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权枢和着传统的文化权力,为育婴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鼓舞。地方权臣的倡建、倡捐及其利用行政手段扩充经费的努力也是重要。清廷在对官、绅、商的权位协调中亦不自觉地显示了政治权力的强悍姿态,彰显出传统政治结构中国家权威在地方事务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慈善作为社会美德和公民素质被广泛认同和崇尚.在“爱心温州·善行天下”成为品牌的背景下对温州青少年对慈善的认知水平和学校慈善教育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学校的慈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社会的慈善发展.借鉴温州人新慈善模式中建设平台起点高、慈善体制和机制新以及慈善理念独特的特征,结合温州中小学慈善教育的现状,提出慈善教育社会化、慈善教育生活化、学生慈善习惯化的青少年慈善教育架构.  相似文献   

3.
清代武昌府的节妇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担当整个家庭生存下去的责任,她们用自己的辛勘劳动,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了家庭经济收入,不仅使自己和家人存活下去,也把不多的经济收入用于支持亲友以及参与地方事务等.清代武昌府的节妇用自身的行动,提高了她们在家庭、宗族和社会中的地位,以此为基点,使我们对清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伦理观念和当时妇女从事的经济活动均产生了一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善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传统慈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南地区是慈善事业发展最为充分的区域,形成了庞大的善人群体,他们不仅数量众多,参与度高,具有明显的家族性,并构成一定的社会网络。这种网络以善举为中心,有相对固定的关系网络,还存在内在延续与传承性,这是传统慈善中最闪亮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与高校新闻网相比,微博因其传播方式具有裂变式和来数效应的特点,已越来越受到众多高校师生的重视和青睐。该文通过调研在宁高校官方微博运营现状,分析高校官方微博开通运营情况,提出高校官微的三级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已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有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或走形式主义,或简单机械模仿.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妇女的形象被固化为“贤妻良母”,家庭是妇女工作的主要场所。在这个场域内,妇女担任着多重角色,如女儿、妻子、媳妇、母亲、婆婆等等。我国正处于社会变迁的进程中,变迁是社会的一个过程,所以,研究在社会变迁中,当代少数民族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以及影响这些角色的相关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韩少功在《马桥词典》里不仅考量了语言对人的存在的限定性问题,还对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共同语言”进行了深刻反思,在他看来,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实际上是一个被普通话化了的时代。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便是语言对人存在的原初性的遮蔽。作为一种相对于普通话的边缘话语,马桥方言固然和其他语言一样具有限定人存在的话语功能,但另一方面也因为它对普通话的疏离,从而具备了一种强大的颠覆性力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探索歌剧表演的二度创作为目的,以《原野》歌剧第二幕金子的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为表演实例,以塑造歌剧角色为重点,借鉴戏剧表演理论、声乐艺术心理学,从把握剧情,走进角色做起,全面实施与体验歌剧表演创作的实践过程,来谈谈对歌剧角色的内心探索。以期为声乐表演者提供可以参考的创造性表演观念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莆田民间捐资助学慈善活动蔚然成风。在官民捐助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府、县官学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其意义尤其重大。通过对地方志文献记载的爬梳,介绍明清时期莆田官民在官学领域中的捐资助学情况并探讨这一慈善活动在莆田古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级官吏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执行者,政治上的特殊性必然会在经济收入上反映出来,晚明官员的收入主要由官俸收入、地产收入、经商收入及灰色收入构成。另外,晚明社会,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形式的收入来源外,一部分官员还因战功显赫、理政有嘉,在宴会、典礼、巡幸、节日中均可受到皇帝的大量赏赐,有时数目极大,尤以辅臣及讲官集团更具代表性。不仅如此,晚明各级官员的收入对官员自身和其家庭,甚至是晚明社会均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代国家对省级官员的选任较为重视,对省级官员的籍贯和出身也有要求。清统治者选任省级官员时主要选择来自邻近省份和科举出身数量较多的南方省份的官员。比之明代,清代的选官制度有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13.
明代官吏渎职主要表现为实政不修 ,擅离职守 ,承办逾期 ,办事有误 ,明廷对此的处罚有罚俸、杖责、改调、降职、降级、削职为民、判刑、斩首等方式。明代惩治渎职的特点是完善行政立法 ,健全监督机制 ,任用耿介之吏 ,依法从快惩处  相似文献   

14.
王府职官是自汉代正式形成的,专门辅导宗室、管理藩府日常生活和行政的特殊职官群体。明代对王府官的铨选、考核、升转和致仕的重视程度与宗藩地位的变化有莫大的关系。明代王府官铨政制度以正统为界,先后经历了由重视到歧视的更替过程。正统以后,王府官铨政制度的弊端导致了王府官庸、劣、老病问题日益突出,这是与明中后期藩禁制度的形成,宗藩权利受限以及明廷为解决"选人—官缺"供求矛盾休戚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晚清文官考核由吏部主要负责,以清律、会典等为基本依据,以京察、大计以及年终密考为主要形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落实,但远未能达到"激浊扬清"、整饬吏治的预期目的.其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制度的极端腐朽和封建皇权的极度专制,考核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与不健全,考核形式主义严重,相关制度不配套的冲击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三法司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起源于唐朝,在明清发展完善,具有基础性、稳定性以及非最后性等特点。它对明清的司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它具备合议制形式,是对延续数千年之久的独任制审判所进行的修正,弥补了独任制的弊端。研究三法司会审在明清得以完善的背景、原因及影响,对今日诉讼制度之建设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清代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标志着土司统治时代的结束。通过改土归流,国家得到统一,政权趋于稳定,国力日益增强。文章对湘西地区改土归流的原因、冲突与影响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8.
清朝建立之初为了尽快实现全国的统一,大量征调边疆的土兵参与政府组织的军事行动,土兵制度日渐完善。与此同时,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日益巩固,清政府建立起了一个强大而有效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又由于土司制度在总体上已经不能适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清政府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改土归流之后,和土司制度紧密相连的土兵制度也就渐渐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9.
历代书院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其版本价值较高,历来倍受文士学者重视。清代两湖地区的书院兴盛且日益官学化,书院刻书业比较发达,留下大量作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小说创作在刻画官员形象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是正面官员形象的世俗化处理 ;二是反面官员形象的复杂化处理。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幅现世真实可感的百官图 ,从而使读者认识到社会吏治改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