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代女性在相对自由而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仅宫廷女性和贵族妇女普遍爱好体育活动.而且下层民间妇女也多有参加者,这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面貌,而且也是唐代女性社会活动空间大大拓展和社会地位提高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2.
"五四"女作家广泛关注社会现实,同时也是当时女性进入社会的先锋.本文以中国女性文学和"五四"文学为背景,从重返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方面和女性性爱意识考察了"五四"女作家的女性情怀及其审美表现,从而探究"五四"女性文学开创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新传统的思想、艺术价值.认为"五四"女性文学第一次全面展示现代女性初步走出男权藩篱时的独特心声,映照出女性生活中许多始终不被注意的侧面,开启了女性文学的崭新话题,激烈否定了封建男权传统,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珍贵源头.  相似文献   

3.
动词带宾语“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被“字句式.它出现时期早于唐代,六朝以前这类现象为数尚少,唐代以后用得已经相当普遍了.  相似文献   

4.
唐宋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鼎盛与重要转折时期,其绘画也是瑰丽多姿。而文人是社会意识的代表,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追求,最为充分地表现中国绘画的社会主流审美情趣。中国的艺术精神,可说由唐代水墨淡彩山水的出现而完成了它自身性格所要求的形式,才完成了文人进入绘画主流审美意识的舞台。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变迁,山水画取代了人物画却在其后不远的北宋时代迎来了它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谢娇 《科技信息》2011,(14):240-240
唐代妇女的妆饰呈现出多元化,富丽妩媚的文化特色,文章通过七个步骤叙述了唐代妇女面部的化妆技巧,表现了唐代妇女的自我价值观与审美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的“以物观物”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有其独特的审美内涵。同时这一审美方式是在道家老庄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其次,以农业社会为背景的宇宙观,以及个人与时代的共同作用也和其产生有密切关系。另外,这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态度世界。  相似文献   

7.
说"情趣"     
我国古代文论对"情趣"的标树较晚,明清时期出现将"情"与"趣"纳入到诗歌审美质性要素系统或创作主体要素系统中的立论.但实际上,早从唐代开始,不少文论家就已经将"情趣"视为了"趣"的审美表现形态之一,对"情"与"趣"相互间的关系予以了多方面的考察.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很多"趣"的称名,其中,不少都可归入"情趣"这一审美形态中.  相似文献   

8.
回鹘早在北魏时期就与汉族有密切联系,在唐代时期两者联系达到高潮。在漫长的交往、交流、融合过程中,回鹘冠饰与汉族冠饰交融并存,回鹘冠饰的妆饰、构成属性以及社会功能受汉族冠饰文化影响较大,同时中原汉族冠饰也吸收了回鹘冠饰的装饰元素,出现了两个民族冠饰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发展的局面。回鹘冠饰种类多样,样式独特,具有深厚的北方民族文化意蕴,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唐代小说中出现了大量非正常社会中的异化女性形象,这实则为男权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是男性作者的一种自我强化.  相似文献   

10.
张杰  陈小波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1):31-33,41
唐代是小说发展的重要转轨时期,女性形象的塑造也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前期的形象单薄,且以弱女子为主,中后期形象较丰满。其中,中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情女子,后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侠女子。造成这一嬗变的原因,既有小说这种文体自身发展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又有社会生活及士人心态发生变化这一深层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壮族传统体育要永续存在,就要把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永续传承,让壮族文化的光芒熠熠生辉。学校是传承和发扬壮族传统体育的良好沃土,而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普遍以西方现代体育占据主导地位,壮民族体育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分析学校场域中壮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困境,寻求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的契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世居中越边境的壮族346人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探讨了壮族群众对于本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不同维度的认同情况,并从中分析壮族群众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情况。结果显示,壮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和壮族传统文化对于世居中越边境的壮族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仍然保持较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陈建文的社会适应量表,以382名运动员学生与非运动员学生为被试对其社会适应进行测量.比较结果显示:1)运动员学生和非运动员学生的社会适应总体上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运动员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的高于非运动员学生.2)高中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学生与非运动员学生相比在“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几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本科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学生与非运动员学生在“心理能量”、“心理控制”、“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几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3)男性运动员学生在“心理能量”、“心理控制”、“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方面明显比男性非运动员学生更有适应,尤其是“心理控制”、“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方面;女性运动员学生与女性非运动员学生在社会适应差异显著,尤其是“人际适应”、“心理弹性”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4)在同类学校,性别对学生社会适应性以及各维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教师的称谓随着时代变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堂中“教习”到清末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教员”;从建国后的大中小学校中的“老师”,到文革中被批斗的“臭老九”,教师称谓同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对近代以来,教育中存在的“教习”、“教员”、“老师”、“臭老九”、“先生”等称谓进行梳理,探讨它们的来历及发展演变过程,对于加深教师称谓的了解,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水浒传〉词语正误》的续篇,校订"何妨"、"推开"、"怏怏不乐"、"三猜五猜"、"铁戒箍"、"城池"、"摇旗擂鼓"、"摩拳擦掌"八个词语,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东南地区居民,文献上通称“百越”,有“南越”、“瓯越”、“闽越”等。可号“譬越”在中国民族史上首先是一个族称,以后随之发展成为地域的名称。并对“东越”与“东瓯”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18.
如何科学发展与如何实现内涵质量的提升,是高职教育领域一个长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正确把握并处理好高职教育中“离异”与“回归”、“升格”与“转向”、“统一管理”与“分类指导”、“就业导向”与“高校扩招”等问题,是其能否准确把握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追溯壮族酿酒史也是经过人类酿酒史上呈递进式的三个阶段,即水酒酿制时期、发酵酒酿制时期和蒸馏酒(烧酒)酿制时期,详细介绍了壮族的酒的类别及其制作方法,指出在壮族社会生活中,具有诸多社会功能的酒对人们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20.
《孟子》一书中有大量的同义词,对同义词的辨析有利于把握词义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文义,文章选取“诛”、“弑”、“杀”、“取”、“戮”、“刺”一组同义词略作分析比较,可发现它们存有细微差别:行为的施受关系有所不同;褒贬色彩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