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误区     
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许多知名学者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已发生,战场是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哪一个国家的政府有发展教育的远见,将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2.
赵冬俊 《奇闻怪事》2006,(1):11-12,10
1802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次将机智的概念引入到教育议题中来。他在演讲时说:“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呢?”那么,什么是教学机智呢?仁者见仁,智者见备。我以为:教学机智是能够拨动学生心弦的表现力,是能够捕捉教育契机的,调察力,是能够消除隔阂,  相似文献   

3.
学习委员王芳时间观念很强,每天总是很早到校。有一天早晨上课迟到了,按常规,对迟到的学生要进行批评,可是,这一次我却没有这样去做,好像忘记了王芳的迟到这件事情。第二天早晨,王芳主动来到教师办公室,很不好意思地说:“姜老师,昨天您忘了点名批评我了。”我微笑着说:“这事我给忘记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你是从不迟到的。”这种清醒一时的等待是我精心设计的一招,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无需训斥,无需批评,润物细无声,教育需要等待,等待——教育的和谐过程。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第一次提出“千叶的课程表”作为书名时,有朋友问道:“作者叫千叶吗?”还有的说:“课程表有什么可看的?”我们简短的解释是,作为小卓在日本十六年生活、学习的一本笔记,相比书中对日本社会、教育、文化的诸多观察和记录,课程表不过是一个比喻,而这本小荫书也只是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5.
老师在讲课前让学生做一个数字游戏。 老师说:“1乘1,乘10次,答案是多少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1。”  相似文献   

6.
叶雷 《科技潮》2013,(4):65-65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不是培养,也不是灌输。更不是强制性的东西。它应该是使人生长”。著名作家、西南民族大学老师宋石男,在为大学新生撰写的寄语中说:“站在大学门口,我们要明白,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就此开始。”  相似文献   

7.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次朋友聚会上有人曾问我:“你当了十多年教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不加思索地说:“爱!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有朋友又问:“做教师清贫一生,你后悔吗?”我毫不犹豫地说:“吾为人师,为国育才,以实现自己上师范时教育报国之理想。我甘为学师,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是说,学校教育,包括学校的课堂与课外教育,都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让课堂回归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应当成为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位美国教育家也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重要。高中数学新课程目标第3条明确指出:“应当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强调的是“数学地提出”,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苏秀扬蔡元培先生在《教育大辞书》的“美育”条目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它概括了教育与美学的关系,说明它是美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12.
耕耘与收获     
哲学家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中学生更是如此。对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这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对全班学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2013,(2):9-9
英国《卫报》报道,一位来自英国的留学生来到广州上学,很快,他就观察到死记硬背在中国式教育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记忆,而非理解.成了教育体系的主要目标。而存西方人眼中,这种做法比较陈旧。”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安然教授解释说:“尽管西方人认为背诵和理解是相互排斥的,而中国人却倾向于把它们看成有关联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刘生 《科技信息》2009,(10):260-260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大教育家徐特立也指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代成为共产主义品德的人。”显然,他们都强调了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训的同时,要重视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文章的开头,我先引用一个故事——英国首相丘吉尔最精彩也是最后的一次演讲只花了不到1分钟,他只说了一句话:“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月13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5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会议讨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从此教育战线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全世界都在关注“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第一条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第二条就是“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提…  相似文献   

18.
佳文 《青年科学》2009,(7):41-41
居里夫人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在《民族晚报》上,有一次记述了林语堂博士当年的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19.
在习作课上,每当要求学生把习作写得“新颖”些时,学生总是说:“天天在学校里上课。哪里去找新颖的材料啊?”在他们看来,习作的“新颖”就是要到没有去过的地方,找那些第一次看见的材料。如果只让学生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讲习作“新颖”似乎是苛刻的要求,怎么能要求他们去找那第一次见到的材料习作呢?事实并非如此。“新颖”并非是第一次见到的材料,有不少习作写的是第一次见到的材料,但却没有写出“新颖”来。“新颖”,往往是在司空见惯的材料里。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又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许多有志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园丁们不辞辛劳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方式;魏书生创建的“自学六步法”;黎世法教授推出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法多年来一直得到人们的承认和推广,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孜孜以求,艰苦探索,为的是寻找一套较好的方法来解决老师只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