分析、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成藏期的配置和断面力学性质等影响因素的特征,对饶阳凹陷马西断层的断层封闭性进行分析,最后应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判断。结果表明,古近纪中晚期马西断层活动强烈,封闭性较差,正好与本区的油气运移成藏期相配合,为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运移通道;新近纪至今,断层长期停止活动,且其封闭性表现出“上好下差”的特点,对本区沙河街组油藏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川东地区下-中三叠统的锶同位素曲线及年代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川东邻水和渠县采集的73个下-中三叠统锶同位素样品获得了对应于地层累计厚度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C.Korte等利用特提斯和中欧地区219个锶同位素数据及古生物学研究所得出的对应于地质年龄值的上二叠统-三叠系锶同位素曲线对比,将川东下-中三叠统剖面进行了年代地层的划分对比。根据剖面中获得的牙形石化石,讨论了对四川地区三叠系底界的确定,认为应尽可能采用综合的地层学方法对沉积地层进行年代地层划分对比。  相似文献   

13.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湖泊、海相三角洲、滨岸和海湾六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古地理演化经历了由海相环境-海陆过渡相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在须四早期,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褶皱成山,使研究区与阿坝海域完全隔绝,整个四川盆地真正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沙河街组发育大量顺向及反向断层组成的断块圈闭,处于有利构造背景下的断块圈闭仅部分成藏,因此,断层的地质属性制约了油气封闭的有效性。从断层的各项属性如活动性、断距、砂地比、断面应力、紧闭指数及SGR因子等入手,针对研究区的顺向断块、反向断块及倾向相反的顺反向组合断块等3种主要类型开展封闭性研究。研究表明,高含砂量层系(沙二段)反向断块更易成藏,顺向断块成藏概率较低;中、低含砂量层系(沙四下亚段-孔店组)顺向、反向断块均可成藏,且反向断块更为有利。此外,倾向相反的共轭组合断块研究表明,斜交式比共线式组合断块的封堵性更好,斜交式断块的主控断层及辅助断层满足经验断层封闭参数,该共轭组合断块亦是有利类型。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烃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嘉陵江组中具有较大天然气储量的气井在天然气组分上与储量较小的微气井有明显差异,前者天然气以高成熟的甲烷为主.烃类碳同位素特征证明天然气来源于深层二叠系高熟-过熟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反映出嘉陵江组基本不具备生成大量烃类的条件.作者将向下断达二叠系或更深、向上断达嘉陵江组的断层称为嘉陵江组气藏的"烃源断层".烃源断层为二叠系或更深层烃源岩中的天然气向嘉陵江组储层中运移提供了通道,是嘉陵江组天然气富集的关键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新野断层位于南襄盆地南阳凹陷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研究其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分析南阳凹陷的形成演化至关重要。以2/3D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为基础,以正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构造复原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新野断层的三维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对凹陷形成的控制作用。根据断层平面走向,结合倾角和断距变化,将新野断层分为西、中、东3段;空间上认为,新野断层是由多个等倾角面构成的复杂曲面,通过两个垂向轴面和4个横向轴面,将新野断层断面分为11个等倾角区。根据平衡地质剖面复原结果对比,认为新野断层西段、东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中段形成于始新世大仓房期并逐渐与西段、东段硬连接形成一条断层;断层及其上盘地层旋转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断层反转强度自西向东亦逐渐变大。新野断层西段为"座椅式"正断层,中段由"转折式"正断层转"犁式"正断层,东段为"犁式"正断层。沿断层走向的差异沉降和断面形态差异是南阳凹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
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断裂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区断裂构造的野外调查研究,应用断层泥中石英颗粒表面结构扫描电镜研究和^14C测年技术,确定坝址区断裂构造在晚更新世晚期有过明显的活动对坝址区区域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须三期须家河组碎屑长石石英砂岩和须四期砂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分析研究表明:1川西西部都江堰地区沉积物样品具四个主要年龄峰分别为245 Ma、460 Ma、773 Ma和1 836 Ma;川西北部广元地区样品具四个主要年龄峰分别为245 Ma、452 Ma、834 Ma和1 850 Ma;2结合碎屑锆石U-Pb测年特征,表明川西盆地北段广元地区和中段都江堰地区须家河组上部和下部年代学以及地球化学信息一致,主要显示吕梁期(峰值1 836 Ma、1 950 Ma和1 850 Ma),晋宁末期(峰值为865 Ma和834 Ma),加里东期(峰值为460 Ma和452 Ma)和海西-印支期年龄峰(峰值为245Ma),反映两个地区具有相似物源;3结合碎屑锆石U-Pb年龄与周源造山带对比分析,海西-印支期碎屑物质来源于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是秦岭造山带的主要造山阶段,秦岭造山带为该阶段提供物源;晋宁末期是扬子克拉通岩浆活动最活跃时期,扬子克拉通为该阶段碎屑物质主要源区;吕梁期碎屑锆石,主要来自其北缘的华北克拉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莫里青断陷构造、沉积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系统分析,总结出西北缘走滑断裂带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西北缘断裂成盆期为一条高角度的走滑张性断裂,新近系受挤压应力作用发生反转,形成了内部发育众多具走滑性质的次级逆冲断层、挤压褶皱、花状等构造的西北缘走滑逆冲断裂带;宏观来看西北缘断裂经历了早期走滑拉张和晚期走滑挤压2个演化阶段;西北缘走滑断裂对油气勘探具重要意义:深大断裂通过提供大坡度构造环境、有效物源及保存条件为湖泊水下扇有效储集体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且水下扇中扇辫状水道微相上的油气产能较高;断裂带内部形成断褶皱等构造圈闭、具有挤压性质的逆冲断层封堵油气等因素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效圈闭条件;各条件有效配置使得研究区西北缘走滑断裂带成为较有利的油气富集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