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是一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思想情感上受到良好熏陶的课程.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目标必然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借此领悟文章的深邃内蕴,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现就一堂语文课的结构对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作些浅谈,愿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无处不在,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语文学科是一门渗透美育的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理性分析,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主要有如下方法:1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把握教学节奏;2通过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美育;3发掘语文这门学科的审美因素,揭示其审美价值。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浅见。一、利用教材的语言美进行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  相似文献   

3.
所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具有审美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按照美学规律将美育渗透进语文教学,着重从学生的阅读学习中进行情感渗透,使之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4.
李农基 《广东科技》2007,(10X):336-337
要学好语文,单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要做到这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便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审美教育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  相似文献   

6.
陈红英 《科技信息》2012,(21):330-330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和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而且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只有从美育形式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励他们去学习、去拼搏.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的美育,主要是通过文学艺术和借助于大自然、现实生活中的美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学语文课包括语言文学.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为此,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美育上与其它学科相比较具有较强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点”.因此,认真研究我国现行语义课本中的美学思想及其表现形态,对于搞好语文教学,对于引导学生感受、认识、鉴赏乃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为写作目的,从语文课有其丰富的美育资源,美育如工具,可指导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语文课与美学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9.
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人们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中加强美育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大有裨益。文章就建筑工程制图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利用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性、可感性,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利用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美、鉴赏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和健康高尚的情操,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代修伟 《科技信息》2011,(9):182-182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教学,应是美的集中表现。如果能善始善终地将美育渗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去,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教学情趣盎然起到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要用"美"来吸引学生,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13.
谢翠莲 《科技信息》2013,(15):291-291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以培养就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语文课作为职业学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就应在就业教育中发挥其作用。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就业和创业教育,为学生毕业后就业之路做好准备,提出了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以美育人,提高整体素质,是中小学教育的办学思路。教育主体——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美育的实施。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有其广泛性和深远意义。美育在育人中有独特作用,马克思强调把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师专中文专业应该在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管理工作中运用美育的渗透功能,多渠道进行审美施教,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要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文字训练的同时,更要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加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所设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挖掘此类课文的潜在因素的同时,如何结合语文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近日重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1)刊载的《“语文素养”模型的冷思考》一文时,突然有所感悟,忍不住想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话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叶老曾从德育、智育、美育三方面就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做过较全面阐述。语文素养既然包括德智美育的培养即可视同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育,这里“全方位”一域就关涉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领域,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过程中需协调好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个体本身的相互关系,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尚德、明理、开智并践行在生活学习中。  相似文献   

17.
美育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学存在于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对提升美术教学效益发挥着不可提到的作用。因此,美育教学的渗透不仅是美术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更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涵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鉴于美育教学的重要性,需加强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的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深刻体会美学的底蕴,以提升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桂生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B12):162-163
语文教学屡受责难,原因是其负担重.费时多,效率低。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认真实践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呢?途径很多.本文只述三点:1、锤炼教学语言.借教师准确、清晰、风趣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突出语文特色.借语文课的情感性、审美性、人文性陶治学生情操;3、调整教学关系,在新颖、务实、开放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学生的乐学之情。  相似文献   

19.
陈媛媛 《科技信息》2010,(11):238-238
在职业学校全面塑造学生人格意义重大,而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一名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师应从根本上更新观念,充分挖掘语文中的人文性内容。同时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语文课的主旨就是引导学生从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中感知美、认识美,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育教育。可以说,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美育教育呢?笔者认为,找准美点,是展开语文美育教育的关键。所谓美点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的具体形态。找准美点,抓住美点,就等于找到了进入课文深处尽情艺游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