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静态液相吸附法,考究了n-C6与i-C8分别在5A和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溶液浓度对吸附平衡时间和吸附量都较大的影响,剂/油值对平衡吸附量影响不大,对5A分子筛的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其吸附等温线方程与Langmuir方程基本吻合,而吸附速率曲线符合Bangham方程。  相似文献   

2.
烷烃密度计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烷烃的结构出发,利用拓朴化学指数,探索出了计算烷烃密度的半定量公式,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易行,且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烷烃的结构出发,给出了计算烷烃沸点的半定量公式.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简便易行,且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一般小于1℃.  相似文献   

4.
活化MDEA水溶液中二氧化碳溶解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t=30-90℃,pCO2=14.88-724.4kPa条件下,测定了CO2在MDEA、MDEA+DEA和MDEA+PZ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并用Gibbs-Helmholtz方程计算CO2在活化MDEA水溶液中的溶解焓。  相似文献   

5.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用拓扑方法探讨了直链烷烃的沸点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能够精确计算直链烷烃沸点的公式Tb=1053.34-943.14exp(-0.2184Wk^2/3)-36.33th(0.01932P3)。对甲烷到一百烷(C1-C100)的计算结果表明,沸点的计算值都很接近实验值,平均误差仅0.075%,计算精度显著优于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6.
卵黄油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及其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动态法及半连续装置,在温度35℃-75℃、压力25MPa-26MPa的条件下,进行了卵黄油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度试验,并将试验结果用反传播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模拟,社会网络能较好地模拟卵黄油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5种正构烷烃油滴在超临界CO2(sc CO2)中的溶解过程及其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烷烃在sc CO2中的溶解能力随其链长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链长小于18时,烷烃易溶于sc CO2;链长大于18时,sc CO2对烷烃的溶解能力较弱。色散作用在sc CO2溶解烷烃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色散作用随烷烃链长的增加而减弱,其强弱导致了不同链长的烷烃在sc CO2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短链烷烃分子与CO2接触的概率较大,同时烷烃分子在sc CO2中的伸展程度随其链长的增加而减弱,导致烷烃与CO2间色散作用强弱不同。  相似文献   

8.
9.
高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溶解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测得的甲烷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在碳酸氢钠型水中的溶解度数据,对两种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及地层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层水中的溶解机制不同,导致两种气体的溶解度值随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具有不同的演变特征;综合前人低温(小于90℃)测试的溶解度数据,可将甲烷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演变关系划分为缓慢递减(0~80℃)、快速递增(80~150℃)和缓慢递增(大于150℃)3个阶段;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压力升高而逐渐增大,其溶解与析离能力受压力影响更为明显;实际地层中,两种气体间溶解度的差异演变影响了天然气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制冷剂在烷基萘润滑油中溶解度的变化,根据分子聚集理论修正了状态方程并运用相应的混合法则,建立了二氧化碳在烷基萘润滑油中溶解度的理论计算模型.模型中润滑油的临界物性参数通过基团贡献法估算得到.与现有文献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建立在vdWaals分子聚集理论修正方程上的理论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实验工况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56%和3.47%,且溶解度越高,分子聚集现象越明显,模型计算值越准确.利用PR和RKS修正方程计算出的溶解度误差均非常大,分别达到了48.92%和46.91%,不适用于二氧化碳制冷剂在烷基萘润滑油中溶解度的理论计算.利用模型对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发现在0℃和10℃下,压力从3.5MPa增加到4.5MPa时,溶解度约提高19%,而当过热度从0℃升高到20℃时,溶解度分别降低20.9%和12.5%.  相似文献   

11.
MDEA-PZ-H2O溶液中CO2溶解度及其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范围内测定了CO2在N-甲基二乙醇胺(MDEA)-哌嗪(PZ)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并建立了满足工程应用的热力学模型,模型平均偏差为9.7%。研究表明哌嗪在溶液中主要存在一级离解反庆,二级离解反应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2.
以AgCl.AgBrO_2在一系列浓度的MeOH—H_2O,EtOH—H_2O,n—PrOH—H_2O,Me_2CO—H_2O及DMSO—H_2O混合溶剂中的离解平衡为研究对象,用定标粒子理论计算了这些难溶盐的浓度积,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下,正链烷烃的表面张力与碳原子数间定量关系可表示为:由该式计算的结果与文献值吻合,并分析讨论了式中各系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设计合成了甲氧羰基乙酸己酯,确定了其结构,在压力为8.518.6 MPa,温度为31318.6 MPa,温度为313353 K测定了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运用Bartle和Chrastil半经验模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由Kumar-Johnston理论计算其在超临界相中的偏摩尔体积.结果表明:甲氧羰基乙酸丁酯在8.5 MPa、313 K下溶解度高达2.62×10-3mol/L,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关性良好,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3.28%353 K测定了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运用Bartle和Chrastil半经验模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由Kumar-Johnston理论计算其在超临界相中的偏摩尔体积.结果表明:甲氧羰基乙酸丁酯在8.5 MPa、313 K下溶解度高达2.62×10-3mol/L,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关性良好,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3.28%58.65%和0.0068%58.65%和0.0068%27.7%.在313,333,353 K温度下,其偏摩尔体积分别为-5708.79,-1665.36,-707.43 cm3/mol.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搅拌高压釜中测定了290.15~513.15K、0.5~4.0MPa范围内H2、N2、CO和CO2在液体石蜡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结果表明,H2、N2、CO和CO2的平衡溶解度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N2、CO和CO2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氢气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回归了各种气体的溶解度系数H1与温度丁的关联式。H2、N2、CO和CO2的体积传质系数均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和压力对不同气体的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各不相同,氢气的体积传质系数受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较大,二氧化碳的次之,一氧化碳和氮气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刘军 《太原科技》2005,(1):68-70
讨论了将CO2合成甲醇、甲烷以及一些低碳烃类化合物的前景。这种转化一方面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生产燃料和基本化工原料。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高二氧化碳含量天然气田的相继发现,除烃类化合物外,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分离,回收,生产方法,产品标准,分析方法,工业用途和市场开发前景,为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乙烯裂解原料并合理利用石脑油资源,将石脑油中的正构烷烃进行分离。不含正构烷烃的吸余油作为优质催化重整原料或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的调和组分,正构烷烃质量百分数大于98.2%的脱附油作为乙烯裂解原料。在工业操作条件下,与石脑油原料相比,气体收率从85.8%提高到96.1%,乙烯收率从31.4%提高到47.2%,乙烯、丙稀和丁二烯三烯总收率从52.1%提高到65.9%。考察了不同正构烷烃含量的裂解原料对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的影响,得出乙烯、丙烯和丁二烯收率与原料中正构烷烃含量的关联式。提出了乙烯裂解与催化重整耦合的石脑油资源优化利用方案及以吸附分离脱附油和石脑油共同作为裂解原料的石脑油部分吸附分离加工方案。并对省略中间油切割步骤的吸附分离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