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怡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28-129
本文主要叙述简.爱的女性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童年时的简.爱因不堪忍受压迫,以她的勇敢行为反抗了欺侮她的表哥。那时,她的反抗意识就初步形成并表现出来了。离开舅妈家后,简的生活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劳渥德,简的反抗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阶段,在桑菲尔德,简的追求是独立、自由,而离开桑菲尔德的行动导致她的反抗意识达到顶峰;第三阶段,拒绝圣约翰的求婚,也为她的反抗色彩增添了光辉的一笔。简是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一位新女性,直到今天,我们都不得不为她的女性意识喝彩!  相似文献   

2.
<正> 祥林嫂与子君是鲁迅于“五·四”运动后创作的两篇短篇小说《祝福》、《伤逝》中的女主人公。这两篇小说均收在小说集《彷徨》中。通过对祥林嫂与子君这两个典型形象共同的反抗性和悲剧性以及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我们不仅能从她们身上触到时代脉搏的律动,更可以领略女性不断挣脱身外的枷锁和心内的桎梏的悲壮历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孤独角度分析<红字>中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形象.由于海丝特背叛了婚姻,危及清教统治秩序,她不可避免地被作为道德训诫和宗教惩罚的对象,从主流社会被分离出来;周围人群所代表的传统道德、舆论将她从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排挤出来;丁梅斯代尔人性上的脆弱加剧了海丝特精神上的孤独和痛苦.在七年艰苦孤寂的生活中,海丝特并没有向现实屈服,她背负着沉重的耻辱,站在独立生活的角度不断反省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并接受了时代的民主呼声,开始了一种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反抗道路.  相似文献   

4.
《伤逝》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明显受到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它诠释了鲁迅对爱情的理性认知,关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女性解放的艰难历程。爱者(子君)逝去,不爱者(涓生)伤着。鲁迅关注的不是觉醒者反抗的过程和"同居"成功的结局,而是反抗者成功以后,他们面对的将是什么?爱情的悲剧,实质上根源在于女性没有经济权。  相似文献   

5.
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涓生勇敢的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和子君相恋并同居,然而婚后的涓生却暴露出他的自私和狭隘的一面.作者通过涓生思想感情的变化,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软弱、虚伪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简·爱的性格进行剖析,证明了简·爱是一个标准的女权主义者。简·爱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相貌普通的女性,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通过不断的反抗与斗争,坚持自己的理想、自由,最终获得了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简·爱的成长历程正是一位女权主义者要求得到社会承认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五四”高潮过后,郁达夫以亲身的经历和切肤的痛感,描绘出了一系列弱国子民的留学生形象.这个形象系列中人,都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制造出来的悲剧角色.他们以自己的遭遇激励人们,尤其是激励那些有类似遭遇和心理的青年,要猛醒,要自强,要不甘沉沦;甚至还可以激励人们为富国强盛而奋斗.这些属于一个启蒙主义的思想范畴.而随着国内政治环境斗争的变化,郁达夫失望之余,竞由一般文人,逐渐走向中国式名士型路上去了,创造了一个隐退者的形象系列.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和启蒙精神紧密结合的"五四"时代以降,中国现代家族文学作品中对"人子"的书写除了讲究儒家忠孝伦理、极富牺牲精神的"长子"以外,追求个性解放,成为"父亲与家"真正掘墓人的"逆子"以及在绝望、苍凉中无望地延续生命的"不肖子"也进入了现代作家的视野。对"人子"各具特色的大力书写不仅昭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也凸显了现代作家游离于理性反叛与情感皈依之间的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9.
庐隐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她运用了"五四"时代作家惯用的现代与传统二元对立的主题模式,并将这种主题模式推向了更深层。庐隐是一个觉醒者,一个勇敢的探索者,她始终关心妇女的命运,寻找妇女解放的道路,但在无路的荒原上,只感到梦醒后无路可走的痛苦。时代决定了庐隐小说的主题模式,也造就了一个悲哀的庐隐。她看不到前途,悲哀成为她小说的基本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两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丁为世界文学画廊塑造了两个"灰姑娘"的形象——简.爱和伊丽莎白。通过对两者的身世背景、性格特征、爱情态度的比较来揭示这两个经典爱情模式中的"灰姑娘"形象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叶芝早年爱慕的女演员毛德·岗身上,多数人认为叶芝诗歌以歌颂该女士的美貌及表达对其求而不得的思念及伤感为主。但通过对叶芝诗歌创作中众多女性形象的细致分类、总结,可以看出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内容表达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2.
以往对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叶芝早年爱慕的女演员毛德·岗身上,多数人认为叶芝诗歌以歌颂该女士的美貌及表达对其求而不得的思念及伤感为主。但通过对叶芝诗歌创作中众多女性形象的细致分类、总结,可以看出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内容表达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柯尔律治诗歌文本出发,并结合作者生平,分析了女性与其诗歌主题的密切关系.通过女性主要反映了诗歌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浓缩了作者悲郁的人生体验:(二)对爱的渴望和幸福的憧憬;(三)对生命的哲学沉思。  相似文献   

14.
广告创意中有一项流行而且屡试不爽的黄金法则——“3B”原则,所谓“3B”,就是美女(Beauty)、婴儿(Baby)、动物(Beast)。所以每当打开电视机、翻开报刊、杂志、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的广告就会出现我们的面前。在这些广告中,小到一袋洗衣粉,大到一个现代化的生活社区,女性形象都占据着主体地位。本文将就现代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进行简单地分析,研究其特点及变化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历史演义小说的叙事特征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影响。历史叙事针对女性的“大德”、“大恶”的美学模武强烈制约着演义小说对于女性形象的定位,使文学叙事丧失了自辟蹊径的能力而沦为史学叙事模武制约下的工具。历史演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成为被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双重扭曲的镜像。  相似文献   

16.
杨雪 《科技信息》2008,(18):241-241
《鳏夫的房产》是萧伯纳戏剧创作生涯中的首部作品。在该部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两个女性形象:贝朗溪和她的贴身女仆体现了萧伯纳早期创作中的女权主义观点。中产阶级女性贝朗的反叛形象反映了当时中产女性对于享有平等权利的呼声。而她的女仆该角色的设立的反映了当时下层社会低微的女性地位以及唤醒他们女权斗争意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文学中女性形象类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女性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作用及角色,可将中国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五种类型:既有人类历史与英雄的缔造者、智慧的象征者,也有爱情的追求者和旧婚俗的反叛者、命运的受难者和艺术的创造者,以及恶毒与妖魅的化形等。进行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类型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民间的妇女观认识,而且对于人类生活共有的女性原型意象的把握以及推进女性学的深入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栗亮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6):108-111
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叶赛宁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其中相当多的作品都描绘了女性或是由女性形象升华后的意象。归纳起来,主要有恋人形象、亲人形象及升华后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其笔下的恋人形象与诗人传奇且丰富多彩的爱情经历密切相关;亲人形象主要是关于他的母亲和妹妹,寄予了诗人浓烈的亲情;还有部分女性形象经过升华具有了象征的意义,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乡村、祖国的热爱之情,凝结了他对底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关注。通过诸多女性形象的展示,可以观察诗人的抒情诗创作与内心世界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苔丝狄蒙娜与窦娥是中西方悲剧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性格相似,结局相同.更为重要的是,在传统文学批评领域,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性别身份都被置于边缘地带.采用女性阅读视角对这两个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不同悲剧冲突模式下所隐藏的相同的女性性别身份.  相似文献   

20.
姜可生的小说塑造了一群清末民初的女性形象.她们像传统女性那样温柔体贴,忠于爱情;接受了新式教育,才情兼备;而且有勇有谋,敢作敢为,同时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作者创设跌宕起伏的情节,运用细节描写、间接描写和对比进行了刻画.这些女性形象秉承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又表现出民国女性的新变化.作者借之启蒙开化,感动影响社会民众.女性形象虽没有新小说那么先进,却也对社会大众有一定的影响,被40年代的言情小说作家群借鉴并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