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MPLS和移动IP相结合支持DiffServ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在移动IP网络中如何引入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和区分服务(DiffServ)技术,提出一种基于MPLS的层次移动IP网络中支持DiffServ的体系结构,讨论了其节点功能模型和关键协议后,阐述了移动节点的注册过程、LSP的建立、数据分组的转发及其在域间和域内切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IP网络服务质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深入研究区分服务(DiffServ)、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服务质量路由(QoSR)等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个将QoSR与MPLS+DiffServ相融合的下一代IP骨干网络的服务质量模型·详细叙述了该模型的结构以及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并给出了边缘路由器节点和核心路由器节点的工作过程,介绍了DiffServ与MPLS的映射方法,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模型的负载均衡和故障修复等流量工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IP网络QoS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基于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S)技术和区分服务 (DiffServ) /资源预留协议 (RSVP)结合模型的IP网络服务质量(QoS)实现技术。首先根据带宽代理 (BB)模型给出一种简化的QoS体系结构,然后着重讨论该结构中的 4个主要模块:RSVP模块、DiffServ模块、MPLS模块和BB控制模块。在ns-2. 26上的仿真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改善了丢包率和时延这二个QoS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移动MPLS是将移动IP与MPLS协议相结合以支持MPLS移动性的管理方案,但它只适合于宏移动而不 能有效地运用于微移动,因为微蜂窝的应用导致了移动节点(MH)的切换率剧烈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MPLS基 于普通的移动IP就不再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分级移动MPLS(H-MPLS)克服了移动MPLS的局限性,在相当的程 度上减少了MH 在切换过程中的延时.介绍了另一种支持微移动MPLS的方案:微蜂窝移动MPLS(MM-MPLS), 它是一种融合了MPLS转发、定位信令以及软状态定位的管理方案。相比于H-MPL  相似文献   

5.
服务质量(QoS)和流量工程(TE)是在当今网络中提供实时应用业务的两种重要技术.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在IP网QoS提供和TE功能实现中起了关键作用.首先介绍了区分服务感知的流量工程(DS-TE),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DS-TE的网络流量分配新方法.给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实施DS-TE时,在满足不同业务的QoS同时能较好地均衡网络负荷.  相似文献   

6.
崔吉旺 《科技信息》2008,(13):34-34
本文首先论述了区分服务及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等保证网络服务质量的解决方案,重点分析了基于MPLS的区分服务模型存在的优缺点,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将MPLS技术中第三层传统路由扩展为QoS路由,在数据传输前基于网络资源计算出满足多媒体特定参数(如延迟、带宽等)要求的路由路径,对该路由进行杼签映射与标记交换路径LSP的建立,以此改进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MPLS网络的QoS保障机制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日益成为衡量下一代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深入研究了基于MPLS网络的特点和核心技术,以及提高网络QoS的两种主要模型——基于资源预留的综合服务模型(IntServ/RSVP)和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MPLS网络对QoS的保障机制,以及通过DiffServ与MPLS结合提高QoS和通过MPLS—TE改进QoS的两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IP网络QoS机制与SLA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松 《科技资讯》2008,(1):98-99
近年来,关于IP网络提供QoS的各种技术与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讨论了IP QoS的结构与机制,重点讨论了综合业务(Int-Serv)及区分业务两种结构模型(Diff-serv),然后介绍了MPLS技术,最后给出了两种适合电信运营商采用的保证QoS/SLA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流量工程的处理过程,提出了一种获得MPLS显式路由的方法,设计了一种MPLS流量工程可扩展方案。且在基于Linux的MPLS平台上编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0.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讨论了基于MPLS的实现过程,指出了基于MPLS技术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基于MPLS在VPN、流量工程和服务等级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有油、气、水勘探成果及储层、断裂资料,利用常规测井、地震、地化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储层以礁滩沉积为基础,发育大量溶蚀孔洞及裂缝,控制了油气相对高孔渗富集。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与围岩之间的毛细管力差就越大,含油气概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存在油气富集的临界毛细管力(2.5 MPa)。奥陶系油源断裂交汇处为油气优先充注点,控制了油气的近源富集。距离充注点越远,油气充注强度越小,油气产能越低,油气地球化学性质规律性变化,存在油气富集的临界距离(距充注点20 km)。在储层和油源断裂联合控制下,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富集呈"近充注点-相对高孔"的地质模式,于充注点近端的高孔渗储层内优先成藏。  相似文献   

12.
重质油中链烷烃与环烷烃的分离分析是烃类分析的难点,本文将超声波技术与尿素、硫脲包合法相结合,对大庆减压馏分油进行了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试验,并用GC/MS和NMR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当活化剂异丙醇与油样品的质量比为7.5、包合反应温度为38~43℃时,5次重复试验测得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6.56%和41.8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和0.51%.链烷烃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为C20—C38,其中环烷烃的含量低于NMR的检测限,环烷烃的总离子流色谱图显示出其中的链烷烃含量很低.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尿素、硫脲包合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地提高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效果,该方法测定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Franck-Condon factors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oretic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for molecular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n transfer.Under the displaced harmonic oscillator approximation,multidimensional Franck-Condon factors are decomposed into a product of many one-dimensional(1D)Franck-Condon(FC)factors,and each 1D-FC factor is associated with one Huang-Rhys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leading contribution of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研究了玉米粉经米根霉和乳酸菌发酵后玉米粉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玉米粉中淀粉和总糖含量降低,而可溶性葡萄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8.6倍和16.5倍,还原糖分别增加了5倍和4倍;发酵后玉米粉的保水力分别增加了45.7%和63.0%,谷蛋白溶胀指数最高分别增加了80%和90%以上,溶解度分别增加了2.6倍和2.5倍,改善了玉米粉的延展性、透明度和吸水力等加工性能,使其咀嚼性、弹性等食用品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吸附量测试、纯矿物浮选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过程及对蛇纹石浮选的活化机理。 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能够自发进行,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Cu2+和Ni2+离子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量随pН值升高而增大。 Cu2+和Ni2+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对蛇纹石具有活化作用,活化机理为铜镍的氢氧化物沉淀和羟基络合物作用于蛇纹石表面,形成活性位点,黄药在活性位点上吸附生成黄原酸铜或黄原酸镍,从而使蛇纹石表面疏水性增大,浮选受到活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LSI/VLSI设计的一种方法,对其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版图的设计规则展开了讨论。文中讨论了积木式布局方案中单元版图的设计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三个规则:4μm硅栅CMOS工艺设计规则,标准单元设计规则及宏单元设计规则。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calcination and modification on the morphology (shapes and texture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nhydrite powde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lcination at 100°C causes anhydrite to disintegrate into smaller crystals, accompanied by a slight increase in d-spacing. Without calcination and modification, the solidification time and curing time of anhydrite are 15 and 77 h, respectively. After the treatment, however, the solidification time and curing time are shortened significantly to 9.5 and 14 min, respectively. The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s of hydration products made from the treated anhydrite reach 10.2 and 2.0 MPa, respectively. The much shorter solidification and curing time make it possible to use anhydrite as a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  相似文献   

19.
【目的】厘清8个杨树无性系/品种木材解剖特征及其径向变异模式,分析无性系和树龄对其解剖特征的影响,为人工林杨树优良速生无性系筛选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南焦作林场选取8个杨树无性系/品种(林龄9~10 a):50号杨、‘中林46杨’‘108杨’、36号杨、N179杨、‘丹红杨’‘桑巨杨’‘南杨’,采用离析和切片的方法制备试样,应用显微成像技术测量不同杨树无性系纤维、导管、组织比量和木射线特征等。【结果】8个杨树无性系/品种年轮宽度、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均值范围分别为7.44~9.64 mm、971.06~1 152.94μm和15.38~19.84μm;导管长度、导管宽度和导管分布频率均值范围分别为409.88~491.71μm、59.30~63.12μm和44.31~51.84个/mm2;双壁厚、胞腔径均值范围分别为3.23~4.36μm、11.22~15.90μm;纤维长宽比、壁腔比、腔径比和微纤丝角均值范围为56.85~78.91、0.26~0.41、0.72~0.80和16.34°~19.16°;纤维、导管和木射线的比量均值范围为59.45%~67....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定位及表达,探讨VEGF与ILK在SACC中的作用,揭示SACC的发病机制.方法对30例SACC存档蜡块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VEGF与ILK在SACC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VEGF与ILK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在SACC中,VEGF阳性率为83.33%,ILK阳性率为76.67%;VEGF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ILK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VEGF与ILK在SACC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388.结论在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是其发生的重要步骤,血管的生长速率是其侵袭和转移的条件.VEGF与ILK在血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与ILK在SACC中的表达存在正性相关,它们共同作用于SACC的血管生成,影响SACC血管生长的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