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楠 《科技信息》2010,(21):236-236,261
《呼啸山庄》和《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两支奇葩,其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苔丝的悲惨命运牵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对于他们而言,忠于自然、忠于心灵、忠于爱最终成为他们悲剧命运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继《大卫·科波菲尔》和《老古玩店》之后,我国最近又放映了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英国电视连续剧——《双城记》。《双城记》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查尔斯·狄更斯后期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3.
狂热的爱和猛烈的复仇在各个人物之间展开,爱和复仇是《呼啸山庄》中的一对冲突。  相似文献   

4.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体现了独特的有关女性价值的恩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的差异,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会发现女主人公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她们命运不同,性格同中有异;《简·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呼啸山庄》中,艾米丽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她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5.
李莎 《科技信息》2010,(18):I0138-I0138
在《呼啸山庄》里,爱米丽·布朗特描写了凯瑟琳和希刺克利夫的爱情。男女主人公狂野,粗暴,缺少教养和文明开化,心属荒野与自然。他们的爱是心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是永恒的。这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爱情、生命和自然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历来讲究译文的美。依照刘宓庆先生提出的翻译的美学标准,即相对性、时代性、社会性和依附性,审视《双城记》三个流行的译本,主要从耿智和萧立明教授翻译的《双城记》新译本引例,来讨论如何依照翻译的美学标准来实现译文的美。  相似文献   

7.
谈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爽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6):103-105
狄更斯小说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的多部小说都表现了这一点,其中更以《双城记》为代表。本文详细阐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并对之加以剖析。指出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4,(18):94-95
<正>狄更斯亲笔签名《双城记》开售英国19世纪文学大师狄更斯亲笔签名和赠言的小说《双城记》近日在伦敦上架出售,标价27.5万英镑。狄更斯在这册送给与其同时代的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珍本上的签名日期为1859年12月,由伦敦市中心专卖珍稀、古籍的彼得·哈林顿书店销售。如果这本书以书商要价售出,那就是迄今为止价格最昂贵的狄更斯作品之一。2009年,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以超过29万美元售出狄更斯小说《圣诞颂歌》付印前的书稿。艾略特1857年发表短篇小说《运气不佳的阿莫斯·巴顿牧师》,狄更斯十分欣赏作品中的"女性笔触",遂将自己的小说《双城记》赠与艾略特表达赞赏之意。  相似文献   

9.
狄更斯《双城记》的宗教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静 《科技信息》2007,(31):489
《双城记》作为狄更斯一部杰出的作品,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和谴责贵族的残暴。透过表层,笔者发现小说还宣扬了在爱和再生的追求中的牺牲精神。其中,激情,宽恕和复活,明显具有宗教色彩。本文试图从故事情节,场景描写,任务刻画三个方面揭示小说的宗教底蕴。  相似文献   

10.
朱虹 《科技信息》2008,(12):234-234
本文尝试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呼啸山庄》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复仇、自由与爱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英国天才女作家艾米莉.博朗特创作的《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关于爱情与复仇的故事,讲述了英国大工业动荡时代人性的冻结与复苏。文章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主人公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性格特征,进而归纳出小说的主线——复仇的根源,从而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这部杰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借用原型批评中的"替罪羊"原型,应用勒内.吉拉尔"替罪羊"机制分析《呼啸山庄》,研究表明《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就是当时阶级和门第森严的社会的替罪羊。小说围绕希思克利夫给山庄和田庄两家带来的家庭危机、对恩人家庭成员的报复、因为黑肤色和弃儿身世具备成为替罪羊的优先标记、遭受精神歧视与肉体暴力四个方面的描写,便是对吉拉尔"替罪羊"机制四个范式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革命和爱情是人物成长小说中常见的题材,《双城记》和《芙蓉镇》两部看似不相关的小说都涉及到了革命腥风血雨中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历程都透出了作家对特定时代下人们境遇的思考,其中人物的爱情命运的不同与作者爱情观和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价值观念的差异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浅析《苔丝》与《呼啸山庄》的悲剧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比较文学的新视角挖掘了《苔丝》悲剧根源是爱情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虽各有千秋,但仔细分析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和《呼啸山庄》两部作品的悲剧根源。它们相同的不同的悲剧根源是道德悲剧、心理悲剧。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不仅以其独特的结构意识,匠心独运的人物塑造以及富于激情的描写,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更主要是因为作者通过这部小说阐述了一个主题。只有爱才能战胜邪恶,令恶魔放下复仇的屠刀,令扭曲的人性复归。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呼啸山庄》中分别代表自然与文明的人物之间的较量,如希斯克利夫和辛德雷之间的较量,希斯克利夫和林顿之间的较量,希斯克利夫和小凯希之间的较量,揭示了作品中人物的人性在自然与文明这两种文化冲突较量中发生了极度扭曲的过程,但无论自然与文明怎样较量,两者最终势必要走向和谐统一。这正是艾米莉在小说中阐释的和谐自然观。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巨著,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从激越的诗情、丰富的想象力及惨烈的爱与恨这三方面来解读这部小说,以探究其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创作激情。进而揭示其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自问世以来在东西方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关注.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发掘、激活的两个原型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表面看 ,《简·爱》和《呼啸山庄》在风格上差距很大 ,但实际上两者存在着极大的“近似性”。主要表现在 :主人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 ;作者对待宗教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态度以及追求灵与肉相结合的理想爱情 ;作品利用梦幻、象征等创作手法以及作品的双环式的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