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最大不同莫过于“形合”和“意合”。英语重形合 ,注重形式接应 ,要求结构完整 ,严密规范 ,句子以形寓意 ;汉语重意合 ,注重意念连贯 ,不求结构齐整 ,句子以意投形  相似文献   

2.
对比语言学以不同语言间的对比来揭示其异同为己任,为语际翻译尤其是汉英翻译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从语言形式观察,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话题句是汉语句子的典型表达方式。汉语话题句主要有主谓谓语话题句、盒套式话题句、公因话题句三种,分别从《政府工作报告》中选取几例,试析其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 ,英语被动句比汉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因此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 ,被动句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被动句主要依靠使用被动语态来体现。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 ,由“助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 ,表示句子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 ,即是受动者 ,而施动者常有by短语引出。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 ,因此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突出了行为对象 ,减少了说话人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4.
黎晴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69-72
就词序关系而言,汉语的形容词修饰语出现在中心语之前,而英语既可出现在中心语之前,也可出现在中心语之后。总体而言,英语的句子脉络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空间结合体,以形役意。而汉语句子是用一个个语言板块(句读段),按逻辑整理的流动、铺排的局势来完成内容表达的要求,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因此,理解以形合的英语与以意合的汉语在对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将对译者和语言学习者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6.
状语作为句子中的修饰语位置很灵活,但这种灵活性并不是任意的.它与句子所要表达的含义密切相关,这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体现.对比中英状语位置的不同及表达含义的差异,以期激发人们对此变化规律的注重.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形合”与汉语“意合”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中的“形合”和汉语中的“意合”现象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与英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及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民族重理性分析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领悟,反映在语言上则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即英语语言注重形式逻辑,语法较严格;汉语语言形散神聚,注重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8.
中西两种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在语言选择上的差异,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显得尤为突出。汉语句法是典型的意合结构而英语句法是典型的形合结构。汉语十分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必完备,动词的作用不是十分突出,重意合,轻分析;而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意合。因此,要分析汉语的语法必须首先弄懂它的内容或语义关系,而想弄懂英语句子的意义,必须首先搞清楚它的句法关系,否则即使能看懂每一个词汇涵义,也会无法理解句子意义。我们在进行英汉互译时,一定要注意“形合和意合”的相互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英语,特别是科技英语中,句子的某个中心词常常被若干个后置定语或定语从句所修饰.这是因为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任何一个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了对它进行完整而明确的阐述,可以借助各种修饰结构(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定语或同位语从句等)像滚雪球一样引出一长串修饰成分.而汉语讲“意合”,各个成分用意义串联,往往不需要连接词,一般句子较短.汉语中,一个名词,通常不用“叠床架屋”式的多重修饰语,因为过长的前置定语会使句子拖泥带水、冗长臃肿、晦涩难懂.  相似文献   

10.
英语注重句子形式、结构完整,汉语注重逻辑、语义关系。因此,在英语写作中能否正确表述连动句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和测试,发现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英语连动句的使用数量和表现类型上有较大差异,且这种差异会对英语写作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强化学生在此方面的练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比较英汉语语言组织上的区别,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差别,归纳了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出英汉语句子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比较英汉语语言组织上的区别,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差别,归纳了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出英汉语句子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话题突出语言(topicprominentlanguage),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话题+说明,而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language),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主语在句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要求意足形完。本文通过翻译实践,讨论了汉英翻译时根据句子话题来确定英语主语的理论及操作策略,并以此实现有效再现原文语句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14.
唐晓丽 《科技信息》2009,(30):170-171
汉语句子被喻成竹节小句,侧重于语义结构 英语句子被喻成一串葡萄,侧重于语法结构。这种意合与形合的差异,给汉语长句的英译方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贺倩 《科技信息》2010,(34):I0165-I0166
英语注重主语,句子形式是"主语加谓语"。而汉语注重话题,句子形式是"话题加评论"。基于这种差异,在英语与汉语两门语言互译中,必须有效把握这两者语言之间的转换才能体现原文的价值。而夏济安先生--台湾著名翻译家,在英汉翻译中把转换技巧使用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题突显的语言。这是由于在各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原始语结的分化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就英汉翻译而言,英汉词序的相似性有时可以将汉语的主题句直接转换成典型的英语主谓(宾)结构,而在多数情况下,汉语主题句的翻译需要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总结出了翻译汉语主题句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结构转换法和和语义翻译法。  相似文献   

17.
鉴于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思维模式常常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包括语篇写作模式的运用。由于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英语语篇写作中往往按照汉语语篇思维模式即曲线思维和意合思维模式去构思英语语篇,结果写出的段落及篇章句子松散,结构不紧凑,不符合英语语篇结构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生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认识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即直线型思维和形合思维模式的特点,从而提高英语语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中,有时为了表达相关的意思,也为了行文紧凑,经常使用长句。句子之所以长,往往是带有较多的修饰成分,主要是从句和短语多的原因。我们在翻译这些长句时,首先要弄清楚原文的句法结构,找出哪是主句,哪是从句,然后分析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特点和表达习惯,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英语长句的译法。一、顺序法有些英语长句是按照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列,或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安排,这与汉语表达方法基本一致。在翻译这类长句时,一般可按原文顺序译出,看下面两个句子:1)Letthewor…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日本人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日常的会话中都频繁使用被动语态。日语的被动句有很多种类型,按照句子结构可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在将日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种译法,将其全部译成"被",而是要弄清被动句的类型,以及日语的语言习惯,并且结合汉语的习惯,将其译成"叫、让、给、遭受、挨、受"等。而且日语的有些被动句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不能将其简单的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而是要将其译成主动句。这样才能把日语的被动句翻译的准确无误。因此,在翻译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句子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任何语言都兼具形合和意合两方面的特征,不同的是各种语言在表现趋势上存在差异。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合的区别体现在词组、句子和言语层次上,构成了英汉两种语言质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有利于促进英汉对比和英汉互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