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注意选择药剂的剂型:药剂浸种用的是药剂的稀释液,所用药剂一定要溶于水。目前溶于水的药剂加工记=剂型有可湿粉剂、水剂、乳剂和悬胶剂。不能用粉剂浸种,因为粉剂不容于水,药粉浮于水面或下沉。种子粘液不匀,达不到浸种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直观法:对于粉剂农药,先看农药产品外观,如果明显受潮结块,药味不浓或有其他异常,并能用手搓成团,这类农药基本失效。对乳油农药,先将药瓶静置,如果药液混浊不清或出现分层(即油水分层)、有沉淀物产生或絮状物悬浮,说明农药失效。加热法:适用于粉剂农药,取农药样品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1999,(7):28-28
目前,我国常用的农药制剂有10多种,主要剂型及其特点: 一、粉剂 它是由农药原药和陶土、粘土等填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机械粉碎加工,混匀而成的粉状物,其细度要求95%通过200目筛,在贮存期有效成分不分散失效,不结块变质,喷撒时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粉剂不能加水喷雾施用。一般低浓度粉剂都是直接喷粉使用,高浓度粉剂可作拌种、土壤处理或制作毒饵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CO2+冰晶石粉-KOH溶液为模拟研究体系,证实了铝液喷粉净化 时粉剂在气泡表面形成固态膜,熔化后以液态盐膜的形式包围着整个气泡, 吸附和溶解气泡表面的氧化膜,使熔池中的氢顺利扩散进入气泡中,从而强 化气泡去氢效果这一理性推测.试验结果还表明:粉剂强化气泡的去氢效果 受供粉量、气流量和旋转喷头转速三因素的影响.旋转喷头喷粉能大大改善 气泡去氢的动力学条件.这一研究结果,为将旋转喷头引入到喷射技术中提 供了科学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石灰石喷粉烟气脱硫已被众多的研究者公认为是一项有效的SO_2控制技术,而用加压水合石灰代替石灰石则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巨大兴趣。本文简要介绍了加压水合设备以及工艺条件的研究结果。以加压水合的产物、常压消石灰和生石灰分别进行的喷粉实验表明,加压水合物脱硫效率最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实用技术     
直观法:对于粉剂农药,先看农药产品外观,如果明显受潮结块,药味不浓或有其他异常,并能用手搓成团,这类农药基本失效。对乳油农药,先将药瓶静置,如果药液混浊不清或出现分层(即油水分层)、有沉淀物产生或絮状物悬浮,说明农药失效。  相似文献   

7.
实验测定了自制DP8-12 糊精粉剂的吸湿性和溶解度 ,结果显示 ,该产品吸湿性不大而有较好的溶解度 .用 3种糊精作为壁材对维生素C、茶多酚和酒进行包埋试验 ,结果表明 ,DP8-12 糊精具有比普通糊精和麦芽糊精更好的包埋性能 .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底吹喷吹石灰石粉的冷态模型:用水模拟钢水,用浸盐的空心Al2O3模拟石灰石粉,用真空泵油模拟炉渣,研究了复吹转炉底吹喷粉的重要参数粉剂分布和粉剂穿透比.考察了不同底吹布置条件下的粉剂分布,利用图像处理法确定了最佳的底吹布置方式.在最佳底吹布置方式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固气比和粉剂粒度对粉剂穿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穿透比随固气比和粉剂粒度的增加而增加,确定了实验条件下最佳固气比为30~40,粉剂粒度为0.212~0.380 mm.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氧枪喷吹石灰石粉的冷态模型,用水模拟钢水,用浸盐空心三氧化二铝模拟石灰石粉,用真空泵油模拟炉渣,研究了熔池的均混时间、粉剂分布和粉剂穿透比.考察了底气流量和枪位对均混时间的影响,同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测定了熔池的粉剂穿透比和粉剂分布,确定了实验室条件下最佳操作工艺.结果表明,顶吹喷粉条件下氧枪枪位应略微下降,枪位为258mm,底气流量为20m3/h;粉剂穿透比随固气比和粉剂粒度的增加而增加,确定了实验条件下最佳粉剂粒度为0212~0380mm.  相似文献   

10.
复吹转炉底吹喷粉的物理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底吹喷吹石灰石粉的冷态模型:用水模拟钢水,用浸盐的空心Al2O3模拟石灰石粉,用真空泵油模拟炉渣,研究了复吹转炉底吹喷粉的重要参数粉剂分布和粉剂穿透比.考察了不同底吹布置条件下的粉剂分布,利用图像处理法确定了最佳的底吹布置方式.在最佳底吹布置方式条件下,考察了不同固气比和粉剂粒度对粉剂穿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穿透比随固气比和粉剂粒度的增加而增加,确定了实验条件下最佳固气比为30~40,粉剂粒度为0212~0380mm.  相似文献   

11.
在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中,由于缺乏科学使用农药知识,误伤了农作物,致使农作物产生药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下面介绍预防农作物药害的几点经验。(1)要重视药剂和水的质量如用乳油类药剂,看上去要清亮、透明,不可有絮状物和沉淀。药剂加入水中,要能自行分散,形成白色乳剂,上面不应有浮油;如用粉剂农药,不要用结块的粉剂,否则特别容易产生药害;如用可湿性粉剂,加水后,药粉必须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否则也容易造成药害。同时,稀释农药用的水也很重要,水质既不可太硬,又要干净,不含有杂质。(2)…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环境条件(常温或高温,低温或高温)下对用羊毛、涤纶、腈纶等纤维制作的服装作实际穿着试验表明:不同纤维材料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有相当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与纤维的吸湿性有关.羊毛纤维服装有较好的动态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毛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侧柏和柳杉等均能产生危害,文中选取隆回县云南松毛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作为研究个案。选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和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利用喷烟和喷粉技术,探究不同施药技术施药时间的防治率差异。结果显示:2种防治措施防治率对防治作业时间段都具有较强的选择性,6:00—8:00防治,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喷烟和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喷粉防治率最好,72 h后防治率分别达到98%和96%;1.2%烟碱·苦参碱乳油剂喷烟防治作业时段在16:00—19:00,防治率下降明显,降至74%;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喷粉防治作业时段在16:00—19:00,防治率保持在88%,可见,2%阿维·苏云菌可湿粉剂在不同施药时间防治率呈现差异较小,这对于云南松毛虫防治技术革新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年科学》2013,(2):68-68
是牙长得不好?吃饭咬舌头,更多人是因为牙齿的咬合关系不太好。先来研究一下我们的牙床,如果把牙齿咬紧,一般人都是上牙包在下牙的外面,这是因为我们的上牙弓是个大一点的马蹄形,下牙弓是个小一点的马蹄形,我们的舌头就是被下牙弓那个“小马蹄”保护着。平时吃饭的时候,上牙咬在下牙的外面,舌头就比较安全。可偏偏有人长得不巧,上牙弓偏小,咬下来的时候离舌头更近,就比较容易咬到。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镰刀存在两大缺点:一是刀露在外面,携带起来不方便,也不安全。二是它的设计只适合惯用右手的人使用,如果是左撇子,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了。为此,我对传统的镰刀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正你看过机器人踢足球吗?你看过机器人和人类下棋吗?你看过机器人打扫卫生吗?你如果看过,会发现这些机器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外观硬邦邦。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软体机器人。传统的机器人虽然很牛,但在做有些事情时,比如钻入狭小的空间,就无能为力了。所以,科学家曾尝试研制了一种超冗余度机器人。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很费解?我来形象地描述一下,这种机器人像蛇,有很多"关节",活动起来非常灵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可以经鼻黏膜给药进脑发挥药效的新剂型———鼻粉剂近来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四种常用辅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湿性、流动性和喷流性进行考察,可初步为鼻粉剂进一步的处方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护小陇山林区油松林分健康生长、解决中华松梢蚧虫害防治难的问题,在小陇山林区油松林分受害较严重的党川林场和麦积林场,选取受害典型油松林分中的小班,通过选取样树和样枝,观察了解中华松梢蚧虫害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特点,经过实地调查分析,依据油松林不同生长环境,在初孵若虫孵化盛期这一防治适期,采用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配合1%噻虫啉微囊粉剂喷雾喷粉与苦参碱烟剂放烟防治进行对比试验。后期对选取的油松样树进行防效调查,效果表明,第二次药后30 d,2种药剂混合防治对中华松梢蚧的防治效果达72.94%,苦参碱单一烟剂防治对中华松梢蚧的防治效果达65.6%。由此可见,在防治条件较好的林区环境下,应用苦参碱悬浮剂配合噻虫啉粉剂进行喷雾喷粉防治中华松梢蚧效果明显,在林区山高坡陡的环境下,可使用苦参碱烟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针对钢包底喷粉精炼新工艺,研究了底喷粉元件狭缝粗糙壁面对粉气流输送行为影响规律.通过分析颗粒-粗糙壁面的碰撞过程,提出了壁面粗糙角概率分布函数,建立了颗粒历史影响模型,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模拟研究了钢包底喷粉元件缝隙内粉气流输送行为,考察了壁面粗糙度对颗粒运动轨迹、颗粒速度分布及颗粒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预测了近壁面附近颗粒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粗糙壁面增加了颗粒壁面碰撞的频率,导致颗粒输送动能降低,脉动速度增加,并促使粉剂颗粒在底喷粉元件缝隙内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水溶液中能以静电自组装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复合物结构,考察复合物的结晶性、吸湿性及压片后的崩解性.结果表明,壳聚糖-海藻酸盐复合物呈无定型态,其吸湿性明显高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本身,特别是在pH值为5.0条件下得到的复合物吸湿性较大.崩解性实验表明,复合物具有相当好的崩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