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简述三极梯度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三极梯度法在构造型复合油气藏和断块分割型油气藏上的水槽模拟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用三极梯度法对各类复合型油气藏进行单层横向预测,并确定各单层的边界位置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刘吉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131-134,137
利用容积法计算五点法井网井组的地质储量,采用传统方法或已有的方法确定井组的含油面积时效率不高。根据五点法井网井组边界的特征,首先定义了内部井、边井和角井,并提出了相应的判断方法。然后根据井组储量计算原理,确定了内部井不需要外扩,边井和角井需要外扩的原则。最后通过五点法井网井组的组合方式,提出了边井和角井的外扩算法,形成了五点法井网井组边界的自动确定方法。该方法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确定五点法井网井组的边界,进而确定井组的含油面积。  相似文献   

3.
动边界复合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透油气藏中常出现低速非达西渗流现象.各种增产措施的实施,使得该类油气藏的近井与远井区域的岩石和流体的性质有很大不同,因此,可以把低渗透油藏的渗流区域看作复合油藏.充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动边界的影响,建立了均质复合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绘制了有界油藏定压条件下的典型曲线,得到了动边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的干扰试井理论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均质油气藏的干扰试井理论及分析方法已比较完善,双重介质油气藏干扰试井理论相对也比较完整。但是,有关复合油气藏试井的试井理论和分析方法还很少,尤其是考虑井储和表皮的复合油气藏试井理论更少。因此,提出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系数影响的复合油藏试井模型,并利用拉氏变换进行了求解,制作了相应的样版曲线。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中,用试井分析确定井到断层距离,往往是通过近似镜像反映方法得到的。对于压裂井,特别是压裂井离断层较近或压裂裂缝较长时,双线性流持续时间久,还未结束时就出现边界反映,此时镜像反映法就不那样简单了,从精确镜像反映法中推导出,包含断层与压裂裂缝的方位的压裂井到断层距离在Laplace空间的精确解。通过数值反演就可以获得其典型曲线,为压裂井试井解释识别边界反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用实例分析,说明该理论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CAGH算法和投影法进行车牌定位的方法。CAGH基于梯度幅度直方图和类内方差进行边缘提取,先分析经“非最大梯度抑制”后的梯度幅度直方图的特征,确定边缘集中区域,再通过类内方差确定梯度阈值,并利用该阈值确定边缘。然后利用投影算法在其所得边缘图像中寻找车牌的左右边界和上下边界,结合图像灰度序列与单位矩形的互相关函数定出车牌的位置,为进一步精确车牌定位以及字符识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的凝析气和原油高压PVT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确定了适合描述该凝析油气藏流体相态行为的流体组分特征参数;利用地质研究成果所确定的单井各层物性参数,结合构造形态和井位,建立了相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为了论证盆5井区凝析油气藏气顶合理开发技术指标,从6个方面对该凝析油气藏未来的开发指标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所得的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该凝析油气藏实际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边界变温时功能梯度板的二维稳态热传导及梯度参数 γ的影响,基于该板的二维稳态热传导基本方程,假设热导率沿板高呈指数函数形式分布,用分离变量法和三角函数正交性,导出三边界恒温与上边界变温时该板的二维稳态温度场的解析解,与有限元解对比可知,2种方法结果一致。结果显示:上边界线性热载时,板内温度场分布无对称性;上边界正弦热载时,板内温度场分布对称于过形心的y轴;随着γ的增大,板内高温区不断向两侧和下侧扩展。因此,可选择适合的梯度参数和边界不同变温来满足设计、应用和热应力分析的需要,所获得的解析解可作为检验其他近似方法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兴隆台潜山油气藏钻井困难进行分析,提出了兴隆台潜山油气藏钻井技术方案及应用,通过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方案确定以及实施,该井钻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国油气藏开采提供更多的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10.
将水下地磁异常视为偶极子磁性目标,通过安装在载体上的测量装置测量磁性目标磁场大小与梯度来确定目标与载体间的相对位置.分析了由于磁传感器轴间非正交、增益不一致与零点漂移以及磁传感器安装中心偏差和指向不一致等因素所引起的磁场大小和梯度测量误差,及对水下载体定位精度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磁场梯度相比磁场大小相对误差较小,受误差源的影响较小;相比于安装中心错位和指向偏差,磁传感器的三轴正交性、轴间增益一致性等对磁场梯度测量精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水下磁异常定位算法的误差随磁场梯度误差增加而增大,为获得高精度定位必须采用性能优良的磁传感器或对其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1.
东部凹陷荣兴屯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荣兴屯构造带各局部构造的构造特征并优选出有利区带,通过构造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平衡剖面图,对荣兴屯构造带的基本构造格局、次级构造单元、构造层划分、构造样式以及圈闭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其总体具有东西倾向分带、南北走向分段和垂向构造分层的变形特点,东西分为5个构造单元,上下分为4个构造层,中—南段较北段构造样式更为复杂,圈闭类型主要是断块、断鼻等构造型圈闭,各局部构造与不同构造层油气富集程度差别大。结合烃源发育与已探明油气藏分布特点,指出烃源岩、构造格局和断裂体系是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认为荣兴屯斜坡带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并对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莫里青断陷是伊通盆地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结合盆地基底形态、断裂分布特征、地层构造特征、盆地构造演化历史、盆地油气勘探现状等,莫里青断陷可进一步划分为西北缘断褶带、靠山凹陷、小孤山断阶带、尖山隆起带等三级构造单元。莫里青断陷的发育受控于近于平行的东、西两条边界断裂,即西北缘和东南缘边界断裂。断裂构造是伊通盆地最主要的构造类型之一,包括控盆边界断裂、盆地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内部断裂及后期盆地反转挤压和基底隆升作用形成的断裂,它们形成数量众多、规模不等、走向不一、性质各异、形成时期不同的复杂断裂系统。分析构造圈闭形态演化、圈闭形成和破坏时期,再结合生、排烃时间和油气运移路径有效性分析,可对构造圈闭有效性、盆地油气资源前景作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一种运动车辆的阴影消除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运动车辆阴影消除时可靠性和实时性难以兼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检测线的线间差分的阴影消除新方法.通过检测运动区域四周方向线的线特性确定出运动区域所属的车辆/阴影模型,结合车辆/阴影模型和运动区域找到检测线,再利用检测线在彩色空间内的线间差分和检测线的属性找到阴影和车辆的分界点,进而根据分界点找到车辆和阴影的分界,从而实现阴影的消除.由于利用了检测线在彩色空间中的颜色特性和检测线在灰度空间中的背景图像,因而新方法具有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并提高了低亮度车辆的阴影消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阴影消除新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分析圈闭含油气性特征的基础上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给出了构造圈闭含油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此方法不仅可以综合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 ,而且还可以通过关联度给出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 .运用该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 T3反射层构造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含油气性好的和较好的圈闭主要分布在徐家围子断陷及相邻地区、莺山断陷及相邻地区、古龙断陷及绥化断陷 ;基本上好及较好的圈闭以生油凹陷为中心呈环绕状和沿控制断陷的边界断层成串珠状分布 ,尤其是徐家围子断陷和莺山断陷 ,是深层主要的生油中心 ,控制了深层油气分布 ;北部各断陷及常家围子断陷圈闭的含油气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岩心和地震资料,对断层、不整合、砂体的输导能力进行评价,认为南部乌夏断裂带大断裂及其伴生断裂是研究区的油源断裂,为油气由深部向浅部垂向运移提供了重要通道;八道湾组和清水河组砂岩厚度大,泥质隔层少,横向连通性好,成岩作用弱,物性好,为油气横向运移的通道;不整合面上部的近物源底砾岩,分选差、物性差,对油气的横向输导作用不大.深浅2套断裂、上下2套毯状砂层匹配构成了研究区高效的网毯式输导格架.综合分析构造背景、输导体系、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关系,提出了"断-毯-梁"三因素控藏的认识.断裂(油源断层、油藏断层)控制油气聚集层位,毯状输导砂体控制平面分布,鼻状构造背景控制相对聚集,储集层岩性、物性控制富集程度.成藏体系分析,建立了宽缓斜坡带源外沿梁网毯式输导成藏模式,指出毯内断层遮挡的断块圈闭、砂体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和次级断裂沟通的毯上砂体构造-岩性圈闭、岩性圈闭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资料为基础,分析锦州25-1大型轻质油气田基本成藏条件,并对其生烃史、排烃动力、成藏期次、油气充注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锦州25-1油气田是一个优质的大型油气田,其形成的基本条件是该区具有多成因的大型圈闭群、充足的烃源岩条件以及理想的储盖组合;烃原岩排烃的主要动力是干酪根向油...  相似文献   

17.
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中的油气运移聚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是前陆冲断带中的两种典型构造形式.运用有关断层中流体运移和封堵理论及方法,结合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冲断带的油气勘探实例,对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中油气运移和聚集行为进行分析讨论.初步认为断展褶皱中的油气运移与聚集能力优于断弯褶皱。具体特征表现在断弯褶皱中是:1)台阶状逆断层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使得其上、下盘构造被隔离为两个不同的油气运移与聚集体系;2)上盘背斜圈闭中的油气主要来自于褶皱后翼的向斜凹陷;3)背斜圈闭中的储层有可能被轴面变形条带分隔为3个隔离油气舱;在断展褶皱中其特征是1)断层端点的扩展作用过程,就是在断层阀机制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带从下部地层向上部背斜核部运移输送的过程.2)断层上、下盘及背斜两翼可以构成一个统一的油气运移聚集体系.3)背斜储层中的油气往往处于异常流体压力状态.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区新生代构造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是在岩石圈裂陷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裂陷作用控制着盆地区构造样式和沉积样式的形成与演化,从而影响着烃源岩、储集层的发育与分布,并制约着生油岩成热度和生烃过程以及油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主干断层角度较陡、拆离面较深的伸展凹陷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而构造样式从由平面式正断层控制的地堑或简单半地堑演变成为由铲式正断层或坡坪式正断层控制的复式半地堑,有利于油气圈闭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天然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方法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对天然气成藏动力学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背斜圈闭气藏(含上倾型构造及地层圈闭)、向斜圈闭气藏(深盆气圈闭)及煤层气藏(源内气藏)3类气藏进行,但是,研究的侧重点差别很大。其中,对背斜气藏的研究主要侧重天然气初次运移、二次运移、聚集及保存机制的研究,对向斜圈闭气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气水倒置形成、气藏异常压力形成机制的研究,而对煤层气藏的研究则主要侧重煤孔隙的形成、煤层气富集及保存机制研究。存在问题:其一,把背斜气藏和向斜气藏当成两种成藏动力学机制完全不同的气藏类型,其动力学依据不充分;其二,没有解决气源岩内天然气初次运移机制和聚集机制的矛盾。结论建议应加强两方面的研究:其一,以盆地升降运动为动力学基础,研究天然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其二,以烃源岩—断裂—储气层为基本输导格架,研究不同输导介质中天然气成藏的动力学机制。上述研究有望解决不同类型天然气藏形成动力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非构造油气藏综合勘探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构造演化和生烃与油气运聚散的关系,总结成功的地震相和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特殊地震处理和油气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3个层次、5类方法的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思路。3个层次及有关方法是:在盆地规模上进行整体、动态、综合研究,寻找有利油气聚集带;在有利油气聚集带规模上,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震地层学研究,寻找各类有效尖灭体和圈闭;在可能的圈闭基础上,利用地震烃类检测和化探技术进行圈闭评价。3个层次5类方法的全面研究和有机结合是减小非构造油气藏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