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某加农火炮膛内环境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主要介绍某加农火炮膛内环境的测试与结果分析。为该弹丸引信设计及膛作事故分析研究提供了实验方法与有关数据。该文提供了方法对其他大口径高膛压火炮膛内测试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引信—弹丸系统有限元结构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结构动力分析的方法,以尾翼式破甲弹为例,计算出了弹体的前八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用模态分析手段测定了前二阶固有频率。用参数识别技术求出了一、二两阶固有频率的阻尼因子,进而把膛压作为外载作用在弹体上进行了动力分析,求出了弹底引信部位、弹底引信与装药连结处等七点的位移与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弹丸在膛内发射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引信零件所受的最大惯性力比引信设计传统采用计算的最大惯性力要大二倍到三倍。本文的测试技术与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以及结果对引信、弹的设计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该文采用了膛内环境硬线测试技术,使用微机系统进行了包括膛压、加速度、碰击力和应变在内的内弹道多力学量数据的一次性测试和数据处理。文章介绍了测试设备和仪器的选用,详细地讨论了测试系统中的4个主要子系统:发射系统,加速度、膛压、碰击力和应变传感装置,数据采集、记录和分析系统和以及回收系统。对测试中所得到的力信号和应变信号进行了信号分离,同时对应变误差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4.
膛内多路瞬态信号硬线测试弹上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用于解决膛内异常现象探测问题的新技术 ,用PCM硬线传输技术来获取膛内多参数测试信号。研制出适于对火炮膛压单元、加速度单元和火药颗粒对弹底 (IT)作用力 3个物理参量进行测试的复合式压电传感器。并对测试系统及其传感器调理电路进行介绍。实验表明 ,该测试系统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用硬线技术进行弹丸引信系统膛内信息测试的方法、测试中仪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对测试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讨论,给出了部分测试结果。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弹丸引信系统的多自由度模型,计算了82毫米无后座炮破甲弹和85毫米加农炮榴弹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并由此分析了所测信号的某些性质和硬线技术中用的收线杯对弹丸引信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收线杯的影响还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道路试验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DSP和加速度传感器的车辆加速度测试系统.该设计选用高灵敏度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MA7260Q,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核心控制器,对加速度信号进行采样.实践证明,测试系统在汽车道路试验中能准确、动态实时地采集车辆三维加速度信号.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平顺性和制动性以及为后续的底盘调校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了一套以惯性导航技术为基础、能实时采集汽车动态参数并绘制出动态参数图像的车载式测试系统。系统中组合微惯性传感器将采集的x、y、z三轴线加速度和三轴角速度的数字信号通过蓝牙模块传输到嵌入式设备,由编译的嵌入式软件对角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姿态解算、积分处理;然后保存三轴线加速度、三轴角速度、三轴角度数据;并在嵌入式设备上绘制出汽车动态性能曲线图。蛇形道路试验结果显示,本测试系统测量出车辆行驶速度为17.5 km/h,横摆角速度在-25°/s~25°/s之间波动,侧倾角在-2.0°~2.5°之间波动。对比现行测试系统试验结果,本测试系统的侧倾角均方根误差为0.068 3°,横摆角速度均方根误差为1.294 0°/s,充分说明本测试系统所测量的的姿态角、角速度、速度是稳定可靠的,同时其操作过程简单、便于携带、集成度高,因此本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应用于加速度传感器性能测试的仪器装置。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飞思卡尔MMA7260为研究对象,运用转速可调的旋转平台给加速度传感器施加离心加速度环境。基于单片机为核心进行信号调理,采集到的加速度值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外发送,另一侧的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加速度值,通过单片机与上位机串口进行通信,上位机读取并显示加速度值。本仪器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可靠性好、使用便捷等优点,在加速度传感器性能测试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施工中路面坡度的快速便携式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便携式坡度快速检测仪方案,该方案利用安装在测试设备上的高精度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测量x、y、z这3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值,在只受重力的静态条件下,利用重力矢量在加速度三轴的矢量投影建立数学模型,解算出坡度倾角测量解算模型,并进一步探究了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重力模型解析,对相关的误差分析、传感器失调及传感器灵敏度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基于以上原理设计了以CortexTM-M3的ARM为核心的坡度便携式检测仪硬件系统,给出了设计中相关硬件框图及数据核心处理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测角精度优于30′,检测时间不大于0.3s,并且可以进行数据的自动存储和人机交互,能够满足工程实际中对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横坡、挡土墙坡度等几何参数进行高精度、自动化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膛压随机过程最大值的概率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膛压随机过程最大值的概率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确定最大值分布规律的同时点极大值法和MonteCarlo统计模拟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应用于引信结构与性能可靠性分析设计时弹体响应的影响,并以某迫弹引信部位的加速度响应随机过程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应用研究实例表明该文给出的原理和方法能达到相当满意的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