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观"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其重要性和多样性在英美外籍教师的日常交往中日益明显。本文将就影响与英美外籍教师交往中的"时间观"这一问题作深入多视角的比较分析,旨在关注"时间观"与英美外籍教师交往的密切关系,并且在交往中灵活运用,以便促进我们与之交往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明朝建立后,逐渐开始与西域诸国交往,到明成祖时规模较大,之后逐步放松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本文拟就西域势力较大的别失八里与明朝的关系作一略述。  相似文献   

3.
延用"阿课思模式"动机分析模型来比较泰戈尔短篇小说《邮政局长》中男女两位主人公的交往动机,发现他们的交往动机在"注意""切身性""自信""满意"四个方面存在不对称性,指出这种极端的不对称性是导致他们交往失败的根源,也导致了女主人公在整个交往过程中的悲剧处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交往行为"理论和"以民为本"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交往服务"的政府管理模式,并分析了构建这种管理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自己称作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阐述了交往是生产的前提,是人的存在方式,交往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指出物质生产及由此决定的交往形式决定了人们的意识活动和意识形式。现实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之中,人的本质就体现在其中,而社会是交往活动的结果。交往是世界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6.
李龙霞 《科技信息》2012,(25):136+176-136,176
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中"理想话语情境"理论的提出对于师生交往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师生交往的理想诉求在于首先为师生建构一种"理想话语情境"。在师生交往中理想话语情境的建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可能性,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的"对话",重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批判理论全面批判了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给人带来的"科技-工具理性",主张重建"交往理性",以使人性最终得到解放.融合了批判理论思想的教师"反思"是提升教师责任感的教育理念,是弱化"工具理性"、建立"交往理性"、削减教育不平等的教育策略.反思型教师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具有"交往理性"和教育批判意识的价值观与认识论思想.  相似文献   

8.
交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而经济交往是族群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云南永平镇"傣人"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多族群日常经济交往实践中,当地"傣人"族群认同是何以达成的。"赶集"是当地特有的经济交往形式,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傣人"通过语言、村落和饮食习俗等实践认同来区分"我者"与"他者"。  相似文献   

9.
"交往对话"的方法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种充满人文关怀意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交往对话"方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尊重的交往关系的建立;受教育者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的培养提高;自由、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0.
处事贵宽,论人欲恕。睿智幽默,庄谐大度。纪晓岚,名昀,字晓岚,出生于中国的清代雍正二年甲辰——龙年(1724),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省沧县)人,卒于嘉庆十年乙丑(1805),享年82岁。有清一代,纪晓岚称得上是个大人物。他从蒙学乡里、风流倜傥的少年生活,到31  相似文献   

11.
以往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时,将之归结为"主体-客体"两极模式是不对的,因为忽略了多极主体或主体际存在的事实,忽略了交往活动.交往实践观认为实践结构是由"主-客"与"主-主"双重关系的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客-主"结构.同时,用这一交往实践观来看待今天世界遵循的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阿富汗的文明交往自张骞凿空西域起,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经历了汉朝的初创、唐朝的高潮、元朝的渐进与明清的衰微,为人们展现了中国与阿富汗文明交往的发展脉络。古代中国与阿富汗文明交往方式多样、内容全面、规模宏大,在丝绸之路之上展开的中国与阿富汗的文明交往在不同时期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放眼现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秉持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拓展,使中阿两国关系在和平友好的文明交往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月也"是侗族地区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其主要内容可简单分为宴请与娱乐两部分,涉及"吃"与"被吃","表演"与"观看",通过这样的关系转换,侗族人群交往背后相互宴请与娱乐的交换机制得以展现出来。双方之间的交往活动以猪头礼物的"欠"与"还"标记出来,形成一套互惠性计算的逻辑,这个过程中的礼物交换及其展演的文化象征代表着村寨之间交往关系的确立和维系。"欠"与"还"的运作,植根于各民族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套共享的规则体系。虽然"月也"本身限定在侗族的村寨之间,但是其背后的民俗规则超越了民族界限,适用于地区内的多个族群,从而整合出某种超越族群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4.
梨枣与牙签     
翻阅《中国电视报》,在“史海钩沉”栏目下有一篇《纪晓岚与(四库全书)》的文字,注明是根据《百家讲坛》提供的素材整理而成。如何评价《四库全书》和纪晓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由专家们去研究。这里想说的是:作为学术性的栏目,且以《百家讲坛》之名介绍“国学“知识,却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实属不解。  相似文献   

15.
"强者"蒋介石与"智者"胡适之间的交往和微妙的关系变化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2006年以来,随着蒋介石日记的公开,政治舞台上的蒋介石与日记中的蒋介石判若两人,尤其是蒋对胡态度上的两面性反差巨大,再次引发人们对两人关系变化的探求欲望。笔者借机略述二人交往过程中的态度表现并分析其内心真实的想法,以期对蒋胡交往更接近本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正"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再生和延伸,这个宏阔的主题,涵盖了广袤的欧亚大陆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今天的"一带一路"上,曾有许许多多别具一格的伟大人物走过,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方济各·沙勿略(Salnt Francisco Xavier)就是其中的一个。沙勿略是西班牙人,生于1506年,青年时赴法国求学。1534年耶稣会在巴黎成立时,沙勿略是八位创始人之一。1542年,沙勿略赴亚洲传教,是  相似文献   

17.
就<直说通略>中助词"得"的使用格式、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横向描写和纵向对比,以理清<直说通略>所处时代助词"得"的发展面貌和助词"得"的历史发展脉络,明了蒙古语对汉语助词"得"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1年11月正式提出以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安全环境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亚太地区成为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的重心,而东南亚则可以说是这一战略的重中之重。这个战略的实施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亚太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这一战略的认可程度。尽管东南亚各个国家对其认知和态度并不一致,但整体而言,它们的态度存在着"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之间的大致分野;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分析了法律的双重理论。布迪厄批判了语言的纯粹研究,认为语言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并不仅仅是沟通的手段。本文梳理了哈贝马斯的法律思想,并以布迪厄的理论对交往理性作了反思。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全国各地出现的城市住宅小区开发热潮,结合福州北京金山小区设计和建设,提出"社区交往空间"的意义所在,并探讨"社区交往空间"的一些实现方式"通过理性优化的总平面规划结构,营造出连续的开放的室外公共空间:对于空间界面不同尺度的区分,以及居住者使用行为的研究,用当代的建筑和环境设计语言实现人性的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