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莱纳斯·波林(Linus Pauling)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于俄勒冈农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学习。1931年,任该学院教授,其后,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现年已88高龄却仍在继续从事研究。其间曾二次荣获诺贝尔奖,他是本世纪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莱纳斯·波林博士在1954年、1962年分别获诺贝尔化学奖、和平奖两项大奖,第二次因竞争失败而失去获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奖的机会。在此以“诺贝尔奖之路”为题,叙述了波林博士从5岁至30岁其间,以敏  相似文献   

2.
李伟 《世界科学》2004,(1):29-30
中国青年学者王磊因其在实验中成功地用人工方法扩充了生物体的遗传密码,获得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一成果被学术界誉为“将来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突破。同时被《科学》评出的5位区域奖荣得者中,中国学者陈清因其在感觉刺激和信号传导方面的新见解而获奖。 王磊是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的惟一获得者,是继时松海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时松海因其在大脑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于2001年获此大奖)。本刊在介绍王磊及5位区域奖获得者的同时,将王磊发表在《科学》上的“扩展遗传密码”一文摘译给读者,便于对其研究领域及应用前景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京都奖简介     
郭晓强 《科学》2007,59(3):58-61
京都奖是日本的国际性大奖,负责颁发京都奖的是稻盛和夫基金会的建立者稻盛和夫。该奖始于1985年,每年颁发一次。在这短短20年间,京都奖已成为一项国际大奖,被称为“日本的诺贝尔奖”。京都奖在高额的颁奖金额和严格的获奖者筛选方面可以与诺贝尔奖相媲美,因此越来越得到国际上科学家、工程师以及艺术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4.
2000年8月,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技术创新大赛中,我发明制作的“学生保健多用课桌椅”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我同时又被授予“高土其青少年发叫奖”、“长江小小发明家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28日凌晨,美国洛杉矶传来消息,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普利兹克奖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他是中国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人,而上一位获得此奖的华裔,是1983年美籍华人贝聿铭。获得此奖的王澍却说,我一向认为我首先是个文人,碰巧会做建筑,于是学了建筑这一行。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型科普期刊《发现》杂志已连续5年对 有创新的技术发明颁发“发现”奖,我刊也连续3年 对此进行了报道。本刊在对1994年度“发现”奖的 报道中,除了报道获奖项目外,还增加了进入决赛 的项目,旨在使读者对国外科技发明动态有一个更 全面的了解,开阔眼界,启迪思路,对中国的科技 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前沿     
<正>屠呦呦问鼎国家最高科技奖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几十年,青蒿素在全世界共治疗了2亿多人,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如今又被授予  相似文献   

8.
菲耳兹奖章是最高的国际数学奖,奖给在数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人,菲耳兹奖同诺贝尔奖一样享有盛名,尽管其基金没有诺贝尔奖那样丰厚,但后者是没有数学奖的。菲耳兹奖每四年在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颁发一次,诺贝尔奖不受年龄限制,而菲耳兹奖则授予不满四十岁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中没有设数学奖。但在国际上与诺贝尔奖享有同样崇高声誉的数学奖却有两种,即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前者一般授予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后者则要考察获奖者的终身贡献。获得上述两个奖项之一者,均是在数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 奖励后生的菲尔兹奖 1924年,第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加拿大  相似文献   

10.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诺贝尔奖金是全世界公认的最高的科学荣誉。获得者会受到全世界同行们的尊敬。诺贝尔奖金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了。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即1901年度的奖)的便是发现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相似文献   

11.
文洪 《自然与人》2011,(6):57-59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仅次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奖--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大奖。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相似文献   

12.
丘成桐先生是著名数学家,长于微分几何、拓扑学、代数几何领域,成就显著,1982年获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先生对数学家有偏见,未设诺贝尔数学奖)。在1983年华沙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颁奖仪式上,一位数学界名人对丘先生评价道:“他的工作涵盖了整个微分几何的全部,展现了强有力的技巧、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他的勇气与视野。”  相似文献   

13.
顾凡及 《自然杂志》2014,36(6):458-463
英裔加拿大神经心理学家米尔纳(1918-),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先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和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起在麦吉尔大学任教。她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由于有关颞叶和别的脑区在学习、记忆和语言方面的作用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4年国家科学院的神经科学奖。2014年5月她又和英国神经科学家奥基夫(John O’Keefe,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神经病学家赖希勒(Marcus Raichle)共享卡夫里神经科学奖。她对科学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钻研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4.
正拉斯克奖(Lasker Awards)旨在表彰那些在人类疾病的理解、诊断、治疗或预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科学家,该奖也常常被称作"诺贝尔奖风向标"(2011年屠呦呦获得该奖项后,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9年9月10日,拉斯克基金会宣布了本年度5位拉斯克奖获奖者名单。2019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表彰了两位开创现代免疫学进程的科学家:马克斯·库珀和雅克·米勒。他们确定了两类不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家们一直为诺贝尔奖项中缺乏数学奖而抱怨。最接近该奖的“菲尔兹奖” (FieldsMedal)每 4年授予一次 ,名额不到 40个 ,其声势要比诺贝尔奖小得多 ,更不用说奖金的数额了。但出于挪威政府的好意 ,这一切可能都将发生改变。今年 8月 2 3日 ,挪威首相詹斯·斯托尔坦伯格宣布设立一个基金总额达 2亿克朗 (2 2 0 0万美元 )的年度“阿贝尔奖” (AbelPrize)用于数学。这一奖金是为纪念挪威著名数学家尼尔斯·亨立克·阿贝尔 (NielsHenrikAbel) 2 0 0年诞辰而设立的 ,他死于 1 82 9年 ,年仅 2 6岁。奥斯陆大…  相似文献   

16.
“愚弄我一次,你要害羞;愚弄我两次,我该害羞。”《星际旅行》里的斯科特先生明智地说。不幸的是,斯科特从来不说清楚对愚弄两个以上的人,谁应该感到羞愧。瞧一瞧1996年10月颁发的第6届贻咯诺贝尔奖吧,只好假设有许多人齐羞共愧了。 本年度颁奖典礼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行,获奖者一如既往是“其成果不能或不应重复的个人”。两位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德利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13,(12):F0003-F0003
自1951年确立了诺贝尔奖得主大会(简称“林道会议”)以来,环绕德国林道岛的康士坦茨湖,每年都吸引着科学大师与年轻学子在此聚会。化学是今年林道会议的主题,有3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25名年轻学子与会,前者精彩的演讲深深吸引了与会者,之后的讨论和对话更是促进了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详见本期“林道会议”专题)。  相似文献   

18.
<正>他是有"科普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设立60余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是率领团队将"科学中心"理念践行于中国的第一人;他是在全国发起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位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领导层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正国人对屠呦呦拿下诺贝尔奖的兴奋尚未退却,又一项世界级科研大奖落入我国科学家囊中,引起世人瞩目。2015年11月9日,由俄罗斯富翁尤里·米尔纳领衔资助的"科学突破奖"揭晓了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团队,成为荣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5个团队之一。这是国际科学界对我国在物理学和天文学  相似文献   

20.
约翰·巴丁     
当约翰·巴丁(John Bardeen)被授予第二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在同一领域获得两个诺贝尔奖的唯一人物时,他从Leo Kadanoff发出一则电报说:“保持一流工作。赢得三次你就保持了王位。”巴丁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被授予1956年,与布拉顿(Walter Brattain)和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共享,是由于他们的半导体研究和晶体管效应的发现。他的第二个诺贝尔奖在1972年获得,与库柏(Leon Co-oper)和施里弗(J.Robert Schrieffer)共享,则是由于超导性微观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