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组合模型预测油田产油量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时间序列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动态趋势预测理论。将时间序列分析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用于油田产量预测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先采用灰色建模或逐步回归方法,从数据中得到趋势项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剔除趋势项之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AR模型或ARMA模型。将以上两个模型结合起来构成组合模型,用于预测油田产油量。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容易实现、预测准确的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花土沟油田1976年开始试注水,1981全面投入注水开发,采用250m井距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注水。注水模式为"早期温和注水,注水强度逐渐增强,在饱和压力附近达到注采平衡"。目前共有注水井157口,开井122口,分注93口,分注率69%,分注层段合格率84%,阶段注采比1.38,累计注采比1.13。通过高效注水,花土沟油田地层能量得到有效补充,油田压力回升,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有所升高,含水上升率得到控制,递减减缓,年产量稳步上升,注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时间序列分析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动态趋势预测理论。将时间序列分析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用于油田产量预测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先采用灰色建模或逐步回归方法,从数据中得到趋势项的数学模型,然后对剔除趋势项之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AR模型或ARMA模型。将以上两个模型结合起来构成组合模型,用于预测油田产油量。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容易实现、预测准确的优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鄯善油田裂缝体系及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较好地开发鄯善油田,研究了裂缝对油田开发的影响。方法在研究鄯善油田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岩心古地磁定向和倾角测井解释。结果确定了该区裂缝方位主要为NE和NW向,是燕山构造运动时期形成的;分析了天然裂缝的有效性,探讨了天然裂缝对人工压裂的影响,认为NW向天然裂缝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夹角很小,压裂裂缝主要沿NW向开裂;最后分析了裂缝对注水的影响。结论在布井时应避免沿天然裂缝和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布置注采井,注水压力应低于地层破裂压力。  相似文献   

5.
吉林油田注水系统结垢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吉林油田注水系统的特点,对碳酸盐垢,硫酸盐垢的结垢趋势分别进行了理论预测,同时对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中的结垢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吉林油田注水系统中可能会形成碳酸盐垢而不会形成硫酸盐垢,理论预测和实验室仿真实验完全相符,为吉林油田注水系统选择合适的阻垢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调整与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成功开发的主要特低渗油田——安塞、靖安、华池油田长6、长3油层的储层特征及开发实践,提出了改善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注采参数、注水方式优化及调整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量及最终采收率,降低开发投资和生产成本,以提高整体开发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所谓油田的注水开发,就是油藏的二次采油,是在利用天然能量第一次采油后运用最多的一项提高油田采收效率的方法。研究注水油田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油田注水开发的动态分析技术及注水效果评价技术来分析提高注水油田开采效率的措施,并对油田注水设备技术和分层注水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从中后期注水开发油田的多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建立了油田状态的微分动态模拟,并由此进行预测。得到了通过油田整体状态变量研究其单一状态变化趋势的新方法。并对国内HL注水开发油田进行了试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首要任务,白狼城油田近年来在注水开发中不断探索出符合该油田自身特点的开发模式,通过对油田油藏的精细认识、制定合理的注水开发方案、严格按照注水开发方案分步实施、定期进行动态监测以及适时开展调整措施等方案使得油田保持了较长的稳产增产期,降低了递减率,提高了最终采收率。本文总结了白狼城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几点做法,以期对其它同类油藏的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谷建伟  周鑫  王硕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759-10763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油田的产量预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有许多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但大多数都不能给出具体的预测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asso算法的预测方法,结合现场生产数据,选取一系列相关特征参数,通过对参数数据的初步分析,初步选取各个参数的函数形式,然后利用Lasso算法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最终达到预测产量的目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预测模型比较准确,可解释性强,且预测精度高,可以应用于矿场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12.
各种方法计算的递减率值,虽然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产量的递减,但含义有所不同,不能当作相同指标来引用和对比。根据递减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不同递减率表达式基本含义的认识,研究了不同递减规律下递减率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推导出了年产量递减率、年产能递减率、月递减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上述关系式及其递减规律,能够快速而简捷地进行递减率指标预测,从而确定年度分月产量运行安排或开发生产规划安排,能有效地指导油田开发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常规油田开发模型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油气产量历史预测的可行性。油田实际资料验证评价结果表明:该法模拟预测精度高,效果好,简单实用,不失为油气产量动态预测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开发成本高,调整空间小,风险及不确定性大,开发指标预测对于深水油田的开发决策至关重要。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Akpo油田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油田丰富的地震、地质及生产动态资料,综合考虑沉积相、砂体叠置关系、储层连通程度及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对该油田生产井展开分类研究,结合油藏工程理论建立考虑储层因素的生产井含水上升及产量递减规律定量预测方法。结果表明:①深水浊积砂岩油田储层构型复杂,生产井动态规律差异明显,储层特征是影响生产动态规律的关键因素;②所建立的方法首次将深水浊积油田储层研究与生产动态规律相结合,预测精度高,现场适用性强;③研究思路与工作流程对其他油田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海外深水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称为前移回归的时间序列预测新方法,其建立依据是,经济指标是多项相关因素的函数,一个时间段内各项指标(自变量)的值会影响下一时间段待预测指标(因变量)的取值.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往时间序列预测只是自身拓展而不考虑多项因素(变量)的不足,也弥补了回归分析预测法必须已知同时期各个自变量值才能预测的缺陷.以福建省人均GDP的预测作为实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油井产油量和产水量的方法.利用油井过去实际每个月的日平均产油量和产水量做为网络的训练样本,经网络学习后,输入油井待预测的时间,可预测出相应时间的日平均产油量和产水量.同时,编制的通用软件经胜利油田21口井实际产油量和产水量检验,结果表明:网络是一种可行性的预测油田单井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稠油水平井注汽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8):1786-1790
针对水平井在注汽过程中,由于水平井段长,吸汽不均致使受热井段短,采收率低的问题,进行稠油水平井均匀注汽技术研究。根据分层注水原理,将单点注汽完善为多点注汽,通过孔眼限流,调整注汽剖面,保证水平段均匀受热,提高加热效率。应用油田统计数据,给出孔眼个数确定数学表达式,根据热学理论,建立水平段蒸汽干度分布模型及地层吸收热量与蒸汽干度降低损失热量平衡方程,确定了注汽孔眼直径,同时在注入工艺上进行改进,保证蒸汽正常注入。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在大庆油田第一口稠油水平井中应用,放喷阶段产油为该区块平均单井产油的7.3倍。测温曲线表明,水平段温度分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实现了均匀注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海上低渗油藏、稠油油藏储量占未动地质储量中比例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地动用此类难动储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注气驱油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应用了数十年,而中国海上注气驱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国内外注气开发理论及应用的综述研究,结合中国海上油田的开发现状和生产难点,分析了海上注气驱油技术发展的7项制约因素,并探讨提出了拟解决措施和方法。研究表明,海上油田注气驱油技术应用潜力较大,关键技术的本土化及多手段联合应用可降低潜在开发风险,提高开发经济效益,对推动海上难动储量的有效动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混沌时间序列的局域线性回归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非线性预测新方法.它已在天气预报、经济预测、电力负荷预测、股市预测等方面得到成功应用.混沌运动是确定系统具有内在随机性的一种运动,它的行为极其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混沌系统从两个极其邻近的初始点出发的两条轨道...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田停产后地下流体如何运移分布、地层能量如何恢复、产能如何变化等问题开展油田停产后油水渗流规律及地层能量恢复程度等研究。研究中综合利用了物理实验模拟、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等多项方法。研究表明,油田停产期间仍存在微观油水运移,油水重新分布,油藏压力逐渐回升,地层能量逐步恢复。因此油田经过较长时间的停产后,单井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含水先降低后上升的特征。研究结果对长期大范围停产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发规律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