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综合利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和纳米复合镀层技术修复大型发电机转子轴颈.研究了摩擦电喷镀技术的主要工艺参数和镀层硬度的关系,比较了摩擦电喷镀技术和普通电刷镀技术制备镀层质量,最后介绍了修复工艺和流程.结果表明:摩擦电喷镀技术明显优于普通电刷镀技术,当电压为12 V,镀液喷射速度为2 m/s时,制备的镀层硬度最高,在此工艺下,修复的轴颈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昌福 《科技信息》2008,(36):309-310
从模具失效的特点出发,简述了电刷镀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实际应用的操作工艺,并结合生产实例,说明的电刷镀技术在模具修复中真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电刷镀技术     
《科技成果纵横》2002,(5):35-35
电刷镀是不用镀槽而使用专门的电源、镀液和镀笔,使镀笔接电源的正极,工件接电源的负极,依靠蘸满镀液的镀笔与被镀件做相对运动而获得镀层的一种新工艺。电刷镀技术是表面修复和表面强化的新技术,根据工艺要求可简便快捷地修复磨损腐蚀的机械零件,达到耐磨、耐蚀,改善钎焊性,增加导电性。在电器触点、互感器导电体上电刷镀银、镍、锡等应用非常方便。该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的镀层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电刷镀多层复合镀层工艺的装置与技术条件 ,对电刷镀镀笔进行必要的改进 ,探索了利用改进的电刷镀技术制备性能优良的多层Ni Cr2 O3 、Ni SiC等复合镀层在工艺上的可行性 同时 ,还研究了多层复合镀层的强度、组织及显微硬度等性能 结果表明 ,多层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 ,细小的结晶晶粒和较高的显微硬度 本研究的成果可用于修复磨损的机械零件和对零部件进行表面强化 ,因而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刷镀新技术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刷镀技术是现代表面工程新技术。文章介绍了电刷镀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综述了电刷镀技术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Ni-P-B4C合金电刷镀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在镀液中加入B4C微粒,通过改变镀液浓度、电压、pH值以及镀速等条件,达到改变镀层的厚度、硬度以及耐蚀性等。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得到了Ni-P-B4C合金复合电刷镀镀液较佳的浓度配制。并对电刷镀镀液各成分在刷镀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镀速和镀层成分的影响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进而对复合电刷镀中微粒的共沉积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从而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Ni-P-B4C复合电刷镀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7.
应用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对深井泵泵内流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流场对泵阀运动规律的影响以及泵内结构对流场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对混相流深井泵采用偏心球形阀球;对于流道狭小的深井泵采用滴形球阀;对含砂的抽油井所用深井泵,则采用嵌有密封胶皮的锥形阀球。在保证最大过流面积的条件下,阀球罩的断面形状应该尽量采用流线型,以减小过流阻力。应考虑将柱塞的吸入口设计成流线型或喇叭口型,以降低其吸入阻力。在保证柱塞出口有最大过流断面的同时,也应将柱塞出口流道设计成流线型,以此降低柱塞出口处的过流阻力。  相似文献   

8.
在Ni-P-B4C合金电刷镀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在镀液中加入B4C微粒,通过改变镀液浓度、电压、pH值以及镀速等条件,达到改变镀层的厚度、硬度以及耐蚀性等。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得到了Ni-P-B4C合金复合电刷镀镀液较佳的浓度配制。并对电刷镀镀液各成分在刷镀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镀速和镀层成分的影响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进而对复合电刷镀中微粒的共沉积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从而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Ni-P-B4C复合电刷镀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国产200MW水-氢-氢冷发电机组。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长,发现机组排补氢气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氢气纯度和氢气压力下降较快。在对氢系统和密封油系统的多次原因查找和分析后,发现发电机转子轴颈严重磨损是造成发电机氢气问题的最本质原因。通过应用成熟、可靠的电刷镀修复技术,很好地将转子轴颈磨损修复,彻底解决了发电机氢气纯度和氢气压力下降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艾薇  高志  潘红良  艾红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2):112-113,111
本文详细分析了电刷镀渡液各成分在刷镀中的作用,并对复合电剧镀中微粒的共沉积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为正确制定复合电刷镀工艺提供了依据。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复合镀层较纯镍镀层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11.
应用Al2 O3基和TiC基陶瓷刀具 ,解决了一系列难加工材料的加工问题。通过陶瓷刀具在 2 5MN镦粗压机和 315 0KN拉伸压机的柱塞、柱塞缸的精加工中以车代磨的试验研究 ,证明利用陶瓷刀具切削能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提高零件已加工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了加工成本 ,促进了机械加工工艺的改革并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高压往复动密封柱塞微扰摆动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压往复单元中 ,滑动副之间经常会出现滑动不灵或卡死的现象。为了探讨问题的本质 ,本文针对柱塞、缸筒滑动副推导了非定常工况下的 Reynolds方程 ,并用数值法进行了求解 ,得到了柱塞受微扰摆动时描述油膜动态特征的刚性力矩及阻尼力矩的关系曲线 ,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柱塞受微扰摆动时系统是极不稳定的 ,油膜侧向力随柱塞表角的增大而增大 ,滑动副之间会因摩擦、磨损最终导致密封失效。在高压密封结构设计中 ,系统的对中性能和扶正能力仍然是优先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高压燃油泵的改进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轴对称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燃油泵柱塞和柱塞套的工作变形进行了分析,针对普通燃油泵因燃油渗漏而难以建立高燃油压力的问题,利用柔性可变截面控制技术,对燃油泵柱塞偶件进行了改进设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油泵柱塞副的配合间隙可随燃油压力而变化;在燃油压力升高时,配合间隙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直流和脉冲两种电特性对刷镀质量的影响,讨论了脉冲电刷镀速度快镀层质量优良的机理,为刷镀技术提供了新的可靠工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汽车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应用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技术,研究自修复材料保护层的摩擦性能、显微硬度,在行车试验中研究自修复材料技术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节油、尾气等综合性能指标,并在形成自修复材料保护层的性能下进行了无机油行驶的研究.实验证明自修复材料可对已磨损的零件表面进行不拆卸原位修复,自修复材料保护层具有超低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柱塞气举工艺选井的压力条件以及建立更为准确有效的工艺可行性判别方法,利用U形管原理对实际柱塞工艺井的井筒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了柱塞在井底和井口位置的状态模型,得出了工艺可行性判别图版。通过柱塞气举实验和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实验数据验证准确率为87.5%,现场实际数据验证准确率为80%,准确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可判断柱塞在井筒中是否可以运行至井口将液体带出,因此,既可以用于柱塞工艺可行性判别条件之一,也可以作为已经实施了柱塞工艺气井的废弃指标,同时,在模型的实际应用中,依据实际井况建立的判别图版可简便快速的获取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利用柱塞泵表面振动信号不解体诊断柱塞泵机械运动部件故障的研究 .首先讨论了柱塞泵机组的结构与运动特点 ,确定了振动监测部位 ;其次分析了柱塞泵机组的振动激励源和影响因素 ,根据理论与经验公式 ,计算了各激励源振动特征频率 ,分析研究了柱塞泵组各组件部位故障振动频谱识别特征 .对现场运行设备诊断结果的分析说明 ,利用振动信号对柱塞泵机组主要运动部件状态进行监测与故障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石锦芸  楼晓春 《科技信息》2010,(25):I0021-I0022
以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粉末冶金微孔过滤器的再生装置的组成及原理。该再生装置的核心是电子控制系统,本文就粉末冶金微孔过滤器的再生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设计了电控系统的电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某厂生产的高压泵配195柴油机飞车问题,从改进设计油泵柱塞入手,通过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设计出了符合使用要求的柱塞,解决了飞车问题。并且改善了柱塞工作性能,降底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工作寿命。这一成果已在该厂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气井柱塞上行程的动力学分析入手 ,充分考虑地层产气、产液等因素对柱塞及液柱上升的影响 ,建立了柱塞上、下行程动态模型 ,同时结合气井生产动态 ,建立了柱塞举升排液采气优化设计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计算气井生产时的积液速度、柱塞最佳上升速度以及将井底液柱举升至地面所需要的最高套压值 ,从而可以预测出柱塞排液的运行周期数和周期举液量。现场试验证明 ,该模型将柱塞运行动态与气井的生产动态较好地结合 ,能够适应液体、井况和油藏参数或特性的变化 ,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较好 ,具有普遍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