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图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从运动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铅球左侧支撑动作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左侧支撑对提高运动成绩的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阐明左侧支撑在铅球最后用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左支撑用力效果与出手角度的关系,尤其对传统的出手角度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左支撑用力效果与出手角度的关系,尤其对传统的出手角度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铅球的主要技术包括持球、滑步、最后用力,拨球和球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几个部分,其中最后用力是决定运动成绩好坏的关键,而稳固的左侧支撑对最后用力的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左侧支撑技术,在教学中采用固定左肩、左高右低、持球左脚跳和牵拉橡皮条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实践,实验对比,受试者左侧支撑技术和运动成绩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该方法不仅适用教学,而且对训练也有指导价值,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左侧支撑在标枪投掷最后用力中的原理和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掷标枪最后用力的左侧支撑进行分析,论证了左侧支撑是标枪投掷技术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左侧支撑制动技术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能量的释放,进而影响投掷成绩。  相似文献   

6.
铅球技术复杂,动作难度较大,而铅球又是中学体育课的重点教材,为此我们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抓住中学生的运动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技术分段教学和科学训练,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子铅球运动是我国田径运动的优势项目,但这种优势只保持在曾创造过优异成绩的李梅素、黄志红和隋新梅3人身上,而新的运动员则没有这种优势。根据三维运动学的方法对我国新老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了分析,发现她们之间存在技术差异。  相似文献   

8.
运用生物学等原理,对铅球飞行轨迹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影响铅球运行远度的因素和最后用力对运动成绩起的决定性作用,并运用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最后用力各个环节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激发肌肉潜能,加速运作节奏,以适宜的角度,合理的高度和最快的出手速度投掷铅球的规范动作标准。  相似文献   

9.
王婷婷 《科技信息》2012,(7):498-499
衔接技术是铅球投掷技术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滑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的关键,恰当把握这一技术环节是完整推铅球技术的核心。近些年来对优秀运动员衔接技术有着适当的分析。本文以枣庄八中高二、18班的20名女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分析,列举了一些影响衔接技术的原因,并对这些学生进行了一些训练,使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掷铅球的最后用力效果从七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期望对提高掷铅球的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法,分析了创造铅球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所具有的个人技术特点,考查了百余年来铅球技术的完善与创新过程,总结出技术发展的3个方向(1)提高助跑的距离与速度;(2)延长最后用力的作功距离;(3)充分发挥参与最后用力的肌群力量,尤其是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对称左部集的性质:Ta,Tb,Tc,讨论了对称左部集Eki同时满足这三个性质的条件和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铅球最佳出手角数学模型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铅球最佳出手角的数学模型作了全面的分析,并利用该数学模型来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出手角情况,为改进铅球出手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逆向教学法在铅球教学最后用力阶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铅球教学过程中,对“顺向”和“逆向”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实验对比,证明“逆向教学法”更适合高校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推铅球的技术特点,查阅献资料,从解剖学与力学原理入手探讨了推铅球过程中,蹬地腿前后两次内扣技术的作用和训练方法,着重研究蹬地腿内扣时髋关节以下参与做功的主要肌群的工作特点和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掷铅球的最后用力效果从七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期望对提高掷铅球的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背向滑步推铅球过渡阶段技术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正确合理的过渡技术是实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关键。笔者通过大量相关资料的查阅发现,对过渡技术中右髋、右膝以及左腿的论述较多,对右脚着地技术的论述较少,而正确合理的右脚着地技术同样对过渡技术的发挥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旋转推铅球技术的优势,认为旋转推铅球技术是不同身体条件的运动员都可采用的技术,尤其适用于身体灵活但身材不高大的亚洲运动员.提出建议:(1)运用亚洲运动员协调性好的优势,弥补身材矮小的不足;(2)加强对旋转推铅球技术的研究,建立适合亚洲运动员的技术模型;(3)从小进行旋转推铅球的技术训练,培养世界级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