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华北地台、西拉木伦加里东褶皱带及贺根山海西褶皱带交界地区的深部构造,在辽西-内蒙地区进行了转换波地震测深。本文给出了转换波测深的基本结果,同时试图通过对转换波方法本身的进一步研究,给出更多的关于地壳结构和间断面性质的信息,并据此进行测深结果的构造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转换波(P-SV)的传播速度比纵波低,传播不受孔隙流体的影响,传播规律和纵波有较大的区别,可以进行有效的油气识别。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储层以陆相中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储层分布变化大,横向上低孔低渗,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比较强,P-SV波资料处理与P波资料处理有一些差异的特征,对SLG气区实际3D-3C地震资料处理中的转换波静校正问题、共转换点(CCP)道集抽取方法、转换波的速度分析方法、动校正方法及转换波和纵波比例压缩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3D-3C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和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将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转换横波合成记录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换波地震剖面的解释过程中转换横波的合成记录标定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转换横波合成记录制作方法,即将纵横波声波测井曲线相加,得到伪转换波声波测井,从而得到伪转换波反射系数,再用常规的制作合成记录的手段制作转换波合成记录,可以得到时间准确、振幅特征近似准确的结果.该合成记录制作方法简单、快捷,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证明了制作方法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与纵波地震资料相比,由于多分量资料的矢量特征、各向异性和转换波传播路径非对称性,因此需要一套特殊的资料处理技术,解决多波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题,同时发挥矢量波场的优势,从而改善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的质量.利用多分量的矢量特征、偏振特征以及面波特征,压制随机和相干噪声,进行纵波和横波的波场合成与分离.针对转换波非对称传播路径问题,提出转换波共反射面元计算、建立近地表浅层横波速度模型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转换波共反射面元和转换波静校正问题.各向异性对转换波的影响比纵波更加明显,因此如何从多波资料中反演各向异性参数,消除各向异性参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这个处理环节中,建立了4参数各向异性反演方法,实现转换波各向异性动校正和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同时在国内最早提出和实现了转换波弯曲射线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改善偏移能量的聚焦性,降低成像剖面低频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偏移距方法的转换波保幅叠前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程波方程为基础推导转换波保幅的虚拟偏移距(POM)方法的权函数,在POM道集映射过程中直接实现保幅.保幅的POM叠前偏移方法不但简化了转换波的处理流程,提高了覆盖次数和信噪比,而且在偏移过程中体现出来了对振幅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水平层还是大倾角地层转换波的POM法都能使构造进行准确成像,并且使偏移后的振幅体现反射系数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半导体光放大器内四波混频的特点,研究了波长转换过程中的一些特性,通过实验记录给出了波长转换时提高转换效率和增强信噪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几何地震学方法研究了转换界面的倾斜状态对PS-P走时差方位分布的影响。以简明的几何处理给出了倾斜界面上的折射和转换及P波入射点和PS波转换点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层间递推关系和射线追踪计算,做出了倾斜Moho面情况下PS_M-P走时差残差方位分布图。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比较,以试错法确走赤峰地震台下方Moho界面走向200°,倾角5°,所得结果与人工地震测深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
弹性应力波的修正理论指出关于体积应变的波动方程与现有理论一致,但发展了一组关于体积应变和偏应变的弱耦合波动方程。针对矩形板受侧向集中载荷冲击下应力波的波动问题,建立了应力波传播的两组控制方程以及加载面和自由面的波动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波动方程,数值分析了应力波关于主波和次波的传播以及自由面上斜入射波的反射过程。偏应变在传播过程中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与体积应变共同传播组成主波,另一部分传播较慢形成次波。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与冲击载荷下纳钙玻璃板中应力波的传播图像是完全符合的。  相似文献   

9.
情感识别中脉搏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oiflet 1小波对脉搏波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利用重构的小波第三层高频信号的极大值来确定原始信号主波峰值的范围,进而定位原始信号主波峰值的位置并以此位置为参照点确定潮波、重搏波峰值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取脉搏信号的时域特征,对情感状态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脉搏率均值等特征对悲伤、愤怒和恐惧3种情感的总体分类正确率均能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10.
P-SV转换波静校正是转换波处理中的一个难题,常规的纵波静校正方法不能用于转换波处理。利用初至波进行纵波静校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转换波初至识别和拾取困难,针对转换波的折射静校正方法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对转换波初至的组成和特点进行了讨论,通过推导共检波点道集中初至的时距曲线得到了共检波点道集中P-P-P波初至和P-P-SV波初至在一定偏移据范围内平行的结论。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共检波点域初至波叠加法确定转换波初至的算法,并对苏里格地区的转换波资料进行了转换波初至识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标量场效应的实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典电动力学的框架内,普遍自由选择涉及电磁势规范变换的任意规范条件.Lorentz规范条件考虑非均匀势波动方程的推导,但这同样表明电磁势的标量导数被认为是非物理的.这些标量表达式可以有新物理场S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广义经典电动力学,预言标量场效应,通过实验来检验推广的电动力学.按照场重新阐述非均匀势波动方程后,可以看成是广义Gauss定律和Ampere定律,同样包含S的导数.新近的实验结果与存在的标量场预测定性结果一致.为了检测存在理论的正确,需要进一步定量检测,Tesla关于预测效应开创性研究的重要性不能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2.
交互式多波层位标定方法及可视化软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多波地震资料解释的需要,开发出一套多波多域合成地震记录和层位标定方法及可视化软件.合成记录和层位标定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纵波或转换波,还适用于时间域或深度域.该软件是基于QT3.1.2开发环境,运用混合编程手段开发而成的.现可提供不同平台版本.理论模型验证了其正确性,运用于实际资料,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及软件为多波地震资料解释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技术上解决了在QT开发环境中C 语言与Fortran语言的混合编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极化滤波法在海底多分量地震数据中纵横波波场分离的应用.通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P波和PS波地震记录的合成原理构建地质模型数据,利用地质模型数据和实际海底多分量数据对该法进行应用,并绘制矢量端点图说明分离效果.结果显示,以上数据中垂直Z分量的转换波和径向R分量的纵波基本消失.对于海底多分量数据,极化滤波法能够将纵横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瑞利波在层状介质中的传播特,研究了瑞利波探测技术在工程勘探,尤其是在地质分层勘探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实际探测结果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层地震横波反射法最佳应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浅层地震波纵、横方向分辨率的讨论,给出了提高地震反射波测试分辨率的几条途径,通过对震波反射系数和地震波速分布的讨论,表明地震波速在地震勘探中的重要性,尤其是给出了软基地区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值与地层深度的某种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浅层地震横波反射地区的优点以及局限性,并论述了该方法的最佳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转换测量卡尔曼滤波在机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维空间中推导了转换测量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了在目标真实位置已知的条件下去偏转换测量值误差方差的表达式及在测量值已知条件下去偏转换测量值方差的表达式,并给出了在机动目标跟踪中,预测值与量测值的选择准则.运用“当前“机动模型和此算法给出了机动目标的仿真,取得了较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7.
Structure models associated with P- and S-wave velocities contain considerable amount of information on lithology and geophysical properties, which can be us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 However, records of converted shear waves are less due to the speciality of seismic survey at sea and the rigorous generated conditions. The study on shear waves has always been a weakness for studying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s of South China Sea (SCS). In this paper, Eleven three-component OBSs were deployed along the Profile OBS-2001 in northeastern SCS. After the data processing of polarization and band-pass filter, converted S-wave phas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radical-component records of nine OBSs. Taking the OBS7 as an exampl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verted shear waves we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s. A few phase groups, such as PwSc,PgSs,PnSc,PmS, and PwSn, were found coming from the deep crust or Moho interface by simple theoretical model calculation and ray-tracing simulation. The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the underlying basis for studies of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Poisson’s ratio structure, but als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ustal petrology and seismology, which will be of importance for making full use of S-wave informa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解释中, 反射纵波与转换横波反射时间关系是影响地震储层预测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转换波叠前道集进行纵横波速度比提取及纵波与转换横波反射时间匹配处理方法。模型资料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以直接由转换波道集计算得到横波速度、纵横波速度比等参数,应用这些参数可实现纵波与转换波反射时间匹配处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特别适合于水平层状地层多波多分量资料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