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案例介绍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因素,并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实出发.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在交易规范、政府干预以及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对我国碳交易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我国的经济基础、制度建设等方面分析构建碳交易市场的政策环境,探讨碳交易市场作为政策工具,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我国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对策,包括:循序渐进,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加快国家层面的立法;尽快完成碳交易市场机制基础性工作,促进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中国碳交易市场问题颇多,进一步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将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目前的我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为背景,为建立我国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做出了分阶段的框架结构,以引导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托托够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我国的现状。同时,针对国内和国际市场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提高了这一市场架构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碳金融市场的构建是低碳金融构建的核心。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要培育以碳金融市场为主体、碳交易产品为基础,进而建立制定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在内的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而碳市场的建立有赖于绿色银行、绿色保险、绿色财政及绿色产业政策等宏观配套政策和制度体系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模式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以绿色信贷为主的碳金融业务。与国外商业银行开展的碳交易业务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碳交易业务方面存在制度环境缺失、自身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等问题。巩固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和有力的政策环境支持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交易业务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作为对碳控制减排的重要角色,碳交易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由试点区域迈向全国性,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社交网络活动的存在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对股票市场价格的预测有所改善。利用投资者关注度和国内外碳交易指数的每日数据,实证研究投资者关注度与碳交易市场表现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度会影响碳交易市场的回报,这种关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投资者关注不仅可以作为股票市场的信息来源,还可以作为碳交易市场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1):1153-1159
碳交易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是发挥市场在节能减排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下的必然选择.2017年晚些时候中国将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该市场届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碳交易市场.目前,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行将建立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其风险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运用优化的波特钻石模型结合网络分析法,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研究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点,分析得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可能面临政策准备不足等三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政策支持为基础,企业参与为依靠,金融参与为保障的政府-金融-企业融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碳交易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是发挥市场在节能减排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下的必然选择.2017年晚些时候中国将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该市场届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碳交易市场.目前,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行将建立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其风险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运用优化的波特钻石模型结合网络分析法,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办法,研究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点,分析得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可能面临政策准备不足等三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政策支持为基础,企业参与为依靠,金融参与为保障的政府-金融-企业融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之一,北京碳排放权市场的分析将为我国其他城市碳排放权市场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能够为进一步评估我国碳金融市场提供一定的帮助。因此,本文选取了2013年11月8日—2021年6月4日北京碳排放权市场的日收盘价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数据以2020年1月1日为分界线分为新冠疫情前和新冠疫情后两组数据分别进行建模,采用ARMA-GARCH模型对北京碳排放权市场价格进行分析,刻画北京碳排放权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前碳交易市场的日收盘价用ARMA(0,2)-GARCH(1,4)的拟合效果较好,疫情后碳交易市场的日收盘价用ARMA(0,1)-GARCH(1,4)的拟合效果较好。文中根据ARMA(0,1)-GARCH(1,4)模型对北京碳交易市场碳价未来30天的收益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碳交易发挥着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链接的重要作用。本文先介绍了我国目前碳交易市场发展现况,然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最后对我国碳交易市场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底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将电力行业纳入控排范围,中国进入了全国碳市场的过渡阶段。在碳市场的过渡阶段,全国碳市场的发展遭遇瓶颈,在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规则、碳金融、碳市场奖惩机制、碳市场和碳税、碳市场全国立法与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为此,需要统一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运行规则,加强地区间的碳交易流动性;创新碳金融发展模式,丰富碳交易的资金来源,促进碳市场的活跃度;平衡奖罚体系,双向激发减排主体进行减排技术创新;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平台,明确平台定位,加速碳市场信息流通;明确碳交易产品属性,促进碳交易和碳税的相辅相成;建立和完善全国范围的碳交易立法,统一碳市场监管标准,依法强化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国内外的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的发展现状,结合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的优势与缺陷,明确了发展碳交易市场机制与碳金融的意义,进而得出碳交易市场机制与碳金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背景和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环境的内在需求下,我国出台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政策,确定了减排目标,在7个省市开展交易试点。面对巨大的减排压力,甘肃省开展碳交易,将在确定本省减排成本、实现符合省情的减排管理、增加新的环境调控手段、支持外向型企业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省内碳市场的建设应安排放数据监测报告核查体系建设,配额总量及分配和履约管理,引入市场交易机制3个阶段开展。  相似文献   

15.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碳排放成为法律权利具有正当性。但鉴于财产权取得以及权利客体可交易性等方面与现有权利理论不能兼容,所以单一将碳排放权私权化或者公权化的解释路径都不合适,兼具公私属性的环境权是更好的选择。生态环境部门作出的碳排放配额设计是转承碳排放行政许可和配额市场交易的关键,碳交易市场中流通的是配额而非权利,这一模式对未来发展碳金融以及推动全国碳交易市场接入国际轨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行业和地区因素对高交易量回报溢酬的影响.分别使用去掉行业、地区因素影响前后的股票收益率,计算在各地区、行业中形成的零成本投资组合的平均净收益,检验高交易量回报溢酬存在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我国A股市场的大多数行业或地区中,高交易量回报溢酬现象普遍存在.分别去掉行业、地区因素影响后,溢酬的存在范围发生变化,行业因素的影响大于地区因素,投资者对行业中异常高交易量股票的关注大于对地区中异常高交易量股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发育滞后,管理不完善,规模小和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本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一系列可行性政策建议,以期引起决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类商品生产及其内部交易市场,其中经纪人作为内部人同时参与商品产量和商品交易决策,噪声交易量与商品价值相关,而做市商进行半强有效性定价,给出了由商品产量、内部交易量和定价组成的线性均衡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内部人的交易强度关于相关系数呈单峰上凸形状且在某个取负值的相关系数时达到最大值,而当风险价值与噪声交易量正线性相关时,内部人不再参与交易;市场深度关于相关系数的呈对称单峰上凸形状,且当风险价值与噪声交易量独立时达到最大值;经纪人总期望收益随相关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促进了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我国建立碳市场,是提高我国碳交易价格、增强我国议价能力的需要,是规范国内企业交易操作的需要,是应对国际压力和全面参与国际公约的需要。我国建立碳市场应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其次,建立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最后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一种外部市场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问题最近已经成为公司金融领域内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从外部市场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与金融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等外部市场的互动博弈关系,并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市场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