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雄性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中分离和纯化抗菌蛋白。该抗菌蛋白由大肠杆菌诱导产生,经过SephadexG-50分离纯化,在SDS-PAGE检测中表现为一条带,分子量在15kDa左右。纯化产物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抗菌活性,对血细胞没有凝集作用,是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2.
为拓展灵芝栽培原料和应用灵芝新菌株,采用菌草栽培灵芝及其蛋白质、氨基酸、多糖、三萜分析方法,对引进灵芝菌株南GL11进行鹿角灵芝栽培特性研究及营养和有效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南GL11与当地主栽培品种韩芝1号进行鹿角灵芝栽培时,灵芝南GL11呈鹿角状,韩芝1号为念珠状,南GL11形状优于韩芝1号.菌草鹿角灵芝南GL11菌柄显著长于韩芝1号,比其长7.4%,菌柄直径略比韩芝1号粗,但无显著差异;鲜芝、干芝产量均显著高于韩芝1号,分别高40.9%、21.4%,其鲜干比分别为2.55、2.18;菌草栽培南GL11鹿角灵芝的多糖、总三萜含量分别比韩芝1号高28.57%、10.2%,差异显著;其粗蛋白与氨基酸含量略低于韩芝1号,但差异不显著,二者氨基酸组分相同,均检出十七种氨基酸,色氨酸则可能因酸分解未能检出.南GL11鹿角栽培时,形状好,产量高,有效活性成分高,具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拓展灵芝栽培原料和应用灵芝新菌株,采用菌草栽培灵芝及其蛋白质、氨基酸、多糖、三萜分析方法,对引进灵芝菌株南GL11进行鹿角灵芝栽培特性研究及营养和有效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南GL11与当地主栽培品种韩芝1号进行鹿角灵芝栽培时,灵芝南GL11呈鹿角状,韩芝1号为念珠状,南GL11形状优于韩芝1号.菌草鹿角灵芝南GL11菌柄显著长于韩芝1号,比其长7.4%,菌柄直径略比韩芝1号粗,但无显著差异;鲜芝、干芝产量均显著高于韩芝1号,分别高40.9%、21.4%,其鲜干比分别为2.55、2.18;菌草栽培南GL11鹿角灵芝的多糖、总三萜含量分别比韩芝1号高28.57%、10.2%,差异显著;其粗蛋白与氨基酸含量略低于韩芝1号,但差异不显著,二者氨基酸组分相同,均检出十七种氨基酸,色氨酸则可能因酸分解未能检出.南GL11鹿角栽培时,形状好,产量高,有效活性成分高,具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疏水层析和DEAE离子交换层析3种方法从新鲜半夏块茎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具抗肿瘤作用的蛋白,命名为APPT,用MTT法、载瘤小鼠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研究其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APPT是一种分子量大小为12.09 ku的糖蛋白,其含糖量为3.22%;MTT实验结果表明APPT对Sarcoma 180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同时载瘤小鼠实验证明APPT能明显抑制载瘤小鼠中肿瘤的生长,当APPT处理剂量为0.85 mg/kg、2.30 mg/kg及3.25 mg/kg体重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5.6%、32.1%、36.2%;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APPT不能诱导Sarcoma 180细胞凋亡,却能抑制Sarcoma 180细胞DNA的合成起始并将大量细胞同步于G0/G1期.表明APPT是半夏总蛋白中具有抑癌活性的成分之一,APPT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的起始进而阻止肿瘤细胞增殖而不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ω干扰素(IFN-ω)是同IFN-α功能相近但抗原性不同的一类干扰素分子,它具有同IFN-α、IFN-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相似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采用5L发酵罐发酵表达IFN-ω,发酵培养液经超滤膜浓缩、SP层析柱梯度分离,得到糖基化的IFN-ω,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TOF MS)和N端蛋白序列分析仪分析其分子质量和N端序列,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活性.结果表明,诱导约48h时,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通过SP梯度洗脱,可将糖基化和非糖基化的IFN-ω分离,质谱分析糖基化蛋白样品,质谱峰为糖基化蛋白特有的峰.纯化后糖基化的IFN-ω抗病毒活性为1.46×108 U/mL.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新型的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在153位氨基酸处引入突变,使Gly突变为Leu.将突变体hTNF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SDS-PAGE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后,hTNF基因获得大量表达,通过Ni金属螯合层析柱亲和层析获得到纯化的hTNF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TNF蛋白可与抗TNF的抗血清知识性发生特异性反应,荧光染色实验检测了hTNF蛋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拮抗水霉菌株的筛选及抑菌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霉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真菌性病原菌,无寄主选择性,目前渔业生产上主要依赖化学药物防治,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到5株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通过硫酸铵盐析、葡聚糖凝胶和离子交换树脂等方式进行分离纯化,从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TCCC11201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个对水霉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104.菌株TCCC 11201代谢产生的活性蛋白具有防治水霉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动物脑组织中钙调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以动物脑组织为材料,经热变性、离心、葡聚糖SephadexG-50分离纯化,通过紫外吸收图谱、二步酶解法检验钙调蛋白的纯度、浓度。结果显示,利用本法可分离纯化得到的钙调蛋白对PDE的激活倍数为83.3,比标准的钙调蛋白(对PDE的激活倍数为67.4)更具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苦瓜籽中抗真菌蛋白MAP13的分离纯化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苦瓜籽粗提液分别经阴离子色谱柱、阳离子色谱柱交换后,得到一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蛋白MAP13.该蛋白经鉴定达到电泳纯,相对分子量为12.7 kDa.经还原剂处理后,电泳结果表明该蛋白由分子量分别为7和6 kDa的两个亚基组成,亚基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蛋白对苹果轮纹病菌、瓜果腐霉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脱脂醇溶蛋白为底物进行酶水解反应,获得了玉米源活性肽组分,经葡聚糖凝胶和离子交换等方法对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以α-生育酚为阳性对照,研究了活性肽及其分离纯化组分对2,2-二苯基-1-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及其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肽及其分离纯化组分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经CM-纤维素弱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所得组分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强,且清除效果与其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分子量主要集中在400~700.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下水稻、番茄蛋白质变化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 90 1 7经盐胁迫后 ,分子量约为 45 KD蛋白质减少 ,约为 38KD蛋白质增加 ,同时出现了分子量与调渗蛋白相类似的 2 6 KD蛋白质 ,随着盐胁迫浓度的提高及胁迫时间的加长 ,上述蛋白质谱带变化更为明显 .番茄品种白果强丰经盐胁迫后其真叶中分子量约为1 4KD和 1 7KD蛋白质减少 ,同时诱导出一条分子量约为 2 2 KD的新带 .  相似文献   

12.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上海四膜虫,分离细胞核,制备染色质并以酚抽提制得酚溶性染以质非组蛋白,经SDS-PAGE测得四膜虫酚溶性染色非组蛋白有六条明显的蛋白带,其表观量为88KD,79KD,70KD,52KD,38KD,24KD,与鼠肝酚溶性染色质非组蛋白具有明显的5条的分子量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豇豆品种(早翠和矮虎)为材料,通过SDS-PAGE技术获得3个时期(干种子期、吸胀期、发芽期)和2个部位[胚(胚芽、胚根和胚轴)和子叶]的3种蛋白质组分(水溶、盐溶和碱溶)的电泳图谱.结果表明:品种间条带分布差异最大的时期是干种子期,部位是胚,组分为盐溶蛋白质.在萌发进程中,相对分子质量为60.4KD、55.4KD和49.7KD的3个条带没有时空变化,推测其是豇豆的保守性蛋白或结构蛋白.组分中以水溶蛋白所显条带数居多,但品种间多态性不丰富,早翠有两个特异带,而矮虎仅一个;盐溶蛋白组分所显品种间条带多态性丰富,早翠有107.8KD、18.3KD、15.7KD、14.0KD、12.8KD和11.4KD6个特异带,矮虎有41.0KD、27.3KD和14.4KD3个.故在豇豆种子萌发进程中,各蛋白质组分在品种内和品种间的时序和空间表达上,既显示出一致性又显示出差异性.由于对干种子期胚或子叶盐溶蛋白质组分的电泳分析,既显示品种遗传稳定性又能反映品种特异性,故均适宜于豇豆基因型判别,但基因型遗传关系分析宜以胚为材料,品种纯度检测宜用子叶为材料,不能两者混合取材,吸胀后的种子蛋白质组分分析不能反映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下水稻和黑麦幼苗蛋白质组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耐盐的779水稻幼苗中,盐胁迫后诱导出66kD/P15\5和26kD/p16.0的特异蛋白组份,并有多种蛋白质组份消失和含量减少现象,而在盐敏感的早花2号水稻中,虽然也有少数蛋白质组份被诱导产生,但没有检测到66kD和26kD两种蛋白质组份,并且双向SDS-PAGE谱型相对稳定,一般耐盐的黑麦幼苗中经盐胁迫后也诱导出26kD蛋白组份,因此,66kD,26kD两种蛋白组份可能与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高压涡轮主动间隙控制(high-pressure turbine with active clearance control,HPTACC)引气风斗流动特性将对发动机的效率和安全运转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开展HPTACC引气风斗流动特性实验。在出口背压一定状态下,通过改变马赫数和节流孔板直径,获得引气风斗的总压恢复系数等特性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来流马赫数较低的工况下,引气风斗的总压恢复系数约0.99,流动损失较小。随着马赫数和引气风斗流量的增大总压恢复系数下降,KD3在0.46马赫数时相较于0.19马赫数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了11%,0.46马赫数时KD3相较于KD1的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了6.5%。引气风斗在马赫数较小时出口总压沿径向分布较均匀;马赫数增加后不均匀度加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ELISA包被抗原在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血清ACA的非特异性干扰物。方法:应用免疫转印技术,结合酶标抗人IgG抗体和荧光抗人IgG抗体对含Mr40KD蛋白包被抗原的人结肠提取物进行纯度和免疫学性质的分析。结果:包被抗原粗提物中除含有Mr40KD蛋白外,还含有过氧化物酶和人IgG活性成份。给论:过氧化物酶和人IgG活性成份是应用ELISA法检测UC血清ACA-IgG的非特异性干扰物,需进一步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模态实验方法,对KD9124和KD9326型空心锭子的第一阶、第二阶固有频率、阻尼与振型,和Allma-2型空心锭子的第一阶固有频率、阻尼与振型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KD9124和KD9326空心锭的第一阶固有频率位于工作区,会对空心绽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而Allma-2型锭子的第一阶固有频率高于工作区,所以该种锭子结构设计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改进的DDRT—PCR技术,从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中分离和鉴定了盐诱导cDNA序列KDl.KDl核昔酸序列显示,5’—末端是一个含有444个核昔酸的开放阅读框架(ORF),3’—末端是富含AT的非转录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类调渗蛋白和致病相关蛋白相比,分别有63%、34%同源.结果表明,KDl是从大米草中分离出的一个盐诱导新基因.  相似文献   

19.
芽孢杆菌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胞内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已知的枯草芽孢杆菌WHNB02植酸酶phyC基因全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法从含有该基因的pUC18-phyC质粒上获得了长约1.1kb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植酸酶phyC基因表达片段.经T载体克隆及序列测定后,构建毕赤巴斯德表达载体pPIC3.5K-phyC,并电转化毕赤巴斯德酵母宿主菌GS115.经MD和MM平板筛选、酶活性测定,获得了阳性转化子,并进行了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分子量为42.01KD,表达量占细胞可溶性总蛋白的24%,并具有植酸酶的生物学活性.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胞内表达的植酸酶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70℃;经90℃处理10min,残留酶活性42% 均优于出发菌株天然植酸酶的相应性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1%NP-40提取五种疟的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组分。各种蛋白提取物经SDS-聚丙烯安电泳后氨银染色,所得蛋白图谱经光密度扫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五种疟原虫蛋白区带数目及位置各不相同,但两条分子量分别为72KD和64KD蛋白为五种疟原虫共有区带。在五种疟原虫中,以伯多疟原虫与约氏疟原虫蛋白谱最类似,表明二者种间进化关系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