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针对兴阜煤矿通风现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运用MIVENA系统对其通风系统进行精确模拟,提出有效的矿井优化方案.为进一步分析通风网络中的问题,成功进行了示踪气体的实验,得到了所需结果,为矿井通风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性,分析了矿井水中悬浮物的来源与性质,从煤种、pH值、水温、GT值和ζ电位5个方面阐述了矿井水混凝处理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高林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3):265-266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阐述了矿区矿井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了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及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根据煤矿井下排水的水质分类,提出了矿井排水的处理与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陕北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处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北矿区矿井水水质,本文介绍了含悬浮物矿井水的几种现有的处理方法以及利用途径,依照“排供结合”、“分质分用”的原则,提出一套新的矿井水资源化的工艺流程,争取使矿井水得到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7.
兴阜煤矿2315工作面煤种为长焰煤,煤层结构简单,自燃发火期短,2315运顺、回顺掘进过旧巷期间,为防止自然发火采取预测预报方法、预防性灌浆、注氮、堵漏等综合防火方法。 相似文献
8.
9.
为实现水的重复利用,采用混凝法对陕北某煤矿矿井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高分子助凝剂、p H对该矿井水混凝效果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絮体尺寸和絮体强度的测定探讨了混凝机理,提出了工艺控制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混凝工艺为:p H=8、投加35 mg/L的聚合硫酸铁,出水浊度为6.6 NTU,浊度去除率可达99%,达到了洗煤用水水质标准(GB 50359—2005),可回用于洗煤工艺。研究表明:聚合硫酸铁形成絮体后Zeta电位最接近0,混凝效果最佳。聚合硫酸铁形成絮体尺寸和强度较大但回复系数较小,在工艺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时间和搅拌强度,避免将混凝反应中聚合硫酸铁形成的絮体再次打碎,影响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贤龙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85-88
对苏邦煤矿水来源及其通道进行分析,认为矿井的主要补充水源为地表水和地面潜水。进入井下的主要通道是NW向的辉绿岩墙,并给出了苏二井的治水方案。方案认为,其治理方式有2种:①注浆堵水;②改造河道,进行地面工程处理,且第②方式优于第①方式。 相似文献
11.
注水效果直接影响到油井的产量,注水井在管理中时常会出现问题致使注水不达标,采油工作为注水井的直接管理者,要掌握分析处理现场故障的操作技能。本文主要针对注水井在生产过程中不同故障,进行分析并处理,在孔店油田注水并达到了41口,通过现场快速诊断解决问题,可以提高注水时率和注水合格率,从而稳定或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12.
矿井水净化处理已逐渐被认可,本文结合开滦赵各庄煤矿污水处理厂实际,介绍了矿井水处理的各步骤,其中详细介绍了水的过滤系统,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国内优秀矿井的调研,就作为基建矿井的郑州华辕煤业有限公司李粮店煤矿,如何建设为集约高效、低碳环保的现代化矿井,从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浅谈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科教兴阜战略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选战略。贯彻实施这一战略,必须以若干重点宏观科技工作为载体。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科教兴阜战略的主要载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项目基础条件分析,指出了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确定了项目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方案,分析了投资项目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焦家寨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后,矿井总进风量为13916m3/min,其中主立井进风量为3 513 m3/min,副立井进风量为9 581 m3/min,进风平硐进风量为822 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14 893 m3/min,其中2号回风斜井回风量为6 720 m3/min,回风斜井回风量为8 173 m3/min;2号回风斜井及回风斜井通风容易时期及通风困难时期,均属于容易通风。 相似文献
17.
以曹庄煤矿为例,理清企业自身发展的不变优势、可变优势、不变劣势和可变劣势之间关系,进行了相关的系统分析和研究,从而建立巩固当前不变优势控制其他三方向可变优势转化的科学管理机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今后老矿区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简述了某煤矿矿井的概况,分析比较了目前煤矿矿井3种辅助运输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该矿井辅助运输方式宜采用防爆低污染柴油机无轨胶轮车连续运输系统,载装时采用部分车辆连续直达、部分车辆转载换装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惠安煤矿矿井采区布置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矿井首采区走向长度为1 110 m左右,单翼开采;采区倾斜长度为1 100 m,采区工作面长度为160 m,首采区采用盘区式开拓,由大巷直接开拓顺槽巷道,布置5个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循环产量376.2 t,采区生产能力101.1万t,工作面生产能力95万t/a,故采区生产能力能满足矿井产量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