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反射型外墙保温隔热涂料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温隔热机理,并研究了涂料中各种成分的选择原则。通过自制的反射隔热模拟箱,对涂料配方中的基料、颜料、功能性填料和无机填料进行筛选,研制出反射隔热涂料。考察了成膜基料、功能性颜料和填料的种类、含量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并筛选了合适的助剂。研究发现,当玻璃微珠的含量为13%时,隔热效果最佳。此外,当玻璃微珠与其他填料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涂膜的反射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性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制了一种太阳热反射型隔热涂料,考察了成膜基料、隔热颜料和填料的种类、颜基比及涂抹厚度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太阳热反射率和红外光反射率表征了涂料的隔热性能。结果表明,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基料,以金红石型钛白粉、硫酸钡、空心陶瓷微珠为隔热功能颜填料,再加上云母、水及助剂等,制备出的反射型隔热涂料的热反射率达92%,对红外线的反射率约为95%。  相似文献   

3.
上海广毅涂料有限公司研制的建筑隔热保温涂料最近通过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测试,证明其反射比和辐射比达到国际相关标准。建筑隔热保温涂料一般由保温底涂、保温底漆、高反射保温表面漆组成。广毅公司研制的这种隔热保温涂料利用反射原理进行保温隔热,由丙稀酸乳液加入空心玻璃微珠和金属微粒为原料制备而成,分为面涂、底涂、腻子三种。其中腻子采用空心玻璃微  相似文献   

4.
玻璃微珠在隔热涂料中的隔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空玻璃微珠有增强隔热的作用,其传热性能主要与它的性能和成膜物的组成有关,分析了中空玻璃微珠在弹性隔热涂料中的填充量、涂层厚度对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并与膨胀珍珠岩、海泡石、膨胀蛭石等填料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隔热原理,在傅里叶传热定律的基础上,简化传热模型。  相似文献   

5.
纳米透明玻璃隔热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两种固含量的纳米ATO隔热浆料的制备,隔热浆料与水性聚氨酯通过一定的工艺制备了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将其涂在洁净玻璃上,在常温下成膜.用U-41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光热性能表征,讨论了隔热涂料的配比,涂膜厚度和浆料固含量对光学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玻璃涂膜后节能效果较为明显,遮蔽系数可以达到0.61,而可见光透过率为60.6%,并且可以阻隔66.43%的紫外线.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溶胶和钛白粉直接包覆法,制得硅溶胶/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包覆中空玻璃微珠,并利用SEM、EDS和导热系数测定研究不同包覆条件对中空玻璃微珠强度及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溶胶单独包覆中空玻璃微珠和硅溶胶/钛白粉复合包覆中空玻璃微珠均能形成包覆层,可增大中空玻璃微珠强度,但硅溶胶单独包覆会减弱涂料的隔热效果;当中空玻璃微珠、硅溶胶、钛白粉质量比为3∶1∶1时,复合包覆后中空玻璃微珠所制隔热涂料的强度和隔热性能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7.
测试并分析了反射物质的种类、高温改性处理、粒径、质量分数以及隔热填料等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制出3组分防热涂料.数据表明:该涂料的全反射比为0.88,全发射比为0.92,模拟实验证实温度可降低6~8℃,在建筑、石油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建筑外墙隔热保温涂料的制备及隔热性能的测试,采用太阳热反射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功能填料(粉煤灰漂珠、硅藻土以及沸石分子筛)的添加量及涂膜厚度对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功能填料进行SEM表征及导热系数的测定,分析比较以上几种功能填料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涂料均符合国家标准;涂层厚度对涂料的隔热性能影响相对较小;粉煤灰漂珠、硅藻土和沸石分子筛对涂料的隔热性能都有一定影响,其中沸石分子筛添加量为9%的隔热效果最好,其平衡温度比空白降低了12℃。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利用肼基与酮羰基之间的脱水缩和反应制备了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肼基、酰胺基的含量对水性聚氨酯(PU)乳液、苯丙(PA)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反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中加入肼基化合物提高了膜的拉伸强度,硬度及耐水性等性能,同时发现,肼基化合物的用量在不超过4%时水性聚氨酯乳液最稳定;酰胺化合物的用量对苯丙乳液也有较大影响,酰胺化合物在乳液中质量分数小于6%时,丙烯酸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丙烯酸树脂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拉伸强度、硬度等皆比改性前的聚氨酯、丙烯酸乳液要好,当酰胺基化合物与肼基化合物保持相同交联基团摩尔比时,得到乳液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乳液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有机硅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研究了几种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出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物理气相沉积TiN涂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  魏仕勇  蒋庐珍 《江西科学》2009,27(3):466-471
综述了近年来物理气相沉积TiN多元和多层涂层、化学镀Ni—P与PVD和气体氮化与PVD的研究及应用。并指出通过将物理气相沉积与其他表面强化技术结合制取复合涂层及合理的多元、多层设计,可进一步发挥PVDTiN涂层的优势,克服单一TiN涂层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LA型陶瓷涂料的制备,表明LA型陶瓷涂料性能好,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多彩花纹饰面涂料的研制现状,对比较成熟的O/W型及W/W型多彩花纹涂料的制造原理及制造方法,进行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4.
采用X衍射、电子探针、矿相分析等手段;对离心浇注合金钢管所用的进口Z型涂料的配方、烧结后的涂料结构和性能,尤其对溃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涂料是由锆英石(ZrSiO_4)、膨润土及少量氧化铁和高分子有机物所组成。涂料高温烧结后,有机物已分解挥发,锆英石、膨润土仍为晶态。膨润土颗粒细化,在其表面出现一薄层液化膜使烧结涂料强度下降,溃散性能优良。据此,选用我国自产的石英粉、膨润土、硅溶胶、CMC及其它必要的成分制成涂料,用于生产性试验中,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在大面积基材上涂布高粘度光刻胶的线棒涂布法.主要针对涂膜厚度与均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厚随着光刻胶粘度和涂布棒尺寸的增大而变厚,涂布速度在某一范围内对膜厚无影响.线棒涂布机设备中所加垫板的硬度直接影响涂膜的均匀性,硬度小的垫板可获得更均匀的涂膜,而垫板高度在某一范围内对膜厚无影响.与常用旋涂法相比,线棒涂布法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材料和可大面积涂布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以羟基丙烯酸树脂作为羟基组份、以TDI芳香族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辅以颜填料、助剂配制而成的客车用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中涂漆;讨论了该涂料对提高客车涂装质量作用,并总结了该涂料实际施工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隔热性能是热障涂层对基体热保护功能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制备La2Zr2O7(LZO)/ YSZ 梯度热障涂层(DCL-TBCs),在1 300 ℃的顶部涂层表面温度下与500 μm厚的YSZ TBC进行热梯度循环试验,评估它们的寿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厚度为100 μm和200 μm的YSZ涂层被LZO涂层替代时,DCL-TBCs的寿命会比500 μm厚的YSZ TBC高出一倍多。证明DCL-TBCs技术可在较高温度下有效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电刷镀多层复合镀层工艺的装置与技术条件 ,对电刷镀镀笔进行必要的改进 ,探索了利用改进的电刷镀技术制备性能优良的多层Ni Cr2 O3 、Ni SiC等复合镀层在工艺上的可行性 同时 ,还研究了多层复合镀层的强度、组织及显微硬度等性能 结果表明 ,多层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 ,细小的结晶晶粒和较高的显微硬度 本研究的成果可用于修复磨损的机械零件和对零部件进行表面强化 ,因而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层和有机硅涂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混凝土水灰比、混凝土基材湿润状况和涂层涂刷遍数对渗透型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渗透型涂层能够对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且水泥基涂层混凝土的抗碳化效果一般要优于有机硅涂层混凝土;潮湿的混凝土基材对水泥基涂层的抗碳化效果最为有利,而对有机硅涂层的影响较小;随着混凝土水灰比的减小,渗透型涂层对混凝土抗碳化能力的改善程度降低;增加涂层的涂刷遍数对有机硅涂层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改善更为有效,对水泥基涂层混凝土则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1 MeV电子束入射情况下卫星模型的抗辐射涂层设计,采用M-C(蒙特卡罗)方法,使用PENELOPE软件包模拟1 MeV电子束入射多层平面模型及小球模型的实验,并编写一系列输入文件、材料文件、几何文件等用户程序,观察在平面及小球各层内的能量沉积情况以及深度剂量分布,以分析不同抗辐射涂层材料及结构对空间辐射环境的抗辐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